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下勘探坑道介绍

关于地下勘探坑道介绍,第1张

关于地下勘探坑道介绍

[拼音]:dixia kantan kengdao

[外文]:exploratory tunnel

在勘探矿床时,为了揭露、追索和圈定矿体以及研究矿体地质所掘进的地下坑道。地下勘探坑道按其空间位置不同分为水平、倾斜、垂直勘探坑道。

水平勘探坑道

指沿近似水平方向掘进的地下坑道。按其作用和空间位置的不同,分为平硐、石门、沿脉和穿脉,如图1所示。

平硐是直接通往地面的水平坑道。多掘进于地形较陡的矿区,其位置可与矿体走向平行或相交。作为通往地面的主要坑道,平硐横截面积比其他水平坑道大。坑道内布置有轨道、人行道、排水沟以及通风、供水、供电和供气等管道和线路。为了便于排水和运输,平硐通常保持3~7%向硐口倾斜的坡度。

石门是在岩石内掘进的一种水平坑道。石门与矿体走向相交,与穿脉或沿脉相通。其作用与平硐相同,但石门与地面不直接相通。

沿脉是沿矿体走向掘进并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一种水平坑道。沿脉多布置于矿体内或在矿体与围岩接触带,以便了确矿体的产状、构造、物质成分等。在破碎矿体或含有放射性、有害矿物时,常在脉外掘进沿脉坑道。

穿脉是从沿脉或石门向矿体掘进的、与地面无直接出口的一种水平坑道。要求垂直矿体走向掘进,以了解矿体及其顶、底板围岩在厚度方向的变化。穿脉是取得地质资料和样品的主要坑道。因此,对穿脉的方向、规格、间隔、深度以及取样工作面的平整度等都有较严格的要求。

倾斜勘探坑道

与水平面斜交或沿矿体倾斜方向掘进的地下坑道,包括斜井、上山、下山,如图2所示。

斜井是从地面沿矿体或围岩掘进的倾斜坑道。用于地形和矿体倾斜较急,不宜采用平硐,而又必须利用坑道来查明地表以下的矿体产状和矿石质量以及采取选矿加工样品的矿区。斜井倾角一般不超过35°(即小于岩矿石的安息角)。

沿矿体向上掘进的倾斜坑道称“上山”,向下掘进的倾斜坑道称“下山”,均用于了解矿体的产状、构造、物质组分沿倾斜方向的变化情况。

垂直勘探坑道

沿铅直方向掘进的坑道,包括竖井、天井、盲井,如图3所示。

竖井是从地面掘进的垂直坑道,用于矿体倾角较陡、埋藏较深,而地形平缓,不宜采用斜井和平硐的矿区。其作用与平硐、斜井类同。为了便于在地质勘探工作结束后,能为采矿部门利用,竖井多布置在矿体下盘的围岩中,利用在井下掘进的石门、沿脉、穿脉、天井、盲井进行勘探。

自地下水平坑道向上方掘进的垂直坑道,与上部水平坑道相通的称为天井。与上部坑道不相通的称为盲天井。从水平坑道向下掘进的独头垂直坑道称为盲井。这类坑道多用于了解矿体沿倾斜方向的变化情况,也有掘进在围岩之中,作为通风、提升之用。由于用常规的掘进方法施工天井比较困难,因此,在勘探工作中天井只在矿体变化很大时才被采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068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