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度尼西亚介绍

关于印度尼西亚介绍,第1张

关于印度尼西亚介绍

[拼音]:Yindunixiya

[外文]:Indonesia

亚洲东南部最大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地跨赤道,位于中南半岛与澳大利亚大陆之间。国土分布在亚洲与大洋洲的13667个岛屿上(其中有居民的岛屿6044个),领域范围南北宽约1900公里,东西长5100余公里。国土面积1904569平方公里,人口16163.2万(1984)。首都雅加达。

自然地理

全境岛群分为 4组:

(1)大巽他群岛,主要包括苏门答腊爪哇、马都拉、加里曼丹和苏拉威西等岛。

(2)努沙登加拉,亦名“小巽他群岛”,包括巴厘、龙目、松巴哇、佛洛勒斯、松巴、帝汶等岛。

(3)马鲁古群岛,包括哈马黑拉、特尔纳特、索阿休、布鲁、安汶、塞兰、班达等岛。

(4)伊里安查亚,为伊里安岛(新几内亚岛)西半部。其中面积居世界前13位的大岛有5个,即伊里安岛(东半部属巴布亚新几内亚)、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合占印尼国土面积的92%。爪哇岛及其延伸的马都拉岛,历史上是国家重心所在,称为“内岛”或“内省”,其余各岛通称为“外岛”或“外省”。

环绕在岛屿周围的海洋有太平洋与印度洋,南海、爪哇海、帝汶海、阿拉弗拉海、苏拉威西海以及马六甲海峡、龙目海峡等十几个重要海域。海岸线曲折,总长35000多公里,平均54平方公里土地有1公里海岸线,岬角与海湾交错,多海港。

地形和矿藏

地质上处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板块的接触带,构成了岛弧与海沟,并多火山与地震,是太平洋西岸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各岛以岛弧走向为主轴而褶皱隆起。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间以高原、盆地与平原。全境拥有3000米以上的火山峰多座,伊里安查亚即有 7座4000米以上的高峰,其中查亚峰海拔5030米,为全国最高峰。较大的平原仅在大岛上,大部分为沼泽地带,开发利用不多。

全境共有4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77座,占世界454座活火山的1/6,以爪哇(20座)与苏门答腊(12座)两岛为最多。火山喷出物在苏门答腊以酸性居多,爪哇以基性为主。含基性矿物质的火山喷出物发育的土壤肥沃,火口湖可作为天然水库,有利于农业生产。印尼许多古代文化的发祥地就在火山区,如万隆、加鲁特、梭罗和玛琅等地。火山区有丰富的地热能源,仅爪哇岛即有300~700 万千瓦,80年代初建立地热站,开凿有高压沸泉。地震频繁,强震多发生在断裂带纵横交错、岸外紧接深海、地壳不稳定的苏拉威西和马鲁古地区。复杂的地质构造、海陆沉积地层和热带气候的作用下产生了多种矿藏,有锡、镍、金、铜、磁铁矿、硫磺、碘、石油、天然气、岩盐、煤、铝土以及砖红壤性赤铁矿与褐铁矿等。

气候

大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降雨充沛,湿度大,风力微弱。爪哇海、班达海以南沿岸各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5~27℃。由于海陆交错,地势起伏及迎背风向不同,局部地区气候亦有差异,沿海平原地带、海拔7米的雅加达年平均气温26.2℃,位于山间盆地、海拔 719米的万隆年平均气温22.5℃;中爪哇的沙哇汉10月达38.6℃,为全国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则出现于海拔1550米的北加浪岸高原,干季曾达-2℃。

各地雨量多寡不一,热带雨林气候区年降水量2000~5000毫米。热带季风区年降水量不到2000毫米,往东递减到1000毫米左右;干、雨季分明,年降水量的2/3集中在11月至翌年3月的雨季,干季各月一般30~50毫米。降水量地区差异显著,大部分山区年降水量3000毫米以上,沿海地带多在2000毫米以上。各地降雨变率大,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河流

