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介绍

关于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介绍,第1张

关于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介绍

[拼音]:Mingnisuda Duoxiang Gexin Diaochabiao

[外文]: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教授S.哈撒韦和神经精神病教授J.C.麦金利共同制订的一种自我报告形式的个性调查工具。简称MMPI。1939年,哈撒韦和麦金利试图利用经验法制定一套能够协助精神病医生进行客观诊断的工具。他们参考了多种个性量表、临床报告、病历、医生谈话的笔记及患者的日记,从中选出1000个有关的项目,在正常人与患者中反复试用,不断筛选,从中确定了504个项目构成此表,并于1943年作为一项心理测验方法正式出版。1946~1951年,该调查表的制定者又将项目增为550个,加上重复的16个项目共566个,成为MMPI最初的分组式。1966年,他们又将此表题目顺序重新排列,把常用量表的项目集中于前399项,使之既便于计分,又不影响其可靠性。这种经过改编的调查表称为R式表。

使用此表测查的方式有卡片式和手册式两种。手册式较为简便,使用较多。它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每一项目在答卷上作出“是”、“否”或“不能肯定”的回答,再按被试的回答分别在14个量表(前4个是效度量表、后10个是临床量表)上得出不同的分数,最后形成被试个人特有的剖析图。

根据该调查表制定者最初的设想,临床量表的划分是为了能在各种患者身上得到相应的高分。然而,在实践中这个目的未能完全达到,这是由于临床上已确诊的病人在几个量表上所显示的分数往往有所提高。因此,后来又有人提出用两点编码来研究两个量表分数提高时的行为与诊断的关系。尽管如此,近年来此调查表仍在广泛使用。已译成多种文字。它不仅用于精神病诊断,对其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也有作用。很多心理学家还以此表测量正常人的某些个性特点。从1979年起,中国心理学家及精神病医生也开始对此表进行了研究与试用。

参考书目
  1. J.N.Butcher and P. Panchcri,A Handbook of Cross National MMPI Research,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inneapolis, 1976.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059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