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ushui
[外文]:low water
无雨或少雨时期的河川径流。又称低水。主要由流域蓄水,特别是流域地下蓄水(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补给。在汛期,流域降雨丰沛,雨水一部分形成径流和耗于蒸发;另一部分积蓄在流域地表蓄水处(洼地、河网和湖泊等)和土壤及岩层的空隙中。此时,流域蓄水量增加。到了干旱时期,流域的径流量和蒸发量大于降水的补给量,流域蓄水量逐渐消退,河水位降落,流量减小,直到出现枯水。对一些小河流,在干旱季节,地下水补给可能中断,出现干涸断流现象。
枯水流量(1)表示法。河流枯水期的流量通常用不同统计时段内的最小平均流量表示, 如年最小日平均流量, 月最小日平均流量,连续三月最小日平均流量,整个枯水期平均流量等。对于一定时段的枯水流量年际变化,在工程设计上通常用数理统计方法来表示。当有20~30年的实测流量资料时,可以绘制某一时段枯水流量的频率曲线。在频率曲线上可查出某一频率(重现期)的枯水流量。干旱地区的较小河流,多年内有时会发生干涸现象。相应地在枯水流量系列中可出现数值为零的项。这时可用目估配线法绘制频率曲线。当短缺实测流量资料时可通过实地调查采用水文比拟法插补缺测资料。
(2)枯水流量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不同的工程设计常需要求出不同频率、不同时段的枯水流量。在设计灌溉水库时,常需求出频率为50~95%的灌溉期枯水流量,作为设计的依据;有些国家把频率为90%(10年一遇)最小 7天平均枯水流量作为控制污染的设计流量等。当河流的枯水流量低于某一工程拟订的设计标准值时,会产生不利后果,如将减少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影响工农业用电;难以保证灌溉供水,妨碍作物生长;有可能中断或减少工业和城市供水;影响水上运输;降低河流稀释、输移污染物质能力,使水质变坏影响生态等。因此,枯水评估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影响因素水的影响因素可分两类:一类是下垫面因素,包括流域的水文地质条件、河槽下切深度、流域面积大小、河网密度、湖泊率、沼泽率和植被度等;另一类是气象因素,包括前期降水量和总蒸发量、枯水期降水量和蒸散发量等;此外,还有人类活动的影响。
流域水文地质条件,如岩土的特性,岩层构造,裂隙及岩溶等,决定流域地下水储存的数量和形式;岩层透水性好,汛期的雨水和冰雪融水容易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岩溶地区常有持久而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枯水流量较大,变化较小。河槽下切越深,切割的含水层越多,获得的地下水补给越多,枯水流量就越大。如果河槽没有切割到含水层,得不到深层地下水的补给,枯水期就会发生断流现象。一般说,流域面积大,枯水流量也大。流域中的湖泊是流域的天然调节水库,它能储蓄部分汛期洪水,在枯水期补给河流。植被对枯水流量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植被能阻滞地表径流,有利于雨水下渗,增加地下水储量,另一方面,植被的散发会消耗地下水,使地下水储量减少。植被(包括森林)对径流的作用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效果。流域内前期蓄水量决定枯水期开始时的流域蓄水量,如前期降水量充足,则流域蓄水量大,枯水流量也较大。平原地区地下水埋深较小时,枯水期径流消退规律主要取决于潜水蒸发强度,潜水蒸发越强,径流消退越快;人类活动可能增加或减小枯水径流。筑坝蓄水可以调节水流,增加枯水流量;引水灌溉,会减少枯水流量。植树、种草和其他水土保持措施能增加枯水流量。
- 参考书目
- 南京大学地理系、中山大学地理系编:《普通水文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78。
参考文章
- 柑桔的贮藏病害--枯水病果树园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