关于黑龙江省介绍

关于黑龙江省介绍,第1张

关于黑龙江介绍

[拼音]:Heilongjiang Sheng

[外文]:Heilongjiang Sheng

位于中国最东北部,中国国土的北端与东端均位于省境。因省境东北有黑龙江而得名,简称黑。东部和北部以乌苏里江、黑龙江为界河与俄罗斯为邻,与俄罗斯的水陆边界长约3045公里;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吉林省。介于北纬43°26′~53°33′,东经121°11′~135°05′,南北长约1120公里,东西宽约930公里,面积约45.39万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3521.4873万。 辖4地区、10地级市、15县级市、53县、1自治县。 省会哈尔滨市。

自然条件

地质

全省地质构造单元主要属于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以及滨太平洋褶皱区的一部分。具体划分为:上黑龙江冒地槽褶皱带、那丹哈达岭褶皱带位于省境的北、东边缘;西部为大兴安岭褶皱带;东部为吉黑褶皱系,由几个性质不同的Ⅲ级构造单元组成,包括佳木斯隆起、张广才岭优地槽褶皱带、松辽拗陷。佳木斯以东的同江凹陷一部分覆盖在佳木斯隆起的基底上,另一部分覆盖在那丹哈达岭燕山褶皱带基底上。华力西运动有广泛的花岗岩侵入,生成金、铁、铜、铅、锌等多种金属矿。燕山运动主要表现为断裂运动,同时伴有岩浆活动与褶皱运动。那丹哈达岭地槽褶皱隆起,东部山地与大兴安褶皱带亦有造山作用,并有褶皱与断裂活动,松辽拗陷与同江凹陷强烈下沉,松嫩盆地堆积了巨厚的白垩系含油岩系,构成中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东部山地地堑盆地中生成丰富的侏罗纪煤田,如鸡西、鹤岗、穆棱、密山、林口、双鸭山等地。同时沿断裂带有火山岩喷出和花岗岩侵入,形成许多有色金属矿,有金、铜、银、铅、锌等。燕山运动奠定了全省地貌轮廓的构造基础。老第三纪初,进入凌夷堆积时期,山间盆地堆积作用盛行,其中夹有很厚的煤层,如依兰、五常等地。喜马拉雅运动,主要表现为挠曲与断裂运动,山地挠隆上升,并沿断裂发生火山活动,形成大面积玄武岩台地及五大连池、镜泊湖等火山群。三江平原与松嫩平原继续下沉,形成河湖相堆积平原。

地貌

全省山地平原交叉分布,地势大体西北高,东南略低,西南、东北低平。

山地

又可分为东部山地、小兴安岭、大兴安岭三部分。

(1)东部山地(张广才岭、老爷岭、太平岭等)。属华夏系与新华夏系隆起带。地貌属中山、低山和丘陵。海拔多在800~1000米左右,最高峰为张广才岭主峰大秃顶子,海拔1690米。地面组成物质以花岗岩为主体,并有大面积玄武岩分布。山文走向与构造方向一致。地形较破碎,多平行山脉与谷地,著名者为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之间的牡丹江谷地,老爷岭与太平岭之间的穆棱河谷地。

(2)小兴安岭。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地势比东部山地为低,平均海拔500~1000米,基本属于低山丘陵区。地势和缓,河谷宽广。地面组成物质除前震旦纪的结晶岩、古生代沉积岩、花岗岩外尚有大片玄武岩分布,构成熔岩台地。

(3)大兴安岭。属新华夏系隆起带。大部分海拔千米左右,呼玛县境内的大白山海拔1529米左右,东坡陡西坡缓。地表切割较轻,山势浑圆,保留有古夷平面形成明显的平顶山,并有宽谷。永久冻土分布广泛,并有融冻泥流、冻裂作用等明显的冰缘现象。地面组成物质以花岗岩、石英面岩、安山岩为主。

平原

可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见东北平原)两部分。

(1)三江平原。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而成。其中的兴凯湖平原为湖积平原。平原地势低平,海拔仅50~60米。沼泽占全区面积50%。第四纪地层厚达110~200米左右。

