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巴介绍

关于古巴介绍,第1张

关于古巴介绍

[拼音]:Guba

[外文]:Cuba

美洲加勒比地区的岛国。位于西印度群岛中大安的列斯群岛西部,由古巴岛及其属岛青年岛(皮诺斯岛)和许多小岛组成,总面积110860平方公里。古巴岛东西长约1250公里,南北最宽处不过191公里,面积约10.5万平方公里,是西印度群岛中的第一大岛。地处墨西哥湾出口处,西面和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隔尤卡坦海峡,北面和美国的佛罗里达群岛隔弗罗里达海峡,东面和海地隔向风海峡,南距牙买加140公里。人口1000.9万(1985),绝大部分信奉天主教。西班牙语是国语。全国划分为14个省和1个特区。首都哈瓦那

自然条件

地形以平原为主,间有海拔100米左右的缓坡丘陵地,土层深厚,具有石灰岩风化而成的肥沃土壤,排水良好,适宜农作,为世界上农业用地比重最高的国家之一。山地约占总面积1/4,东、中、西部各有一山区。东部山区的马埃斯特拉山延伸在圣地亚哥省南部沿海,海拔在1000米以上,图尔基诺峰1974米,是古巴第一高峰;向东为关塔那摩省境内的贝拉山,地势崎岖。西部山区以比那尔德里奥省内的奥尔加诺斯山为主体,海拔一般仅300米左右,高峰也不到1000米,其北半部由石灰岩组成,发育岩溶地貌,南侧是地势平缓的山麓平原。中部山区由加勒比海沿岸特立尼达山组成。

河流短促,多为南北流向,流量有限。沿马埃斯特拉山北麓自东向西注入瓜卡纳亚沃湾的考托河,长370公里,是境内最长(约110公里)和唯一可通航的河流。海岸线长5746公里,北岸的哈瓦那湾、翁达湾、努埃维塔斯湾,南岸的圣地亚哥湾、关塔那摩湾等,皆为口窄水深的天然优良港湾。

地处热带,终年暖热,干、湿季分明。除少数山地外,各地最热月平均气温约27℃,最冷月约23℃,无霜冻之害。年降水量大体自西向东减少,西部约1600毫米,中部和东部1400毫米;东南部马埃斯特拉山南麓因位于背风坡,只有1100毫米;关塔那摩湾附近仅600毫米左右,是全国雨水最少的地方。5~10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4月为干季。降水变率大,易致旱涝灾害。西印度群岛地区飓风运行路线之一正通过主岛西部,有时造成灾害。由于气温高,蒸发量大,加上地表大部为石灰岩,透水性强,低平地区的植被多为热带草原和疏林灌丛。现有林地(包括近年来的人造林)仅占总面积的17%,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

居民

公元16世纪初西班牙人入侵时,古巴岛上的印第安人约有10万。其后不久,在殖民者的残酷奴役和疾病的侵袭下死亡殆尽,目前仅在关塔那摩省山区尚留存极少数具有印第安人体质和文化特征的居民。西班牙殖民者为解决劳动力不足,曾运进上百万的非洲黑奴和10多万华人契约劳工。现在人口中白人约占70%,黑人及黑白混血种人占30%,此外还有不到1%的华人后裔和华侨。198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仅8‰。 全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1人,低于西印度群岛大多数国家。各地人口密度相差很大,哈瓦那大都市区内每平方公里高达2500人,而卡马圭省只有40人左右,东部山区和沿海沼泽地密度更小。全国约50%的人口分布在连通不少重要城市的中央公路两侧宽约 5公里的地带内。1981年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9%。

经济开发过程

西班牙人殖民初期,经济开发活动只限于利用印度安人开采沙金。不久资源趋于枯竭,同时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活动重心也转移到大陆上的墨西哥和秘鲁等地,古巴失去了对西班牙经济的重要性,仅是保护西班牙本土和美洲大陆间海上航运的基地。