河流众多,水量丰沛,除大岛外,都比较短小,冲刷力强,水土流失较严重。各河沉积物多,水温较高,水生物丰富;流经火山地区时携带很多矿物质,冲积成较多肥沃土壤,有利于农业。河流下游多沼泽,河口淤积,有沙嘴横亘,妨碍交通。较大的河流有加里曼丹的卡普阿斯河(长1150公里)、巴里托河 (长900公里)、马哈坎河(长770公里),伊里安查亚的曼伯拉莫河(长805公里)、迪古尔河(长800公里),苏门答腊的穆西河(长520公里)、哈里河(通航400公里)以及爪哇的梭罗河(长528公里)等。 各河中下游通航里程较长。苏门答腊的阿萨汉河、爪哇的芝塔龙河支流贾蒂卢胡河及布兰塔斯河,建有水坝和电站。

植被

种类繁多,植物区系属亚洲类型,但苏拉威西以东地区大洋洲树种较多。 全国共有35000多种植物,森林面积1.2亿公顷,占国土面积63%。 森林覆盖率以加里曼丹与伊里安查亚最高(77%)。以热带雨林为主,占森林总面积72.8%,主要树种为龙脑香科、婆罗洲铁木、甘氏豆等;季风林有柚木、桃花心木、印茄、乌木等;沼泽林有西谷棕、尼巴棕等;海滩林有红树科或木麻黄等。

居民

全国人口占东南亚人口42%,居世界第五位。人口年增长率23‰。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86人,分布很不均匀,爪哇、马都拉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苏门答腊约近1/5,苏拉威西不及1/10,努沙登加拉与加里曼丹各在5%上下,马鲁古与伊里安查亚则均不足1%。人口密度以两个特别区为最高,雅加达平均每平方公里高达11023人,日惹868人;其次为爪哇的 3个省:中爪哇742人,东爪哇609人,西爪哇592人;而中加里曼丹、东加里曼丹和伊里安查亚3省人口密度均在10人以下。

全国有100多个民族,250~400多种语言和方言。人口在 200万以上的民族不到10个,爪哇族占总人口47%,其他主要有巽他族、 马都拉族、米南卡保族、 马达族、马来族、亚齐族。 另外有华人、印度人、 阿拉伯人和100多万外侨后裔。 各族基本上皆有特定的分布区。许多小岛往往是一个岛屿一个民族,很多民族以岛屿或地区名称命名。印尼语为官方语言。居民87%信奉伊斯兰教,余信天主教、基督教、印度教、佛教等。

地域开发过程

公元初年前后,境内已有了狩猎、采集、农耕、捕捞、采矿、熔炼等生产活动和航海贸易,同中国已有交往。同时有印度移民在爪哇、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等地沿海定居。 4世纪在爪哇先后出现了几个王国。 7世纪以苏门答腊巨港为发祥地的室利佛逝王国建立,商业和文化发达,并为当时印度以外的佛学中心,同中国、印度、阿拉伯都有经济与文化联系。 9~10世纪版国扩及印尼西部各岛及马来半岛等地。13世纪末兴起于爪哇的满者伯夷王朝,在雨水较少的东爪哇兴建了致密的水利系统,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等空前发达,沿海城镇甚为繁荣。国势最盛时领有印尼大部分群岛及马来半岛南部。大体上奠定了现在印度尼西亚版图的基础。

16世纪初葡萄牙与西班牙殖民者相继入侵,在马鲁古群岛的特尔纳特、索阿休等岛设立商站,建筑炮台,掠夺香料等财富。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接踵而至,成立“东印度公司”,侵占土地,垄断贸易。1798年“东印度公司”解散,改设殖民政府。1830年在爪哇实行“强迫种植制”迫令农民种植出口经济作物甘蔗、靛蓝、咖啡、烟草、肉桂、胡椒等。1891年改行所谓“自由政策”,从此,英、美、德、法、日等国资本纷纷涌入。不到半个世纪,爪哇、苏门答腊、邦加、勿里洞、加里曼丹、苏拉威西等岛上出现了橡胶、椰子、胡椒、金鸡纳、茶、木棉、甘蔗等种植园,并修筑公路、铁路,开采锡、煤、石油等矿产资源。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占领。1945年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经济地理