(2)松嫩平原。物质组成以冲积物为主,其周围为洪积物所组成的台地,中间部分是松花江、嫩江形成的冲积平原,第四纪地层深厚,海拔110~150米,地势平坦。境内西部有沙丘及广布的盐碱泡和沼泽。周围是山前台地,北部为剥蚀堆积台地,呈丘陵状,顶部平坦,海拔180~350米;东南部为冲积洪积台地,呈波状起伏,海拔180~250米。

气候

省境位于中国最北部,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气温最低的省份。冬季漫长、严寒、干燥,1月均温-31~-15℃,极端最低温-52.3℃(漠河)。夏季温暖、短促、多雨,7月18~23℃,极端高温41.6℃(泰来)。10℃以上活动积温1400~2700℃。 年降水量400~650毫米,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之需。 省内南北温度差异明显,大兴安岭北部属寒温带,冻土深厚,无霜期不足3个月,南部气温较高,无霜期100~140天。东西降水差异也甚明显,东部年降水量600毫米以上,向西递减,平原西南部仅400毫米左右。从而影响自然景观纬度地带与经度地带的明显差异。

水文

省内河流密布,水量充足。河流主要属于黑龙江水系。黑龙江南北二源在漠河镇以西的恩和哈达附近汇合后,流经省境北部边缘,是中国北方重要的边境河流,沿途接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支流后,流入俄罗斯境内。黑龙江干流江宽水深,自漠河镇以下可通轮船,冰期长达6个月。 松花江为黑龙江在中国境内之最大支流,主要流经省境中部地区,最终于同江县注入黑龙江。河水含沙量小(0.1千克/立方米),矿化度低(小于0.5克/升)。松花江水量丰富,在省境流域面积广阔且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富航行之利,是重要水运航道,主要支流有嫩江、牡丹江、汤旺河等。嫩江是松花江最大支流,流经黑龙江省西部,富航运、灌溉之利,并盛产鱼类;牡丹江流经东南部,水流含沙量小;汤旺河流经东部。乌苏里江的主要支流有松阿察河、穆棱河、挠力河等,从松阿察河注入乌苏里江之点起,到乌苏里江与黑龙江汇合点止,为中国、俄罗斯界河,江面宽阔,水流缓慢,冰冻期约5个月,水产丰富,可通航。兴凯湖是省内最大湖泊,位于省境东南,中国、俄罗斯两国边境上,北部属中国,南部属俄罗斯,面积438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69米,最深达10米。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堰塞湖,系火山熔岩壅塞牡丹江河床而成,位于宁安县境,面积9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50米,最深达62米。

土壤

省境东部山地的地带性土壤为暗棕壤,此外还有白浆土、草甸土及沼泽土;小兴安岭地带性土壤为暗棕色森林土;大兴安岭地带性土壤为漂灰土,表层腐殖质多呈泥炭状。此外有暗棕色森林土、沼泽土等。三江平原土壤肥沃,类型多样。在低平地区分布有白浆土、草甸土;低洼地区有沼泽土;岗地上为黑土和草甸黑土;局部的低山丘陵为暗棕色森林土。松嫩平原主要土壤为黑土及黑钙土,其他土类有草甸土、沼泽土、白浆土、盐土、碱土等。黑土肥力高,黑土分布地带是本省粮食生产基地。

动植物

黑龙江省东部山地的地带性植被为针阔混交林,树种较多。主要针叶树有红松、鱼鳞松、沙松、红皮臭,并有第三纪的活化石紫杉;阔叶树有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等,林中还有藤本植物。动物种类较多,珍贵动物有东北虎、紫貂、马鹿等。小兴安岭较东部山地冷湿,地带性植被为针阔混交林。其树种组成与东部山地相似,但树种较少,缺少沙松及某些阔叶树。西北部混有东部山地缺少的兴安落叶松。阔叶树有青楷槭、紫椴等。在东南部常形成红松纯林,素有“红松故乡”之称。小兴安岭是中国开发较早林区,因森林采伐,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在五营建有红松林保护区(见伊春市)。大兴安岭地带性植被为兴安落叶松林。植物种类比小兴安岭及东部山地少,兴安落叶松林从海拔1000~1400米都有分布。分布最广的是落叶松—杜鹃林。1100米以上的石质山地出现落叶林—偃松林,山地下部较缓和的坡地为落叶松—草类林。河谷溪旁有成带状的溪旁落叶松林。樟子松林也是大兴安岭主要林型之一,分布在海拔900米以下的山脊和南坡,多呈小块纯林或与兴安落叶松混交。此外,在河谷中还有分布不广的红皮云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有驼鹿、榛鸡等。