公元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经济以粗放经营的牧牛业为主。16世纪引入甘蔗。17世纪后期开始种植烟草,但由于西班牙对古巴实行贸易限制,发展都很缓慢。19世纪初,原为欧洲重要蔗糖供应地海地的甘蔗种植园在独立战争中遭到极大破坏,1818年西班牙准许古巴进行自由贸易,推动了甘蔗种植业的发展。但在独立前,甘蔗种植基本上还只限于主岛西部。马坦萨斯省以东的广大地区,除山地有一些咖啡种植园外,仍然以粗放牧牛业为主。

1895年2月,古巴爆发独立战争。1898年底西班牙宣布放弃古巴,美国乘机实行军事占领。 1902年5月20日,古巴正式独立,成立古巴共和国。美军虽撤出古巴,但又于1903年强租关塔那摩湾为海军基地,至今尚未归还。

古巴独立后,实际上变成了美国的一个经济殖民地。美国资本大量流入,大规模开辟甘蔗种植园,建立现代化糖厂,垄断了蔗糖业。甘蔗种植迅速向东部扩展,铁路线也同时伸向东方。东部诸省变成甘蔗和蔗糖的主要产地。古巴成为种植甘蔗和出口蔗糖的单一作物经济国家。

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的起义军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政权。革命政府没收了本国和外国资本办的大、中型工商企业,并进行土地改革,大种植园全部收归国有。1963年以前,曾一度致力于改变单一作物经济结构,但成效不大。

经济地理

近20多年来,在工业、交通运输、渔业和水利灌溉等方面,有较快的发展。但蔗糖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外汇收入的基本来源。经济的兴衰取决于甘蔗收成的丰歉和世界市场糖价的涨落。

可耕地约占全国总面积 2/3,其中70%属国有农场。已耕地379万公顷,约占可耕地的50%。1982年农业产值占社会生产总值的12%,农业劳动力约占全国劳动力的25%。国有农场的耕地大约80%种植甘蔗,1979~1981年蔗田面积变动在 170万公顷上下。甘蔗年产量波动较大(1981年为6700万吨)。蔗田各省都有,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诸省,尤其是海拔100米以下、年降水量1270~1520毫米的地区。烟草和咖啡是另外两种重要经济作物。1979~1981年烟草田平均每年约6万公顷,有两大烟草产区:一是比那尔德里奥省内奥尔加诺斯山南侧的下布埃尔塔区,为上等雪茄烟原料产地;另一个是圣斯皮里图斯省和比亚克拉拉省的上布埃尔塔区,种植面积大,产量多,但烟叶质量较差,多供出口。咖啡种植园大都分布在山区,特别是东部山地,近年来产量不断下降,以供国内消费为主。稻米是古巴的主要粮食作物,格拉玛省的考托河谷地和圣斯皮里图斯省沿海为主要产地,1982年全国产量为50万吨,不足自给。农业建设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灌溉面积的扩大、施肥量的增多和甘蔗收割的机械化。1980年蔗田的机砍率已达45%,农田灌溉面积比1958年增加4倍多,使50%的蔗田可得到灌溉。渔业发展较快,年捕鱼量自1958年的2万多吨增加到1982年的19.5万吨。已建立一支远洋渔船队,并修建了几个现代化的渔港,曼萨尼约和哈瓦那两港最为重要,后者还是苏联大西洋拖网渔船的基地。

1982年工业产值约占社会总产值的1/3,以制糖、卷烟、纺织、造纸、食品等轻工业为主。其中制糖业为核心部门,有糖厂150家,主要分布在甘蔗产区;1982年产量820万吨,接近历史最高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大部分输往苏联和东欧各国。哈瓦那雪茄烟在世界上享有盛誉。60年代以来,在苏联和东欧诸国的资助下,扩大了原有工业(如电力、化肥、水泥、纺织等)的规模,增建了钢铁、机器制造、造船、电机、炼油、电子等新的工业部门,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城市,如努埃维塔斯、圣克拉拉、西恩富戈斯等。此外,还在一些小城镇中建了大型工厂。但哈瓦那仍是全国最大的工业集中地。

