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unzi
中国战国末期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名况,字卿,赵国人。约生于周赧王十七年,卒于秦王政九年。曾游学于齐,在战国时期最大的学术活动中心──齐国的稷下学宫“三为祭酒”。后赴楚任兰陵令,著书终老其地。他批判总结了先秦各家的学术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他的思想对王充、范缜等有重要影响。荀子的心理学思想相当丰富而全面。在形神关系上,他提出了“形具而神生”(《天论》)的唯物命题。在心物关系上,他提出的唯物命题是:“精合感应”(《正名》),意即心理是外物的刺激所引起的人对它的反应;没有“物感”和“人应”,心理是不会由形体即感官和心来自生的。他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自然界有其运行法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能认识自然法则,“制天命而用之”(同上),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他认为在世界万物中,人是最可贵的:“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王制》)
关于认识活动,他认为“征知必将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正名》),感官必须与外物接触才能产生感性认识。他把客观世界看成是认识的源泉,并认为“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各种感官都有其特殊的功能,不能互相代替。他还强调“心”(即思维器官)在征知中的作用:“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同上》),心支配感官,有综合感觉的功能。但他把“心”说成是“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解蔽》),把“心”的作用夸大到不受外界条件制约的地步。在《解蔽》中,他叙述了几种视错觉和幻觉,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还举了大小知觉恒常性的例子。对注意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也有论述,他说:“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解蔽》)。在知行关系上,他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儒效》),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重要作用。
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说,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善是后天人为而得到的。他批判了孟子先验主义的良知良能说,强调教育的作用。他说:“干、越(国名)、夷、貉(少数民族名)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他非常强调学习的重要,说“学至乎没而后止也”(《劝学》),要活到老学到老。人的知识、才能是学习和实践的结果。学习的根本途径在于积累,他说:“故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而为岁,……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儒效》)他认为情和欲都出自人的天性,他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所以“情不可免”,“欲不可去”(《正名》),但却可以节制和引导。他说礼乐可以调节人的性情,控制人的欲望。他也把情分为好、恶、喜、怒、哀、乐6种,两极相对,共3组。这种观点与现代心理学对情绪的分类大致符合。荀子的著作有《荀子》32篇,其中《天论》、《解蔽》、《正名》、《劝学》、《儒效》、《性恶》等篇的心理学思想最为丰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