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介绍

关于长城介绍,第1张

关于长城介绍

[拼音]:Changcheng

[外文]:Great Wall

中国古代用作军事防御的一项宏伟建筑。其修筑史之久,工程规模之大,堪称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迹,亦为宇航员从月球上所能看到地球上的人工构筑物之一。

长城的起源及各时代的长城

长城最早伊始,因文献记载不详,学术界历来持论不一。一说始齐,一说始楚。大约出现于公元前7~前5世纪。及至战国,尤其秦、赵、燕所筑长城工程规模远较其他诸侯国为大。

(1)秦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原,因地形,用险制塞,筑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即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万里长城

(2)汉长城。亦称汉障塞、汉边塞。两汉曾数次修筑长城,尤其汉武帝时修筑规模最大,成为中国历史上东起辽东、西迄新疆,第1条超过1万公里的长城。

(3)金长城。西汉之后,东汉、北魏、 东魏、北齐、 北周、隋、辽、金等王朝,均规模不等地修过长城,特别是金长城,形制别具,规模巨大,是继秦、汉长城之后的中国古代第三条万里长城,往往称之为“金界壕”、“金壕堑”或“金边堡”。但有些地图上错误地将之标注为“成吉思汗边堡”。

(4)明长城。明从开国至明末,修筑长城工程不绝,完成了东起鸭绿江畔,经辽、冀、津、京、晋、内蒙古、陕、宁、青、甘,直抵嘉峪关附近的祁连山中,总长度为1.27余万华里的中国第4条万里长城。明长城无论在布局上、建筑上、施工技术与组织上,都达到了长城建筑史上的最高水平。

(5)过去认为清不再筑长城。80年代初,经实地考察证明,清在某些地段曾多次修缮和增筑过长城。

长城的结构及各项设施

长城结构较复杂,其设施因时代而异。概言之,它包括关隘、亭障、列城、烽燧、城墙、敌楼、战台、戍堡和壕堑等,其功能各异而相互辅佐,彼此呼应,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长城的各项设施亦有不同形制与结构。以城堡而论,可分为镇城、卫城、关城、堡城等。

(1)城墙。为长城的建筑主体,在重要防守地段,有双重、三重城墙,甚而在局部地区达到廿多重。墙体高度与宽度各地差别较大,与所处的地形及军事地理位置有关。八达岭长城高度 7.8米,嘉峪关附近长城高4.8米,山海关南北多为7米,而某些险要处竟达14米。墙体结构有砖墙、石墙、砖石墙、夯土砖、土石墙、芦苇(红柳)砂石墙及柞木墙等。同为砖墙或砖石墙,也有单面墙、双面墙、齿状墙、障墙、战墙之别。

(2)敌台。是骑跨城墙突兀于墙外的建筑,按作用可分为墙台、战台、敌楼等。

(3)烽燧。又称烟墩、烽堠、烽火台、狼烟台,是军事报警传递信息的设施。孤立的烽燧外筑墙称坞,是一种较薄的墙体。

(4)关隘。设置在长城要冲处,往往以城为关,屯驻重兵,是长城防守的重要据地。如山海关就有关城、瓮城、罗城、翼城和外围的威远城与烽火台组成防御要塞。

长城的作用及其地理意义

中国历代修筑长城的总长度超过了5万公里,分布范围达17省、市、自治区。明长城基本上是中国历史上的农业区和牧业区的分界线。东段大体又是中国农作物的复种北界,亦为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分界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曾把长城列为中国南北三大地理界线之一。

长城是中国国内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产物,历来对筑长城褒贬不一,然而无可否认,长城对保护关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展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促进中西方陆上交通都起过一定历史作用。

参考文章

  • 五言长城成语接龙成语接龙
  • 高档礼品西瓜新品种――长城金凤瓜果园艺
  • 高档礼品西瓜新品种――长城红冠瓜果园艺
  • 筑起抗击艾滋病的万里长城(上)保健养生
  • 细数万里长城二百关素材
  • 玉米种子长城1142-普通玉米粮食作物
  • 为什么万里长城要设烽火台中国史
  • 玉米种子长城706-普通玉米粮食作物
  • 长城(Greatwall)中国地理
  • 玉米种子长城29-普通玉米粮食作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036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