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扎伊尔介绍

关于扎伊尔介绍,第1张

关于扎伊尔介绍

[拼音]:Zhayi’er

[外文]:Zaire/Zare

非洲中南部国家。因扎伊尔河(刚果河)而得名。据有该河流域大半,西部以狭窄走廊通连大西洋,海岸线长仅35公里。陆邻刚果、中非、苏丹、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赞比亚和安哥拉。面积 2344885平方公里。次于苏丹、阿尔及利亚,居非洲第三位。人口3208.4万(1984)。全国划分为8个区和1个直辖市。首都金沙萨

自然条件

地形

地质构造上属非洲古地块中心部分。国土主要由刚果盆地及其周围山地、高原组成。地势西北低,北、东、南较高,轮廓宛如巨盘。刚果盆地约占国土面积1/3,平均海拔400米。金沙萨以北的马莱博湖海拔305米,是盆地最低部分。盆地外围多海拔500~700米的低山丘陵。盆地中部和外围河谷平原、低丘,土质肥沃,是重要农耕地带。刚果盆地周围为前寒武纪结晶岩组成的高原山地。北部的阿赞德高原平均海拔 700~800米,其东段构成尼罗河与扎伊尔河水系分水岭。西南部为马扬巴和克里斯塔尔等山组成的沿海山地与宽 100公里的沿海平原,沿海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久经河流强烈切割,地面支离破碎。盆地南部的宽果高原受开赛、宽果诸河侵蚀,形成一系列南北向岗地。东南缘为加丹加高原,海拔1000~2000米。盆地东缘是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及其山系和断层湖带,地势高峻。裂谷中段构成扎伊尔东境天然边界,谷宽40~48公里,有艾伯特湖(蒙博托湖)、爱德华湖、基伍湖、坦噶尼喀湖、姆韦鲁湖等一连串断层湖。裂谷陡削,群山耸立,峰峦交错,多活火山。艾伯特与爱德华两湖间鲁文佐里山的最高峰玛格丽塔峰海拔5119米,是非洲第三高峰。基伍湖以北的维龙加火山群最高峰卡里辛比火山,海拔4507米;绵亘于裂谷西侧的米通巴山脉,起伏于海拔1000~1500米之间,南北长1500公里。

矿藏

扎伊尔素有“中非宝石”之称。盆地周围的高原山地蕴藏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其中不少在世界或非洲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沙巴铜带长300余公里,宽80~100公里,不仅储量大(按金属含量铜探明储量3600万吨)、矿层厚、品位高(含铜4~6%),而且伴有钴、铅、锌、银、镉、锗、铌、钽等多种矿物,是世界最大的铜-钴矿床,钴储量占世界15%(见沙巴区)。东、西开赛区的金刚石矿储量5亿克拉(100吨),是世界最大的工业用金刚石矿区。此外,从加丹加高原东北部向北至基伍区,延伸数条锡矿带,并伴有金、钨和多种稀有金属矿;加丹加高原西北部,有一条东西向的锰矿带;国境西南部马扬巴山地有大型铝土矿。

水系

境内拥有非洲最稠密的水网。非洲第二长河扎伊尔河,在境内向北弯曲成一大弧形,由西南流入大西洋,两岸支流密布,形成向心状水系。干支流受赤道两侧丰沛降水补给,水量丰富;在其穿切高原山地处,多瀑布、急滩,极富水力资源;流经刚果盆地底部处,坡平流缓,富航运之利;其主要支流开赛河。流经境内西南部后,在夸木特注入扎伊尔河。境内拥有扎伊尔水系1.32亿千瓦水能蕴藏量的绝大部分,尤以金沙萨以下的利文斯敦瀑布群和基桑加尼以上瀑布群最为集中,前者水力蕴藏量3000万千瓦以上,为世界各大河下游段所罕见。但迄今水力开发不足2%,潜力巨大。扎伊尔河系通航里程居世界各大河前列,干流中游段(基桑加尼—金沙萨),坡平流缓,利于航行,是全国最重要运输线路之一(见刚果河)。

气候

地处北纬5°20'至南纬13°27',全境属热带气候,大部地区终年高温多雨。受纬度、地形、风系等影响,可分为4个气候带:

(1)南、北纬4°之间的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年平均气温25℃左右,年较差仅1~3℃;年降水量高达1800~2200毫米,年有两个降雨高峰,分别出现于4~5月与9~11月,无明显旱季。