三江平原植物种类丰富,初步估计超过千种。其原始地带性植被是分布在低山丘陵区的针阔混交林,现多为次生阔叶林。三江平原多为低平原,多漫滩、湖泊、沼泽,排水不良,形成大面积的沼泽植被,此外,还有草甸及水生植被等。松嫩平原主要植被类型是羊草草甸草原,局部地区还有榆树疏林地、荒山、荒地;盐碱土分布区为盐生草甸草原。主要植物种有羊草。在齐齐哈尔市东南部,乌裕尔河下游的扎龙地区有中外驰名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见齐齐哈尔市)。

自然地理区

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黑龙江省隶属于中国东部季风区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的大兴安岭针叶林区、东北东部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区和东北平原森林草原区。

针阔叶混交林区

包括小兴安岭亚区和三江平原亚区。

(1)小兴安岭亚区。 以海拔600~1000米温带红松阔叶混交林中、低山丘陵景观类型为主。是中国重要林业基地。

(2)三江平原亚区。地势最低,湿地广布。以草甸沼泽低地景观类型为主。是中国垦荒重点区,重要商品粮基地。

东北平原森林草原区

包括山前台地和松嫩平原两个亚区。

(1)山前平原亚区。以温带森林草原黑土台地平原景观类型为主。地势波状起伏,土壤肥沃,是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

(2)松嫩平原亚区。以温带草甸草原平原景观类型为主,草场广阔,农牧业发达。地下石油、天然气蕴藏极富。

大兴安岭针叶林区

黑龙江省东北部属本区北部亚区。以海拔1000~1200米的山地为主,分布大面积落叶松,为中国多年冻土分布区。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发展简史

黑龙江省开发较晚,但东北地区各族先民很早就在此劳动生息。近年“哈尔滨人”的发现,证实2.2万年前后黑龙江地区已有了原始先民的活动。商、周以后这里的肃慎人即与中原王朝建立了隶属关系。东胡人曾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其后,夫余奴隶制政权臣属于两汉王朝。北朝时黑龙江各族加强了同中原的联系。唐时在今省境设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室韦都督府。居住于松花江一带的靺鞨人在牡丹江中游东京城附近建立了强大的渤海国,极大地推动了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辽时在黑龙江地区建置了五国部节度使、生女真节度使、泰州等管辖各族。12世纪初,女真人兴起,灭辽国建立较强大的金国。国都上京会宁府(今哈尔滨市东阿城附近),于省境设置上京路,下辖蒲与路、胡里改路、会宁府、肇州等行政区,开辟了松花江与阿什河的水上运输,在阿什河口附近建立了阿勒锦村落,成为今哈尔滨市历史的起源。沿江依兰、汤原、抚远等地均建有城堡。元代属辽阳行省,分设开原路、水达达路等行政区,开辟了通往黑龙江下游和呼伦贝尔一带的驿道。明时属辽东指挥使司和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因长期战乱及民族迁徙,几经兴衰,经济发展缓慢。16世纪末~17世纪初努尔哈赤及皇太极以征剿和招抚的手段逐渐统一黑龙江地区女真族各部。清政权建立后,先属宁古塔将军(1757年后改称吉林将军)管辖。康熙二十二年(1683),为抗击不断南侵的沙俄扩张势力,清廷于(黑龙江北)瑷珲设黑龙江将军,后将军衙门逐渐南迁至新瑷珲城(今瑷辉镇)、墨尔本(今嫩江镇)、齐齐哈尔。黑龙江、吉林两将军辖区以松花江、混同江(松花江、黑龙江汇合后至海一段)为界。公元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疆界,北到外兴安岭,东至大海,包括库页岛。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沙俄强迫清政府接受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强行侵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

