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osangbike
[外文]:Mozambique/Moambique
非洲东南部国家。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马达加斯加相望,海岸线长2795公里;陆邻坦桑尼亚、马拉维、赞比亚、津巴布韦、南非、斯威士兰。面积79.9万平方公里。人口1369.3万(1984)。全国分为10个省,首都马普托。
自然条件全境地形分沿海平原和内陆高原两部分。沿海平原占总面积44%,地势低平,海拔200米以下,由北向南展宽。赞比西河以北宽20~120公里,受许多河流分割,森林茂密;有些河流下游两岸已垦殖,为重要农业区;海岸多石崖、岬角,形成天然良港;岸外多珊瑚礁岛。赞比西河以南,平原展宽至320公里左右,土地肥沃,植被以稀树草原和短草灌丛占优势,海滨沼泽、潟湖广布,多红树林和沙洲。从平原向内陆,逐渐过渡为由花岗岩、片麻岩和片岩构成的各级高原。海拔 200~600米的丘陵低高原以稀树草原为主;海拔600~1000米的中高原,气候温和,比较湿润,有热带森林,也是重要农业区;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高原上有高达2436米的全国最高峰宾加山。
全境处于南纬10°27′~26°52′之间。沿海又受莫桑比克暖流影响,大部分属热带草原气候。各地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多在22~27℃。山区较凉爽,赞比西亚省北部山区可降至12℃。干湿季分明。一般10月至翌年3月为湿季,占全年降水量4/5,4~9月为干季。降水量由南向北增加,高地又多于低地。南部沿海马普托768毫米,中部沿海克利马内增至1380毫米;内陆高地一般1000~1500毫米;内陆谷地为少雨区,太特年降水量仅509毫米左右。降水变率大,易遭旱、涝灾害。
河流自内陆高原东流入海,多瀑布和急流,富水力资源。重要河流有赞比西河(境内长约 800公里)、林波波河、鲁伍马河等。赞比西河从西部流入,在太特以上滩多水急,难于通航,但富水力;太特以下河道展宽,水流平缓,近500公里河段可通航。
矿产资源丰富多样,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燃料矿和非金属均有储藏。太特省有铬、铜、钒、铀、钽、镭、钛、铁等矿;赞比西亚省有世界最大的钽铁矿,彭巴附近的高品位铁矿储量3.6亿吨;赞比西河流域和尼亚萨省中部煤层广泛出露,莫阿蒂泽煤田储量7亿吨。沿海和大陆架上还多处发现石油和天然气田。
居民和发展简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17人。沿海港口城市和原欧洲移民种植园附近以及铁路沿线人口较稠密,其余广大地区人烟稀少。居民均属班图语系各部族,其中马夸-隆韦族人数最多,约占总人口40%,其次是聪加族、绍纳-卡兰加族、尚加纳族等。 有少数白人、混血种人和印度人等。多信奉原始宗教,余信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通用班图语。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早在公元 7世纪就有阿拉伯、腓尼基、希腊商人来此经商。13世纪起,在中部与邻国接壤地区已开始出现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莫诺莫塔帕王国,农业、采矿业和商业相当发达,沿海的莫桑比克、克利马内、索法拉(即今新索法拉)和伊尼扬巴内等都是当时的商埠。阿拉伯人沿赞比西河上溯,在塞纳建立贸易集市,并从索法拉深入马尼卡省北部。16世纪初葡萄牙人入侵,建立殖民据点,控制贸易集市;17世纪末夺取了中部地区采矿权;18世纪末侵占全境;1897年称葡属东非洲。1898年殖民首府从莫桑比克港迁至马普托。19世纪末修筑通向南非、津巴布韦和马拉维的铁路,沿岸港口成为邻近地区出海口;1951年被改称葡“海外省”。当地人民经过长期武装斗争,1975年6月25日取得独立,建立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
经济地理长期殖民统治,经济落后。独立后民族经济虽有很大发展,仍未根本改变面貌,198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亦仅360美元。
农业是国民经济主体,全国90%人口以农业为主,1982年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42%,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58%。1981年有耕地30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4%。大部盛行迁徒农业,耕作粗放,集约经营的灌溉地仅约占耕地的2%,主要集中在赞比西河卡布拉巴萨水库下游、林波波河和蓬圭河两岸。耕地一半左右用于粮食生产,主要作物有玉米、高粱、稻谷和木薯。广种薄收,单产低,粮食不足自给。经济作物在非洲和世界上都占有一定地位。1982年腰果产量7.5万吨,居世界第二位,主要分布在纳卡拉至楠普拉一带和林波波河河口地区;腰果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20.9%。椰子产量居非洲首位,1982年产42万吨,沿海地区广为种植,以贝拉以北沿海最多。棉花原是第一位出口作物,但近10年来产量不断下降,1981年产籽棉5.7万吨,主要分布在纳卡拉、贝拉附近和林波波河三角洲。此外北部沿海的剑麻,赞比西亚省山地的茶叶,赞比西河以南的甘蔗、香蕉和柑橘都是重要出口作物。
全国有草场44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56%。受萃萃蝇危害,加以气候湿热,影响畜牧业发展。以养牛和养羊为主,畜群主要分布于萨韦河以南的内陆高地,畜产品不足自给。近海渔业重要,1980年渔获量3.67万吨,部分供出口。本国渔业设施有限,捕鱼多与日本、苏联等国渔船队合作经营。
1982年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34%。电力工业较发达,规模巨大的卡布拉巴萨水电站现有发电能力165万千瓦,电力绝大部分输往南非。其他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包括纺织、轧花、制糖、腰果加工、榨油、卷烟、制鞋、制皂等。还有水泥、木材、金属加工等。工业主要分布在以马普托、贝拉和莫桑比克为中心的沿海地区。全国工业近半数集中马普托,主要有食品、卷烟、水泥、金属加工和制糖等,贝拉有食品、纺织、水泥和制糖等工业,莫桑比克以腰果加工为主。境内矿藏大部分尚未开发。现以煤和钽开采较为重要,钽产量占世界产量2/3。1981年产煤53.5万吨。还开采少量铝土、石棉、云母、黄金、铜、铋、铀及各种宝石。
铁路运输和海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铁路总长3843公里,5条铁路干线连接内陆地区,并为邻国出海重要通道,过境运输约占铁路货运量2/3,1982年交通运输约占国民生产总值10%。公路总长近4万公里,乏纵向交通干线,国土南、北联系不利。马普托是全国最大港口,也是非洲大港之一,年吞吐量约2000万吨;次为贝拉港,年吞吐量约500万吨。两港承担邻国转运货物的绝大部分。此外还有彭巴、纳卡拉、莫桑比克、克利马内等港。全国有16个航空港,其中马普托、贝拉和楠普拉有国际航空港。
参考文章
- 比较莫桑比克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不同特征?动物
- 莫桑比克共和国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 比较莫桑比克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不同特征?动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