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ouqi yunyi
[外文]:migration of oil and gas
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内的移动。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流体,它们自生成时起就开始了运移,导致油气的聚集以至散失和油气藏的破坏。可以说油气的整个地质史就是它的运移史。
出露地表的各种油气显示是人类最早认识油气运移的直接证据。这些显示大多沿着一些可以作为流体运移的通道分布,如断层、裂隙、不整合面等,也有一些是从地层孔隙中渗出或是随地下水一起流出的。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油气大多聚集在储集岩层的局部有利地区,如背斜构造高部位或地层上倾端的各种圈闭之中。在圈闭中油气一般按比重分异,气在上部、油居中间、水在下部。在油气开采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油气从地层中流到油气井中,也可以看到同一油气藏内相距一定距离的井,在生产过程中产量互有干扰的现象。这些事实都证明油气在储集岩层中必定有一个运移和聚集的过程。此外,根据油气的有机成因学说,油气主要生成于富含有机质的细粒岩石中,而大部分储集在孔隙性、渗透性比较好的岩石中(见储集层)。这样油气从生油岩的分散状态到储集岩圈闭中的聚集状态,其间也必定有一个运移的过程。特别是那些储集在具有裂隙或次生孔隙的岩浆岩和变质岩中的油气,更是油气运移的有力证据。
通常把运移作用划分成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油气由生油气层到储集层中的运移,称为初次运移(见油气初次运移);第二阶段是油气进入储集层以后的一切运移,称为二次运移(见油气二次运移)。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两个阶段如图所示。
油气运移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运移机制,包括运移的相态、动力、通道、距离、时期,以及排烃量和聚集量的计算。油气运移是石油地质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在评价区域含油气远景和实际勘探工作中必需研究的课题。油气运移的研究难度很大。首先,人们对这种在地质历史时期发生的现象不能直接地进行观察,也很难在地下发现油气运移的踪迹;其次,油气发生运移是地壳内各种营力(包括地质、化学、物理各方面)相互作用结果,问题非常复杂。
- 参考书目
- 李明诚编著:《石油与天然气运移》,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1987。
- B.P.蒂索、D.H.威尔特著,郝石生等译:《石油形成和分布》,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1982。(B.P.Tissot,D. H. Welte, Petroleum Formation and Occurrence,Springer- 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New York,197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