金属矿产资源丰富。铁矿储量约35亿吨;镍矿储量1460万吨,居世界第四位;此外,还有钴、铬、锰、铜等矿,多分布在东部山地。主要有马亚里大铁矿,莫阿的镍、钴矿,尼卡罗的镍矿以及圣地亚哥附近的铜矿和锰矿。矿业以开采镍为主,1981年产量3.8万吨,仅次于苏联、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为全国第二大出口商品。尼卡罗、莫阿和蓬塔戈尔达建有选矿厂。铁、锰、铬、钴、铜等矿有少量开采。

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自1959年以来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蔗糖仍占出口贸易总值的80%左右(1978年高达86.5%),而且一直是世界上出口蔗糖最多的国家。烟草及其制品和以镍矿石为主的矿产品仍居其次,但矿产品已超过烟草跃居第二,烟草出口量下降,有时所占的比重还不如渔产品。工业产品、食物和原油仍是三大进口商品,但在进口的工业产品中机器的比重已明显加大。外贸的地区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1959年以前,以美国为最大的外贸对象国,西欧各国次之,两者共占古巴贸易总值90%左右。1959年以后, 苏联成为最大的外贸对象国,其次是东欧各国。整个70年代中,苏联占古巴进出口贸易总值的50~60%。1981年苏联和东欧各国在古巴对外贸易总值中占80%。古巴向苏联出口的商品以蔗糖、镍矿石和烟草为主,1981年出口的蔗糖有45%运往苏联。自苏联进口的商品有原油、钢材、农机及其他工业产品。

海运和公路运输较发达。1981年拥有远洋货轮64艘,总吨位80多万吨,为拉丁美洲最大的商船队之一。哈瓦那和圣地亚哥是两大对外贸易港口,但输出蔗糖最多的却是瓜亚瓦尔、努埃维塔斯、西恩富戈斯和马坦萨斯四大糖港。1980年公路总长14800多公里,横贯全岛的中央公路是最重要的公路干线,全长1223公里,有支线与所有重要城镇相连。19世纪30年代始建铁路,是拉美最早修建铁路的国家。全国现有铁路 14800多公里,平均每7.5平方公里就有1公里铁路,密度之大居拉丁美洲首位。其中9500多公里是甘蔗种植园建的窄轨铁路专用线。因公路的发展,铁路运输的地位相对下降。哈瓦那是国内航空线的辐集地,并拥有全国最大的国际机场;卡马圭和圣地亚哥也有国际机场。

地区经济差异:

(1)东部区,包括图纳斯省以东4个省。多山地,金属矿丰富。20世纪初才开始较大规模的经济开发。矿业(北部的镍矿、铬矿和南部的铜矿、锰矿)和农业(北部的甘蔗和南部的咖啡)都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圣地亚哥是全国第二大城市。

(2)中部区,包括位于马坦萨斯省和奥尔金省之间的6个省。绝大部分地势低平,20世纪初开始大规模种植甘蔗,但牧业至今仍占重要地位。1959年以后工业发展较快,已出现圣克拉拉、努埃维塔斯等新兴工业城市。

(3)哈瓦那-马坦萨斯区,包括哈瓦那市、哈瓦那省和马坦萨斯省。全国开发最早、工业最发达、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在只占全国面积16%的土地上,集中了人口的30%和工业的2/3。

(4)西部区,即比那尔德里奥省。优质烟草的产地,牧业也相当重要,省会比那尔德里奥是该区最大城市。

参考文章

  • 古巴农民培育出矮种牛牛
  • 古巴培育出矮种牛牛
  • 古巴蝇好对付甘蔗螟经济作物
  • 古巴蝇对付甘蔗螟好经济作物
  • 古巴蝇的对付甘蔗螟好经济作物
  • 古巴黑雀属的简介、外形特征、该属物种、地理分布、保护现状、古巴黑雀属大全鸟类知识
  • 内蒙古巴市乌前旗养殖池塘水质的调节水产/渔业
  • 古巴共和国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 古巴矮种牛的简单介绍牛
  • 古巴莺雀的地理分布鸟类知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044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