为充实边疆,抵御沙俄继续南侵,并为缓和华北地区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清政府于咸丰末年被迫放弃封禁政策,逐渐放荒,从此山东、河北各地农民大举移入,1903年中东铁路及其他铁路修建后,移民益增。铁路沿线的土地、森林和矿山陆续开发,工商业城镇不断出现与发展,各地区间联系日益加强,逐渐形成了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和佳木斯等经济中心,在俄、日势力影响下,殖民地半殖民经济日趋突出。

光绪三十三年(1907)清廷废东北三省将军,改设行省,各省置巡抚。黑龙江省松花江以北属黑龙江省管辖,松花江以南属吉林省管辖。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黑龙江先后设都督府、 行政公署 、巡按使公署、省长公署及省府。1932年日本侵占黑龙江后,划该地区为七省,发展殖民性的采矿业、伐木业、加工业和农业。,抗日战争胜利后,黑龙江境内设立黑龙江省、松江省、合江省、绥宁省、嫩江省、黑嫩省、牡丹江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已合并为黑龙江、松江两省。1954年松江省撤销,并入黑龙江省,省会驻哈尔滨。

人文概况

人口与民族

黑龙江省在百年前人烟稀少。清咸丰末年逐渐弛禁后人口大增,至1945年已达800万。50年代后人口增长更为迅速,1982年达3266.5万,为1949年的3倍多,是全国人口增长最快的省。1990年又增至3521.4873万人。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均甚迅速。50年代后增长的2000多万人口,一半是从外省移入的。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达12.28‰。

黑龙江省人口分布一般是南部多于北部,如哈尔滨及其周围各县,每平方公里平均500多人,而伊春市仅33人,黑河地区22人,大兴安岭地区不足6人。

1949年全省城镇人口占24.2%, 现上升到47.17%,是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省份。

全省总人口中汉族人口占95%,少数民族占5%。共有35个少数民族,主要有满、朝鲜、回、蒙古、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族等。满族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牡丹江流域的宁安、五常、双城、阿城、呼兰、 依兰、绥化、 望奎、哈尔滨和黑河等地,主要从事农业;朝鲜族主要分布在牡丹江流域、穆棱河流域和松花江中游各县,多从事水田生产;回族多分布于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多从事工商业和服务行业;蒙古族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各县,以从事牧业或半农半牧业为主;达斡尔族分布嫩江流域各县市,以农牧渔业为主;锡伯族分布在双城、五常、呼兰、嫩江等地,以农业生产为主;鄂伦春族分布在塔河、呼玛、黑河、逊克和嘉荫等地,以从事狩猎业和农副业为主;赫哲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同江和饶河两县,以从事渔猎业为主,兼营农、副业;鄂温克族聚居在讷河县团结乡,从事农、牧、渔业;柯尔克孜族聚居在富裕县的友谊乡,以从事农牧业为主。

经济概况

黑龙江省土地辽阔,自然条件优越,石油、煤炭、森林等自然资源丰富。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建成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林牧业基地,并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与俄罗斯毗邻城镇近百个,除已开放的绥芬河、黑河、逊克口岸外,1989年哈尔滨、佳木斯、富锦亦已开放。

农业

黑龙江省土地资源丰富。平原面积辽阔,耕地占全省土地的19.6%,林地面积达48.85%。还有大面积草原草坡和水面。

黑龙江省现有耕地中半数为50年代以来所开垦。已建有百余大型农牧场,国营农场耕地面积占中国农场系统的1/2以上。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2/3,为中国平均数的一倍。荒凉的“北大荒”已建成中国的“北大仓”。在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林、牧、副、渔各业也同步增长,农林牧趋向协调发展。