国民经济以农、林、矿的原产品生产与出口为主,农业为优先发展的部门。20世纪70年代经济发展较快,平均年增长率 7.6%,兴建了新的工业部门;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有所扩大和改善。198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75美元。经济仍以西半部岛屿较发达。

农业

1982年,全国57.3%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3%,农产品出口值约占出口总值的1/4。

(1)种植业。其中粮食作物占重要地位。1980年耕种面积195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0.2%,其中约60%种植粮食作物,40%种植经济作物。稻田900万公顷,居各种作物的首位;橡胶次之,230万公顷;椰子第三,约220万公顷;其余各种作物面积都不到50万公顷。全国主要岛屿都有稻田分布,以干雨季分明、种植历史悠久的爪哇和马都拉岛为最多,合占全国稻米收割面积的55%以上和产量的60%左右。有水稻和早稻两大类,水稻约占稻田面积的86%和产量的95%,其中60%的水稻田与65%的产量在爪哇、马都拉和巴厘3岛,其他岛屿的水稻田面积不大。1984年大米产量2500万吨,粮食基本自给。

经济作物种类多,80年代着手大面积扩种,生产有所发展。主要作物有橡胶、油棕、椰子、咖啡、甘蔗、胡椒、可可、丁香、豆蔻、肉桂、烟草、茶树、硬质纤维等。1985年橡胶产量113万吨,主要分布在湿润而排水良好的丘陵和阶地;棕油产量120.4万吨,皆次于马来西亚,居世界第二位。1984年产椰干152.6万吨,椰油64.1万吨。1984—1985年度咖啡产量27.6万吨,次于巴西、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1984年香蕉产量200万吨,居世界前列。胡椒、木棉、金鸡纳霜和藤的产量均占世界首位。

(2)林业。传统的伐木业在爪哇与马都拉,森林面积仅占国土2%,但提供木材产量的一半;出产柚木(占全国柚木产量的90%)、双翅龙脑香、桃花心木等;新开发的林场在加里曼丹,产双翅龙脑香、娑罗桑、婆罗洲铁木、贝壳杉等,提供木材出口量的75%。60年代起,允许外资采伐,木材产量与出口量迅速增长,但又导致乱砍滥伐,严重破坏了生物资源与生态平衡,引起水土流失。70年代停止外国资本采伐,发展木材加工业,限制原木出口,进行育林更新。在苏门答腊、加里曼丹,伊里安查亚、苏拉威西等地建立1300万公顷世界最大的商品林基地,采伐量由1970年的1.17亿增至1981年的1.52亿立方米。胶合板工业发展迅速,1980年生产能力达185万立方米。

(3)水产业。海域辽阔,沼泽广布,发展水产业条件优越。全国有渔民180万,1981年渔获量186.3万吨,居东南亚首位。海洋渔业占渔获量的75%,淡水渔业占25%。海洋渔场分布于西起安达曼海,经马六甲海峡、爪哇海、苏拉威西海,东到阿拉弗拉海的绵长海域。过去多为近海小型渔船作业,70年代以后发展拖网渔轮,在印度洋开辟新渔场。加里曼丹东岸、伊里安查亚南岸、苏门答腊东南岸出产海虾;沿海河口湾养殖遮目鱼已有千年以上历史,产量占海洋养殖业产量的90%。淡水捕捞集中在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的湖泊与沼泽。淡水养殖业比较发达,稻田养鱼有成功经验。淡水养殖面积 470万公顷,产量的90%来自爪哇、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

