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粉菌目介绍

关于白粉菌目介绍,第1张

关于白粉菌目介绍

[拼音]:baifenjun mu

[外文]:Erysiphales

子囊菌亚门的 1目。本目真菌常生长在植物的表面。菌丝体表生或半内生,以吸胞进入寄主细胞吸取养分。无性型是从菌丝上长出直立的分生孢子梗,在梗端形成单生或成串的分生孢子。绝大多数属只有大型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个别属则有大、小两型。有性型形成球型、扁球形或陀螺形无孔口的子囊果。绝大多数属的子囊果壁分内、外壁,各由几层细胞组成,只有个别属的子囊果壁由单层细胞组成而无内、外壁之分。子囊果壁最外层的少数细胞后来发育成附属丝,大多数属的附属丝为长型,仅少数属有长、短两型。在子囊果底部有单个或多个子囊,子囊内有2~8个单胞、无色至近无色的子囊孢子。在热带和亚热带很少形成子囊果,完全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越冬;在温带,夏季形成分生孢子,秋季形成子囊果,以子囊果越冬。

白粉菌目通常被归入不整囊菌纲或核菌纲。一般认为本目只有白粉菌科 1科,但也有人主张把白粉菌科和小煤炱科合在一起称为白粉菌目(E.S.勒特雷尔,1951)或暗绒菌目(C.E.亚伍德,1973)。

依据菌丝体生长的特征、菌丝刚毛的有无、分生孢子的类型、子囊果壁的特性、子囊的数目和排列方式、附属丝的类型和形态等,白粉菌科下分有性型19属,无性型 4属。中国除巴西白粉菌属和尖钩丝壳属两个热带属外均有发现,其中球钩丝壳属、顶叉钩丝壳属、小钩丝壳属和旋梗菌属为中国建立的新属。

白粉菌很可能起源于与广口盾壳科的祖先相近的真菌。它的全部已知种均为高等植物的专性寄生菌,尚不能完全脱离寄主在合成培养基上人工培养。它们可以寄生在近万种的种子植物上,给很多经济作物带来危害。习见的有为害禾谷类的禾谷布氏白粉菌,为害葡萄的葡萄钩丝白粉菌,为害苹果的苹果白粉菌等。

参考书目
  1. 郑儒永、余永年:《中国真菌志(白粉菌目)》,科学出版社,北京,1986。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039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