此外,全省尚有待垦土地400万公顷。

(1)中国重要的大豆、粮食产区。主要粮食作物有大豆、玉米、 小麦、水稻、 谷子、高粱和马铃薯,玉米、谷子和高粱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中南部,小麦、大豆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中北部和三江平原及黑河地区。大豆产量约占全国1/3,居首位。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或灌溉条件较好的沿江河地带,较集中于牡丹江、穆棱河和松花江流域各支流,黑龙江及其各支流沿岸也有零星分布,是世界水稻分布最高纬度地区。马铃薯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地区。

(2)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占次要地位,但发展迅速。主要有甜菜、亚麻、向日葵和烟草等,是中国最大的甜菜、亚麻和葵花籽产区。

(3)林业生产地位重要。森林面积占全国13.3%,木材畜积量占全国17%,森林覆盖率达35.7%,三者均居全国各省区首位,是中国最大的林区。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东部山区。松嫩平原西部有著名的东北西部防护林,为中国“三北”防护林的组成部分。广大山区和草原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和食用菌资源。全省芦苇面积26万多公顷,已开辟芦苇生产基地。省境又为世界著名的黑加仑产区,1990年产黑加仑5200吨。位于“北大荒”的世界最大的山葡萄生产基地,1990年总产 达1200吨。

(4)畜牧业占一定地位,西部有辽阔的优质草原,北部和东部山区有面积较大的荒坡草甸,发展畜牧业条件优越。以饲养牛、马为主。其中奶牛饲养量和产奶量均居中国第1位。养羊200多万只,多为优良的东北细毛、半细毛羊。奶山羊发展很快,成为中国重要基地之一。生猪和家禽饲养量较多。在滨洲铁路沿线的松嫩草原区已建立奶牛生产基地,在中西部草原区建立牛、羊基地,在东部山区建立半细毛羊基地,在中部粮食生产区建立商品猪生产基地,在滨北铁路沿线及其附近地区建立奶山羊基地,在各大中城市郊区建立家禽生产基地。

(5)全省江河沼泽湖泊水面大,部分可利用养鱼。松花江的鳌花、哲罗、鳊花,镜泊湖的鲤、鲫,兴凯湖的大白鱼,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鳇鱼、大马哈鱼等都是著名珍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了人工养殖。

农业区

因气候、地形等的地域差异,形成6个农业生产类型区:

(1)松嫩平原地区。 包括绥化、松花江2地区及哈尔滨、齐齐哈尔和大庆3市。 是黑龙江省光、热资源较丰富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土地垦殖率高。为黑龙江省粮食、大豆、甜菜、亚麻、油料和畜牧、水产基地。农田防护林具一定规模。

(2)三江平原地区。 包括佳木斯和鹤岗、双鸭山3市。除西北和西南为山地外,均为低洼平坦的冲积平原。水土条件较好,但热量条件较差。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建立40多个大型谷物农场,是中国最大的垦区。农林牧副渔的发展潜力都很大,又是中国大马哈鱼和鳇鱼的唯一产区。

(3)东部山区。包括松嫩平原以东,三江平原以南的牡丹江市、鸡西市和佳木斯市,松花江地区部分山区县。是重要的林业基地,农牧业发展条件亦较好。东部密山—虎林一带是重要垦区。镜泊湖与兴凯湖的水产业亦占一定地位。

(4)小兴安岭地区。包括伊春市及其所辖各县。除河谷盆地外,多为山地。降水较多而积温较少。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林业基地。林副业和农业亦相应发展。

(5)黑河地区。包括黑河地区各市县。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积温较少,无霜期较短,是以小麦、大豆和马铃薯为主的农业区。

(6)大兴安岭地区。位于黑龙江省最北部,大部分处于寒温带,气温低,积温少,农业种植业受到一定限制,但森林资源丰富,是中国农业人口比重最小,林业比重最大地区。

工业

黑龙江省资源丰富,但原有工业基础薄弱。20世纪50年代以来石油、煤炭、机械、森林工业、化工和轻纺、食品工业均有较大发展。重工业产值已居中国第6位,成为中国重要工业基地。原油、木材、铁路货车、胶合板、纤维板、亚麻布、乳制品等产量均居中国第 1位。天然气、 黄金、汽油、 柴油、轴承、联合收割机、食糖、煤炭、轮胎和化纤等产量在中国亦占重要地位。黑龙江省轻纺工业虽有所发展,但仍较薄弱。轻工业产值不到工业总产值的1/3。

