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拟表型介绍

关于拟表型介绍,第1张

关于拟表型介绍

[拼音]:nibiaoxing

[外文]:phenocopy

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类似于突变型的个体。

美国动物学家和遗传学家R.B.戈德施米特认为基因的作用在于控制发生过程中特定环节的生物化学变化的反应速率,基因突变使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从而带来突变型表型。他设想如果某些环境因素也能影响生物个体特别是幼体的特定发育阶段的某些生化反应速率,就能通过这些因素的处理得到相似于突变型的个体。为了证实这一设想,戈德施米特在1935年将孵化后4~7天的野生型果蝇的幼虫用高温(35~37°C)处理6~24小时,获得了一些翅形或复眼大小类似于某些突变型的果蝇。这些果蝇的后代都是正常的,说明这些类似于突变型的性状是不遗传的,因此把这些果蝇称为拟表型。随所用果蝇的幼虫的虫龄、处理温度或其他理化因素的性质和处理时间的长短,可以获得多种拟表型。

孕妇在妊娠早期服用镇静剂反应停可引起胎儿畸形,类似于由基因突变所造成的范可尼贫血患者的上肢畸形和巨核细胞血症患者的挠骨发育不全症状。有人也把这样的胎儿称为拟表型。不过为了区别环境因素对于胚胎发生的病理作用和模拟基因突变的作用,一般认为除了引起相似于突变型的性状改变以外,真正的拟表型还必须满足一些条件,例如由于特定基因突变所带来的表型效应必须和这一环境因素的作用有累加效应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117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