工业

石油开采、提炼和石油化工占主导地位。新兴工业有纺织、造纸、金属制造、机械、钢铁、电器、电子、日用品制造和电力等。印尼是东南亚开采石油较早的国家之一,1885年苏门答腊北部第一口油井出油。1983年探明石油储量 13亿吨,占东南亚石油储量的2/3。陆上主要油田近20个,分布于苏门答腊北、中、南3部分,加里曼丹东部,东、西爪哇北部和伊里安查亚西部等地,另有几个近海油气田在爪哇岛西北和加里曼丹东岸外。苏门答腊中部的米纳斯、杜里两油田最大。原油含硫低,油井喷量大。1981年原油产量7885万吨,居世界第八位。有9个炼油厂,年炼油能力1972万吨。原油产量88%供出口,输往日本和美国。天然气储量8383亿立方米,次于马来西亚,居东南亚第二位。加里曼丹的邦坦和苏门答腊的亚齐有液化天然气厂,1982年产液化天然气315亿立方米;出口量占世界液化天然气贸易量的1/3以上,主要输往日本。其他采矿业有锡、铝土、镍、铜、铁等。苏门答腊的阿沙汉炼铝厂为亚洲最大的炼铝厂,年产22.5万吨。

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建立起化肥、农药、炭黑、塑料、合成纤维等工业。化肥年产 450万吨左右,向亚太地区出口。70年代中期,印尼由传统的纺织品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人均纺织品消费量也有增加,但原料、机器和零件依赖进口。建有钢铁工业、机械工业、造纸工业、电器与电子工业等,印尼制造的中小型飞机适用于本国岛际交通,并向泰、美等国出口。加工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爪哇与外岛少数城镇,即雅加达,泗水、万隆、三宝垅、棉兰、巨港、乌戎潘当等地。

交通运输

陆上交通除爪哇、苏门答腊外,各岛皆缺乏联系全岛的干线道路网。1982年全国有公路10.5万公里,其中铺面公路约占1/5;70%的公路在爪哇与苏门答腊。铁路约7000公里,90%在爪哇,其余在苏门答腊。铁路承担全国货运量的比重不到1/5。 海运业占重要地位,全国有300多港口,其中20个可泊500吨以上的船只,10个可泊巨型海轮,丹戎不碌、泗水和勿拉湾是 3个最大海港。主要港口都在爪哇海及马六甲海峡沿岸。印度洋沿岸水深,可供超级油轮停泊,计划扩建实武牙与芝拉扎海港,并在苏门答腊南部森马加湾开辟新港。各岛间联系靠海运和空运。各岛共有40个大型机场和20个降落场,有19条国际航线集中于雅加达、棉兰、登巴萨(在巴厘岛)和泗水。

对外贸易

出口物资以农、矿产品为主。过去以热带经济作物产品为支柱,60年代起石油跃居首位,1982年约占出口总值64%,扭转了国家多年来的外贸逆差。其他出口产品有木材、橡胶、棕油、锡、咖啡、虾、茶叶、烟草、手工艺品、电器、水泥和化肥。进口日用消费品、粮食、工业原料和机械设备等。主要贸易对象为日本、美国。

地区经济差异

(1)爪哇与马都拉。约占全国面积的7%和人口的6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90人)居各区首位。土壤肥沃,气候较干爽,开发历史悠久,向居全国经济中心地位。农业发达, 稻米、玉米、 茶叶、蔗糖、木棉、金鸡纳霜、柚木等占全国产量的60~90%;畜牧业与养殖业发展水平为全国最高,牛、羊头数占全国60%以上,渔获量占全国 1/4。工业部门比较齐全,各种日用品制造加工和原材料生产以及机械装备均较发达。工厂企业占全国总数的90%。交通发达,拥有全国70%的公路和90%的铁路线。港口与城市密度居全国首位。主要城市有雅加达、万隆、泗水等。马都拉为全国食用盐产区,并种植玉米和牧养牲畜。

(2)苏门答腊。占全国面积的25%和人口的19%,平均每平方公里59人。现代经济开发迟于爪哇,但引进技术较先进,生产出口商品占重要地位。种植园占耕地面积20%,集中了全国种植园面积的2/3,各类作物占全国种植园面积的比重是:橡胶60%,油棕95%,剑麻2/3,茶树20%。胡椒占全国和世界重要地位,咖啡占全国出口量的2/3,茶叶占全国产量的20%。石油、铝土和锡的产量与出口量皆占全国首位。煤矿是全国少有的硬质矿物燃料。本岛提供全国出口总值的3/4以上、港口吞吐量的 60%左右。岛上经济开发地区主要在岛的边缘地带及高原山区。棉兰是全国最重要的种植园中心,占碑、巨港是石油中心和重要港埠,杜迈为新发展的全国最大石油港。