(2)南、北纬 4°以南、以北的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0~24℃,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雨、旱季分明;东南部高原降水量减为1000~1200毫米,旱季长6个月。

(3)东部山地的热带高地气候。年平均气温20℃以下,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 ④西部沿海气候带。年平均气温25℃,受本格拉寒流影响,年降水量仅800~1200毫米,分雨,旱两季,10月至翌年4月为雨季。

植被

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范围最广。分布于境内南、北纬4°之间的热带雨林是世界最大雨林带之一,覆盖面积12170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52%。热带雨林由常绿喜湿高大乔木、木质藤本和附生植物组成,植被种类繁多,热带梗木资源极为丰富,有桃花心木、乌木、非洲紫檀、非洲梧桐、非洲楝等珍贵用材树种,还有油棕、丝胶、三叶橡胶、金鸡纳等经济林木。大部未利用,开发潜力巨大。

居民

人口密度偏低,全国平均每平方公里14人。分布不均,西起扎伊尔河下游,东经南部高原至姆布吉马伊附近和坦噶尼喀湖以北东部高地边缘为人口较稠密地带。其中金沙萨周围以及基伍湖、爱德华湖、艾伯特湖间地区每平方公里达 40~100人以上。其余广大地区除城镇和沙巴等采矿区外人烟稀少,热带雨林区及加丹加高原每平方公里不足5人。人口增长迅速,1970~1980年间平均年增长率为30‰。青少年比重大,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40%以上。 随着工矿、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1981年约有30%人口居住于城镇。居民中班图语系各族占80%以上。余为苏丹语系和尼罗特语系。班图语系包括西南部的刚果族,南部宽果高原的隆达族,东南部的卢巴、库巴、卢卢亚、班加拉族,中北部森林中的芒戈等族。以刚果、卢巴、芒戈族人数较多。多从事耕作业,少数从事狩猎、采集和采矿业。苏丹语系以阿赞德族最多,居住于北部;次为芒贝图族,居住于韦莱河流域,均从事耕作兼营畜牧。尼罗特语系包括阿卢尔、俾格米等族,居住于热带森林区,其中俾格米人约10万,体型矮小,是刚果盆地最早居民,主要以耕作、采集、狩猎为主。约一半居民信基督教,余信原始宗教和伊斯兰教。各有本族语言。法语为官方语言。

发展简史

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俾格米人已在西部、东北部定居。公元8~9世纪沙巴地区居民开始土法冶炼青铜,使用铁器。中世纪以后班图语系各族在刚果河流域陆续建立刚果、库巴、卢巴、隆达等王国,其中刚果王国疆域曾北至扎伊尔河下游,南达安哥拉北部,是当时中非著名强大王国之一;库巴王国居民已掌握锄耕和木雕、炼铜技艺;隆达王国以发展对外贸易著称。葡、荷、 英、法、 比殖民者于15~19世纪相继入侵,不断掠夺橡胶、象牙等,并竞相贩运奴隶,造成大片无人区。1885年沦为比利时领地,宣布成立“刚果独立国”(“刚果自由邦”)。1908年比利时当局实行直接统治,改称“比属刚果”。发展铜矿采炼,建立大型种植园,掠夺扎伊尔农矿资源。1960年6月30日宣告独立,定名刚果共和国。1964年改名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利)。1971年10月27日改称扎伊尔共和国。

经济地理

独立前经济受外国袭断资本控制,面向出口的采矿业和热带经济作物片面发展。广大农村生产水平很低,粮食远不足自给。独立后积极发展加工工业,使畸形发展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经济以农、矿业为主。总劳动力中,农业占75%(1980);国内生产总值中,农、矿业分别占31.9%和15.9%(1981)。

农业

全国可耕地有 13650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58.2%。已耕地仅450多万公顷,占国土面积3.3%,主要分布于扎伊尔河和开赛河中、下游平原以及东北部高地。土地开发潜力很大。10%耕地种植油棕、咖啡、橡胶、可可、茶、棉花等经济作物,其中棉、茶由个体农户经营,其余主要由国营种植园和农场种植。油棕、咖啡、橡胶为扎伊尔三大出口作物。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曾为非洲第二棕油出口国、第三橡胶出口国。后因管理不善,产量下降,现除咖啡外尚未恢复到70年代中期水平。油棕面积约40万公顷,3/4为人工栽培,分布于扎伊尔河和开赛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北部韦莱河流域。咖啡产于东部山麓、 韦莱河流域、 马扬巴和开赛区山地。橡胶主要种植于盆地中部。其他经济作物中,以马扬巴山地、赤道区和扎伊尔高地的可可,东部高原的茶叶,乌班吉河与韦莱河流域的棉花,以及东部高地的柑橘,扎伊尔河上游谷地的香蕉,东部丘陵山地的药用植物(除虫菊和金鸡纳等)等产量较大。

