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类病毒介绍

关于类病毒介绍,第1张

关于类病毒介绍

[拼音]:leibingdu

[外文]:viroid

只含裸露低分子量核糖核酸 (RNA)的已知最小病原体。至今只在植物上被发现。其 RNA是具有很高碱基配对的单链团合环形杆状分子。类病毒与病毒的主要区别是:类病毒不含蛋白质,其核酸的分子量也比病毒的小得多。

1967~1981年,T.O.迪纳发现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的病原并不是过去认为的病毒,而是一种更简单的不含蛋白质的RNA,称为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类病毒(PSTV)。以后,又陆续发现柑橘裂皮病、菊花矮化病、黄瓜白果病、菊花退绿斑驳病、椰子死亡病、酒花矮化病、鳄梨日斑病等的病原也是类病毒。

类病毒具有不同于任何已知核酸的特殊结构。PSTV是由359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闭合环状RNA,分子中包括26个由碱基配对组成的双螺旋区和27个单链内环,呈棒状。它没有折叠的三级结构,其他类病毒的结构也相似。

类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后能进行复制。如果用 α-鹅膏蕈碱特异性地抑制细胞核内依赖于DNA的RNA多聚酶Ⅱ,可以阻止这种复制的进行。把多聚酶从番茄中提取出来,可在试管中以PSTV为模板复制出类病毒分子。由此可知,类病毒的复制需要寄主细胞内依赖于DNA的RNA多聚酶。类病毒侵染植物后,要经过很长的潜伏期,有时需几个月到几年才表现出植株矮化、节间缩短、枝叶向上、果实变形、坏死等症状(见图)。

大多数类病毒都很稳定,在田间容易通过农具和手传染,也可通过无性繁殖传染后代,有的还通过种子传染。获得无类病毒的播种材料是目前防治类病毒的主要方法。类病毒的研究不仅具有经济意义,在生命起源、分子结构与生物功能等理论研究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书目
  1. T.O.Diener, Viroid and Viroid Diseases, John Wiley & Sons,New York et al.,1979.

参考文章

  • 虾类病毒性疾病及防治方法水产/渔业
  • 鱼类病毒性出血病的复方中草药防治方法水产/渔业
  • 鱼类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的症状及防治方法水产/渔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120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