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enkou qianyi
[外文]:population migration
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的变动。人口迁移的形式为移民。对一个地区来说,人口迁移是人口变动的第三个变量,对于人口分布、人口密度有重要影响。研究人口迁移有助于经济、城市、文化等方面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
人类自出现以来,不断从起源地向外扩散。但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常常与伴随侵略的民族迁徙相结合,例如8世纪阿拉伯人横跨中东和北非;13世纪蒙古人进入中亚和俄罗斯、东欧等地,均产生了大量移民。近代从地理大发现开始人口迁移的规模更大。反映人口迁移变动的程度一般用人口迁移率。人口迁移率的一般公式为:
计算时常以 1年为期。迁移率高低取决于迁移人数与人口总数之比。迁移人数可指迁入、迁出、总迁移、净迁移人数,相应可计算这4个不同的迁移率指标,如:
人口迁移按范围大小一般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两类。
人口的国际迁移指一定数量的人口从一国迁往另一国的活动。近代主要的人口国际迁移有:
(1)欧洲各国向新大陆移民。从16世纪起,欧洲人作为殖民者开始迁居美洲、大洋洲和南部非洲。在1830年以前的欧洲海外移民还只有275万,1835~1935年间则多至 7500万。如英国、德国、法国等西欧以及北欧、东欧的移民进入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迁入中美和南美,荷兰人、英国人进入南非等等。
(2)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被贩运输入美洲。人数估计在1400万到1500万之间,其中来自几内亚湾以北的西非人被运往北美和西印度群岛,来自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国的人被运往巴西和其他葡属殖民地。
(3)印度人向海外的迁移。主要是19世纪印度人作为契约劳工被送往南非以及亚洲的斯里兰卡、马来亚的种植园里,印度人移民大洋洲、拉丁美洲以及其他地区的人口较少。据估计移居海外的印度人有1500万。
(4)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迁移。中国向东南亚移民主要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大批华人从广东、福建迁往新加坡、泰国、马来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当时称为华侨,今天他们大部分已成为所在国家的公民。还有一部分华人横渡太平洋移往美国和加拿大。日本人向海外移民分为向东到美国、巴西等地和向西到朝鲜、中国的东北和华北,后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多已回国。
20世纪的国际移民往往与一些国家的成立或分立有关。例如犹太人于1948年成立了以色列国后,居住在波兰、罗马尼亚和苏联以及其他国家的犹太人陆续迁入以色列,而且有更多的犹太人从伊拉克和北非移入。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盟国决定,居住在新规定的德国疆界以外的德国人,一律迁回德国,因此有1550万德国人迁到联邦德国和西柏林,还有一部分则迁往奥地利。1947~194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后,双方交换迁移的人口到1957年共超过1700万。60年代和70年代西欧、北欧诸国经济有较大的发展,吸引地中海周围的意大利、南斯拉夫、希腊、阿尔及利亚等国人口移入。仅1975年即有600万工人迁往北欧和西欧,其中三分之一被联邦德国、法国和瑞士所吸收。同样,科威特等海湾石油国家也吸收了印度、巴基斯坦的移民。由于国际国内局势动荡不安,迫使很多难民逃离本国。如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难民约150~250万。1975年越南当局驱赶华侨,并迫使大批越南人逃离本土,前往东南亚各国和北美洲、欧洲。据估计,全世界共有难民约1300万。
人口的国内迁移国内迁移一般比国际迁移更加普遍和频繁,基本上可分为地区间迁移和城乡间迁移两类。
(1)地区间迁移。19世纪俄罗斯帝国即开始向西伯利亚移民,称西伯利亚大迁移,自从1892~1897年西伯利亚大铁路修成后,曾经每年有10万人移居西伯利亚。据估计从1885年到1914年有 440万俄罗斯人越过乌拉尔山定居在亚洲的领土上。十月革命后,苏联一直有组织地移民开发西伯利亚。美国19世纪开始从东部蓑中、西部开拓,形成巨大的移民浪潮。近年美国人口向西迁移趋势是从东北部和中北部的“寒冷地带”向西海岸和南部的“阳光地带”移民。中国19世纪开始的移民迁入东北地区规模也很大,移民一般来自河北和山东,使东北人口由1897年的700多万,到1933年增至 2910万。1949年以后,中国也向东北、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进行了有组织的移民。(图1)
(2)城乡间迁移。即人口向城市集中,使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出现许多大都会和中、小城市。虽然古代已有乡村人口移入城市,形成大城市的现象,但城市人口的增长是缓慢的。19世纪开始,城市的工业、商业、金融业中心以及交通枢纽的职能产生了对大量劳动力的需求,城市从乡村吸收大批移民,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乡村往城市的人口迁移,造成大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甚至形成大城市集群区。不过,在1975年以后不少发达国家大城市的人口增长已出现停滞,人口从市中心流至郊区或迁至周围的卫星城镇。与此同时,中等城市迅速增加,而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目前发达国家的国内迁移偏重于城市之间的移民,而发展中国家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规模仍很大。
研究简况1889年英国的E.G.拉文斯廷根据英国的国内移民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规模、人口密度以及距离之间的关系,概述了人口迁移的过程及其规律。1940年美国社会学家G.K.齐普夫提出:两地之间的移民数与两地人口数成正比,而与两地间最短交通线的距离成反比。1966年,E.S.李提出影响人口迁移的 4个空间方面的因素;①与移民源地有关的因素;
(2)与移民目的地有关的因素。
(3)移民必须克服的两地之间的障碍;
(4)个人因素。60年代以来,有些学者从人类行为模式的角度来探讨人口迁移的本质。他们认为人口迁移既有社会经济的内容,也有感应和行为方面的内容,这一空间行为包括移动的潜在意识、推动的力量、迁移的意向和抉择,以及信息的收集等,可作为行为地理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地理学家W.齐林斯基1971年则把人口迁移与现代化联系起来,阐述了人口迁移转折的理论,即随着现代化发展,早期开拓式的人口迁移逐步让位于城乡间的人口迁移,最终城市间的人口迁移将取代开拓式的或城乡间的人口迁移。即社会越现代化,区际联系越紧密;城市经济越发达,城市之间的人口移动越频繁(图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