粮食作物大部为自给性生产。薯类是居民主粮,以木薯居多,分布遍及各地,1982年产1317万吨。玉米是主要谷类作物,种植于盆地边缘高地,1981年产量52万吨,以沙巴和下扎伊尔区最为集中。稻谷是第二大谷类作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种植面积逐步扩大。旱稻较多,种植于扎伊尔河中、上游及开赛河中游;水稻限于扎伊尔河中游扬甘比—利萨拉一带。大蕉和豆类各地均有分散种植。粮食生产主要实行灌丛轮休或迁徙耕作制,单产水平不高。

畜牧业比较薄弱,除东北部阿赞德高原、沙巴矿区和大城市郊区养牛较多外,各地牲畜数量有限。全国平均每平方公里仅半头牛、1头半羊(1981)。 渔业、狩猎和野生植物采集也是部分居民经济活动之一。渔业以河湖捕鱼为主,鱼产量不能满足居民需要。

工矿业

扎伊尔为非洲和世界重要矿产国之一,铜、钴、锡、锗、镉、铌、钽和金刚石等生产都占世界重要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来,铜最高年产量50万吨(1981),占世界总产量6%,次于赞比亚居非洲第二位。 钴和金刚石产量在近几十年中一直居世界首位,1981年钴产量9000吨,工业用金刚石产量660万克拉。锗、镉、锡、锌等产量也居世界前列。煤、金、银、石油等也有一定的储量。矿藏丰富。矿业是国民经济命脉,从业人数占职工总数1/10,矿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70~80%,1982年矿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5%。 全国共有100多个大小矿、厂,集中分布于沙巴、东开赛和基伍等区。铜、钴、锌、镉、锗、锰全产于沙巴铜带,形成以卢本巴希、利卡西和科卢韦济为中心,包括二三十个大中型企业和三大铜钴采炼区。锡矿采炼分布于加丹加高原东北和基伍区中南部锡矿带,1981年产锡2472吨,与锡伴生的钨、金和自尾矿中提取的铌、钽、铍、鲤以及独居石、绿柱石等经济价值较锡尤高。金刚石开采区在开赛河流域,以姆布吉马伊和切卡帕为中心。

制造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 2.8%(1981),集中分布于金沙萨、下扎伊尔和沙巴区,包括化工、钢铁、机械、农产品加工和建材等部门。化学工业以利卡西、马诺诺、基桑加尼为中心,主要生产为矿区服务的酸、碱和炸药。钢铁和机械工业主要有穆隆戈钢铁厂、金沙萨和卢本巴希的机车修配和汽车装配,以及金沙萨和卡莱米等地的船舶制造等小型企业。独立后,农产品加工(榨油、面粉、制糖、酿酒、咖啡加工、制茶等)、纺织、木材和水泥工业发展较快,榨油、纺织、水泥规模较大。邻近油棕产区的金沙萨、马塔迪、卡南加、基桑加尼等地,有几十个大、中型榨油企业。 基桑加尼、 金沙萨、卡莱米、卡南加和卢本巴希为轧棉及棉纺工业中心,以金沙萨棉纺织企业规模最大。水泥工业年产能力近百万吨,分布于金沙萨、马塔迪、利卡西、布卡武、卢本巴希和卡莱米等地,供应城市和矿区需要。

能源供应不足。年产煤仅12万吨上下。国内唯一的莫安达炼油厂年加工能力仅75万吨。煤炭和石油长期依赖进口。水电是主要能源,全国有30多个中、小型水电站,发电能力200万千瓦以上,70%分布于沙巴区。由利卡西、科卢韦济附近 4个水电站组成的铜带电网不能满足工矿业发展需要。为平衡电力工业布局,确保工矿发展用电,1974~1981年间利用利文斯敦瀑布群落差,于马塔迪以北约40公里处已建成英加大型水力枢纽第一期工程的一部分,其中英加Ⅰ装机容量35万千瓦,英加Ⅱ140万千瓦,英加Ⅲ计划发电能力283万千瓦。已建成一条长1820公里高压输电线通往沙巴区。第二期工程将修建一个特大电站。全部建成后,年发电能力可达3900万千瓦(见刚果河)。