(3)加里曼丹。位于婆罗洲的南部,占全国面积的28.3%和人口的4.6%,平均每平方公里12人。面积较大,海岸线平直,缺乏天然港口,内外交通皆不方便。内地茫茫林海,沿海沼泽广布,经济开发限于河流下游段。土著居民从事采集、狩猎与游耕,现逐渐开始从事定居农业。主要种植稻米、橡胶、椰子和胡椒,采伐西谷(硕莪)、藤条,取树脂,伐木,开采石油及少量煤和金刚石。工业为农、林、矿的原产品进行初加工,以石油提炼及小型修造船较重要。没有铁路。公路局限于西海岸及东南海岸。主要城市有马辰、坤甸、三马林达、巴厘巴板、打拉根。

(4)苏拉威西。占全国面积的9.9%和人口的7%,平均每平方公里55人。民族、语言纷繁,各地交通联系取道海上。20世纪60年代以后修建公路贯通全岛。矿产丰富,农、林、牧、渔产种类繁多,椰干、香料、水产占全国重要地位。主要城市分布在接近海洋航线的西南与东北两半岛顶端,以乌戎潘当和万鸦老最重要,前者是印尼东部岛屿的贸易中心及海产品集散市场,后者是附近地区出产的丁香、豆蔻与咖啡的出口港。

(5)努沙登加拉。位于爪哇岛以东,占全国面积的3.9%和人口的5.4%,平均每平方公里 103人。其中巴厘岛面积5500平方公里,人口230万,平均每平方公里 418人,人口密度仅次于爪哇。群岛分为南北两支:北支有巴厘、龙目、松巴圭、弗洛勒斯、龙布陵和阿洛岛,都有火山;南支有松巴、萨武、罗地和帝汶岛。为沉积岩构成,各岛皆有强烈地震,海岸陡峭,气候干旱,干季长达半年以上,年降水量不超过1500毫米。森林覆盖率10~20%,有季风林和热带稀树草原,利于稻作及养畜业。巴厘与龙目两岛经济发达,土地开发程度低于爪哇,高于印尼其他各区,出产稻米、椰子、咖啡、烟草和蔬菜等,其于菜提供国内销售量的2/3。畜牧业重要,有牛、羊、马、猪等,提供国内市场牲畜的大部分。主要城市有巴厘岛的登巴萨与新加拉惹、帝汶岛的古邦。

(6)马鲁古。 处在苏拉威西与伊里安之间。 占全国面积的3.9%和人口的1%,平均每平方公里19人。岛屿散布,历史上苏拉威西的乌戎潘当为本地区的转口港。渔业重要,20%的人口从事渔业生产,采集珍珠、贝母、海参和牡蛎等,居全国首位。火山土肥沃,雨量充沛,但变率大。森林覆盖率80%,产乌木、白千层、贝壳杉、树脂等;有铁、石油、石棉等矿藏。西谷为主粮。豆蔻占全国产量的40~50%,丁香占10%。还产椰干、稻米及杂粮。安汶与特尔纳特分别位于群岛南北,皆为贸易和行政中心。

(7)伊里安查亚。为世界第二大岛伊里安岛(新几内亚岛)的西半部。占全国面积的22%和人口的1%,平均每平方公里3人。地旷人稀,经济开发缓慢。中央山脉为横贯岛的中轴,山峰海拔4500~5000米,有4座雪峰,是世界上赤道带少有的终年积雪高山区之一。南北两侧是平原,南部平原沼泽广布。经济以狩猎、捕捞、采集林产品为主,开始发展种植和畜牧业,开采少量石油。主要产品有椰干、豆蔻和铁木。内地山区使用石器的人口约有80万,共约250个部落,在45°~50°的陡坡上开梯田,在海拔2800~3000米的地方种植番薯。城镇小而稀散,皆位于沿海。主要城市为马老奇和查亚普拉。

参考文章

  • 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首都特区雅加达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 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万隆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 印度尼西亚出生的名人大全生活知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071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