(1)能源工业。 比较发达。 原油年产量占中国的近40%,石油工业产值居各工业部门之首,大庆原油除供应全国外,并有出口。在大庆、哈尔滨和牡丹江等市建有规模较大的炼油和石油化工企业。黑龙江省煤炭资源丰富,原煤产量仅次于山西、河南两省, 居中国第3位。有鸡西、鹤岗等大型煤矿。现正大力开发双鸭山附近的东荣煤田。黑龙江省已成为东北地区煤炭工业重点建设地区。电力工业发展很快,先后兴建了哈尔滨、富拉尔基、佳木斯、牡丹江、鸡西、大庆、北安和亮子河等大中型火力发电站和镜泊湖水电站。全省发电量居中国第10位。

(2)机械工业。省内主要工业部门,产值仅次于石油工业。目前拥有动力设备、机床及锻压设备、轴承、工具设备、化工设备、矿冶设备、轻工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农业机械、工程机械、仪器仪表及国防设备等部门。其中重型机床、动力、军工、飞机、轴承、电表、电影机械等厂均为中国骨干企业。

(3)木材采运及加工业。20世纪50年代其产值占各部门之首,现居第4位。原木与木材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伊春、大兴安岭、牡丹江和合江等林区为主要采伐基地。木材加工和林化工业亦较发达,有规模较大的制材、胶合板、铇花板、纤维板、木材防腐、木材水解和木材干镏等企业。

(4)化学工业。原料丰富,但基础薄弱,经多年发展,化学工业已初具规模。拥有基本化工、化肥、基本有机化工、橡胶、塑料和制药等部门,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大庆30万吨乙烯厂、哈尔滨化工总厂、阿城黑龙江涤纶厂、牡丹江桦林橡胶厂等均为国内重要化工企业。

(5)冶金工业。具有相当基础。齐齐哈尔建有大型特殊钢厂,伊春西林等建有小型钢铁厂,哈尔滨的轧钢工业已有一定规模。黑龙江省有色金属丰富,黄金开采规模较大,主要分布在漠河、呼玛、黑河、嘉荫、桦南和穆棱等地,是中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中国以砂金为主的黄金生产基地。哈尔滨建有中国最大的镁铝加工厂,镁铝合金产量占中国的一半以上。

(6)纺织工业。省内盛产石油、木材、亚麻和羊毛,具有发展纺织工业的三大资源优势。已建成拥有毛纺、麻纺、棉纺、化纤纺和印染相配套的纺织工业体系,哈尔滨和兰西亚麻纺织厂是全国最大的亚麻纺织企业。哈尔滨、肇东、安达的毛纺企业规模较大,大庆、哈尔滨等地的化纤纺织工业日益壮大。

(7)食品工业。基础较好,产值长期占工业中的第3位。拥有发展乳制品、制糖、粮油加工和酿酒等食品工业的四大资源优势。全省拥有60多家乳制品企业,产量占全国1/4以上,其中以安达乳制品厂规模最大。全国最大的甜菜糖产区,为中国北方最大的产糖省。哈尔滨、齐齐哈尔、拉哈、阿城和佳木斯为主要制糖中心。