交通运输业

交通网密度居非洲前列。河运为运输骨干,境内扎伊尔河流域通航里程14000公里以上,其干流及支流开赛河是河运干线。但受瀑布、急流所阻,航道不连续。干流基桑加尼至金沙萨河段长1734公里、宽4~10公里,水深坡缓,终年通行中型汽轮;马塔迪至河口129公里,最深60米,可通海轮。开赛河伊莱博以下,中型汽轮可抵金沙萨。主要河港有金沙萨、伊莱博、基桑加尼、姆班达卡、 金杜和卡巴洛。 马塔迪是深水海港,与金沙萨间有铁路和输油管相连,腹地广阔,年吞吐量150万吨。 铁路是农、矿生产中心与内陆水网之间联系的纽带,铁路总长5169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 858公里。东南部网线密度最高,其中萨卡尼亚—卢本巴希—滕凯—伊莱博(1833公里) 与滕凯-迪洛洛(522公里)两干线分别通赞比亚和安哥拉,卡米纳—卡莱米线(620公里)连坦噶尼喀湖水路接坦桑尼亚铁路。其他线路较短,其中卡巴洛—金杜、基桑加尼—乌本杜和金沙萨—马塔迪铁路为代替因河流瀑布和急流段不能通航的通道,其余线路仅承担地方性物资运输。 空运较发达, 金沙萨、卢本巴希、基桑加尼和布卡卡四大城市各有 1个国际机场,普通机场35个,辟有10多条国内、国际航线,联系首都、主要城市和国外。

水陆联运是对外运输主要方式。自滕凯-伊莱博铁路转开赛河航道和金沙萨—马塔迪铁路,是经本国港口出海的重要通道。全国矿产品45%左右自该线输出,其余经邻国港口转运。全国出口货物中,矿产品占70~80%,仅铜即占外运量2/3。 输入商品以机械、粮食和食品为主。为缩短农矿产品外运距离,扭转依靠邻国港口出海局面,已动工兴建马塔迪—巴纳纳铁路(146公里)和巴纳纳深水港。

地区经济差异

境内可分 4个区域:

(1)东南区,即沙巴区。是非洲工矿业最发达地区之一,世界著名的铜、钴采炼区,并兼采伴生的铅、锌、锡、镉、金、锗等多种金属。加工工业主要为矿区生产和生活服务,有化学、建材、机修、纺织、食品等部门。种植业薄弱。畜牧业居各区首位,商品性牲畜饲养主要供应当地矿区和城镇需要。卢本巴希、利卡西、科卢韦齐等主要城市都是工矿业中心。

(2)西部区,包括金沙萨市、下扎伊尔区和班顿杜区。经济发展水平全国最高。工农业都较发达。集中全国加工工业1/3以上,有榨油、食品、纺织、木材、水泥、化工、石油和机械修配等多种企业。经济作物油棕、可可、花生、甘蔗、热带水果和粮食作物木薯、甘薯、玉米等均居国内重要地位。随着英加水力枢纽工程的逐步建成,本区将成为中南非主要能源基地。首都金沙萨是全国最大工业中心和河港。马塔迪是全国唯一海港。恩古恩古、基克韦特等城市多为水陆运输枢纽和农产品集散、加工中心。

(3)北部区,包括赤道区和上扎伊尔区。经济以农业为主,油棕、咖啡、可可、棉花等生产居国内重要地位。主要城镇基桑加尼、姆班达卡等多为水陆运输枢纽和农林产品集散和加工中心。

(4)中部区,包括东、西开赛区和基伍区。采矿业占重要地位,开赛河流域是世界最大的工业用金刚石产地;基伍区开采的锡矿,锡石提炼纯度达99%以上。农业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盛产咖啡、茶、 橡胶、 柑橘、香蕉和金鸡纳等。卡南加、姆布吉马伊和布卡武等城市都是为采矿和农业服务的工商业中心。

参考书目
  1. 罗贝尔·科纳万著,史陵山译:《刚果(金)历史》,商务印书馆,北京,1974。
  2. I. Kaplan Edited, Zaire, A Coиntry Stиdy,The American University,Washington D.C.,1979.

参考文章

  • 人们为什么称扎伊尔是“中非宝石”?地理知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061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