(8)造纸工业。黑龙江省为中国造纸工业重点发展地区,佳木斯造纸厂是全国最大的造纸厂之一。

交通运输

省境地处中国东北边陲,国内与国际的运输地位重要。已初步形成以铁路为骨干、联系公路、内河、航空和管道运输的交通运输网。

(1)铁路是省内运输网的骨干。从1903年中东铁路(干线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支线哈尔滨—旅顺)全线竣工正式营业后,又先后修建了穆棱(下城子—梨河镇)、鹤岗(莲江口—鹤岗)、洮昂(洮南—三间房)、呼海(松浦—海伦)、齐克(三间房—克山)、海(伦)克(山)、拉滨(拉法—三棵树)、宁神(富裕—神武屯)、北(安)黑(河)、绥(化)佳(木斯)、图(们)佳(木斯)、林(口)密(山)、密(山)虎(林)、佳富(佳木斯—双鸭山)、汤林(南岔—伊春)等铁路,逐步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的铁路网。20世纪50年代以来除对原有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外,又先后修建了密(山)东(方红)、伊(春)乌(伊岭)、通(辽)让(湖路)、嫩林(嫩江—古源)、林(海)碧(水)、福(利屯)前(进镇)等铁路。黑龙江省铁路营业里程5064公里,居全国第2位。哈大铁路是东北“T”型铁路网的主轴,20世纪50年代已改造成自动闭塞装置的复线铁路,通过能力较大,石油、木材、煤炭、机械、粮食和土特产品等多由此线外运,运入物资主要为钢材、轻工产品和食品等。滨洲、滨绥线,西端出满洲里可达莫斯科,东端出绥芬河可达海参崴,是横贯东西的重要干线,也是国际运输线。滨北(安)、齐北线与滨洲线构成环绕松嫩平原环状铁路,是商品粮重要运输线,也可通往黑河地区和五大连池旅游区。绥佳铁路是哈尔滨通往小兴安岭林区和三江平原粮食基地的重要复线铁路,汤林线自绥佳线上的南岔北上,纵贯林区,大量木材由此外运。富嫩、嫩林线从齐北线的富裕站起经嫩江、加格达奇抵中国最北的漠河县。图佳线是纵贯省境东部的干线,并与滨绥、林密和勃(利)七(台河)、佳富线联接,是东部货物外运干线,也是出口朝鲜、日本物资的捷径。平齐线是省境西部和内蒙古呼盟通往东北南部和关内的近捷线路,通让线则是大庆油田与北京联系的最近线路。此外,全省有森林铁路6000多公里,对林区开发与建设有重大作用。

(2)公路里程4.7万公里,居全国第6位,其中高级和次高级路面约占1/8。 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公路运输网辐射全省,公路有京哈(北京—哈尔滨)、哈绥(芬河)、哈同(江)、哈萝(北)、哈伊(春)、哈黑(河)、哈满(洲里)、哈大(连)等干线。

(3)内河航运条件较优越,通航里程达4776公里,居中国北方各省区之首。黑龙江有1890多公里航道,可通航大型江轮,漠河、呼玛、黑河、逊克、嘉荫、肇兴和抚远为沿江重要港站。松花江干流928公里,全线可通航大型江轮,肇源、哈尔滨、通河、沙河、依兰、佳木斯、富锦和同江等为沿江重要港站。其支流嫩江自齐齐哈尔以下396公里可通航大型江轮;呼兰河自兰西以下,牡丹江自长江屯以下可通小汽船。乌苏里江自松阿察河口至与黑龙江汇合处全长495公里,其中虎头以下400公里可通航大型江轮。此外镜泊湖、兴凯湖亦有航运之便,但因冬季封冻时间长,通航期只有六七个月,故水运作用受到限制。

(4)管道运输随大庆油田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 省境内有原油、 成品油和天然气管道共长约300公里。原油管道直通大连、秦皇岛和北京,承担原油外运的主要任务。货运量占全省货运总量1/4以上,仅次于铁路,成为省内运输系统的主力。

(5)航空运输发展迅速。哈尔滨机场为全国八大机场之一。先后开辟了许多中、近程和远程航线。以哈尔滨为中心,有通往长春、沈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大连、西安、佳木斯、牡丹江和黑河等省内外航线。

参考文章

  •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知名专家医生医疗博览
  • 黑龙江省医院知名专家医生医疗博览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 黑龙江省庆安县开展渔病防治工作水产/渔业
  • 黑龙江省庆安县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技术规范水产/渔业
  • 黑龙江省优质淡水鱼深加工技术水产/渔业
  • 黑龙江省(Heilongjiang Sheng)的由来中国地理
  • 黑龙江省绥滨县稻田养鱼技术关键水产/渔业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红星镇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西林子乡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032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