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ailali’ang
[外文]:Sierra Leone
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国家。陆邻几内亚与利比里亚。面积72326平方公里,人口360万(1984)。全国分3省和1个地区,首都弗里敦。
自然条件地处福塔贾隆高原西南坡,地势由东而西成阶梯状下降。海拔 15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国土一半,300~600米的高原占 1/4以上。一条北北西—南南东向断裂陡坡纵贯境内,分全境为东、西两大地貌单元,也是降水、植被等的重要界线。陡坡以东为福塔贾隆高原南延部分,海拔150~600米,由古老的结晶岩组成。高原上分布一系列蚀余山体,如东部的廷吉山一般海拔660~780米,高峰达1500米,峰顶平坦宽阔,具古高原特征;中部的洛马山一般海拔不足 500米,宾蒂马尼峰达1948米,是全国最高峰。 陡坡以西为北宽(130公里)南窄(48公里)的波状平原,海拔由东而西自150米降至76米,雨季时局部洪水泛滥,形成沼泽,当地通称“博利兰”。平原往西为平均宽32公里的沿海沼泽带,地势低洼,海拔15米以下,红树林广布,与内陆季节性沼泽同为水稻生产基地。向大西洋突出的塞拉利昂半岛,宽16公里,西延40公里,火山岩山地丘陵直逼海岸。全国海岸线总长341公里,沿线河口、潟湖、三角洲、海湾交错,外侧岛屿以歇尔布罗岛最大(长45公里,宽15公里)。岛南海岸平直,岛北为岩岸,曲折多港湾。境内水网稠密,多数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注入大西洋,流短水急,河系不甚发育,有琼河(441公里)、塞瓦河、卡巴河、科伦泰河、罗克尔河等。罗克尔、塞瓦等河自东部高原泻入平原时,比降直下,其他诸河因近代地壳上升,下游深切,多瀑布、急流,其中塞瓦河瀑布雨季时落差达30米。各河水力蕴藏丰富,但乏航运价值。赤道季风气候,高温、高湿、多暴雨。各地年平均气温26~27℃,月平均最高气温(3或4月)沿海30~34℃,内陆33~37℃。年降水量1700~4000毫米,自北向南和自东向西增加,年变率不大;80%~90%集中于西南季风盛行的雨季(5~10月),致使河水暴涨,且不利于谷类作物生长。多数地区旱季(11~4月)各月降水量不足50毫米,需依靠水利工程调节径流,解决城镇用水问题。原广布于全境的森林已遭严重破坏,现林地面积仅占国土4%,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山区。主要植被是稀树草原和次生灌木林。
居民和发展简史非洲人口稠密国家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50人(1984)。首都所在的西方地区、北方省的坎比亚、马克尼,东方省的凯拉洪、凯内马、塞法杜,以及南方省的博城等地区,因采矿、运输和经济作物种植业较发达,多城镇,每平方公里达75~250人以上。城市人口比重25%(1981)。弗里敦、博城、凯内马、马克尼、隆萨为主要城镇,多分布于铁路沿线,兴起于殖民者入侵和铁路修建以后。居民中曼德族和杰姆涅族合占人口60%以上,前者居住于弗里敦—彭登布铁路以南,从事农业;后者在公元16世纪时从尼日尔河上游迁入,居住于铁路以北和西部平原,擅长种稻。其余为林巴、富尔贝(富拉尼)人和由英美移入的“自由”黑人后裔克里奥尔人等。克里奥尔语通用于全国。英语为官方语言。居民75%信奉伊斯兰教。16世纪中叶至18世纪,曼德族和杰姆涅族曾先后在沿海地区建立王朝,其中杰姆涅族的法拉玛·塔米王朝管辖范围曾扩及几内亚边境。1462年起葡萄牙殖民者首先在沿海掠夺黄金、象牙、香料等,后荷、法、英殖民势力接踵而至。16世纪后半叶至18世纪中叶成为各殖民者角逐和贩运奴隶场所,迄今沿海各岛仍保留有奴隶市场遗址。1787~1792年英殖民者于弗里敦安置释放奴隶,建立殖民据点。1896年全境沦为英殖民地。1961年4月27日独立。1971年4月19日改国名为塞拉利昂共和国。
经济地理农业、采矿和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32%(1982),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3/4。国土的24%为可耕地,仅11%已耕垦,沼泽地区存在大量荒地。耕作业中谷物与经济作物并重。稻谷占谷物总面积的90%以上,与薯类同为居民主粮;玉米、高粱、小米次之。水稻占种稻面积1/5,杰姆涅人1880年首先开垦沿海红树林沼泽种植,20世纪40年代后向内地传播,现以科伦泰、卡巴各河三角洲红树林沼泽和塞瓦、万杰诸河洪泛沼泽最为集中。由于实行机耕和育植插秧,大面积平均单产每公顷1.4~1.6吨。旱稻遍植于丘陵坡地,以北部最多,采用灌丛轮种耕作制与玉米、粟类混作,平均单产每公顷约1吨。粮食生产与矿区和城镇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每年需要进口。经济作物以油棕、纤维棕榈、咖啡、可可、生姜、花生等为主,在出口贸易中占重要地位。油棕和纤维棕榈处于野生状态,前者分布于科伦泰、卡巴、莫阿、塞瓦各河流域和西南沿海,产量在非洲次于尼日利亚、扎伊尔、贝宁等国;后者集中产于西南沿海,歇尔布罗岛产品质优,著称于国际市场。生姜分布于铁路沿线,与印度、尼日利亚、牙买加同为世界 4大生姜出口国。畜牧业以养牛为主,主要为城镇和矿区提供肉类,大部由北部热带草原带富尔贝人经营。北部沿海大陆架是主要鱼产区,邦加、沙丁、金q等各类鱼年捕获量3~6万吨,其中半数经熏晒出口。
工矿业以采矿为主。高原山地蕴藏金刚石、铁、铝土、金红石、铬、铂、金、锡等矿,主要开采金刚石、铁、铝土和金红石等矿。20世纪70年代后金刚石独占出口总值60%以上,年产量居非洲各国前列,主要矿区在东方省的延盖马、塞法杜附近和凯内马以东马洛河流域;产品70%用于制作装饰品,向以产大颗粒金刚石著称。铁矿储量1.9亿吨,主要矿区在罗克尔河中上游的马兰帕和通科利利地区。铝土矿开采区在琼河两岸山丘。金红石分布在南方省邦特地区,该矿系世界最大红金石矿之一(储量3000万吨),1979年因缺少市场而停止开采。森林采伐与木材加工主要分布于东部和凯内马;炼油、化工、食品等大部集中于弗里敦东郊工业区。多为中小型企业。
国内运输主要依靠公路,除东北部山区和西南沿海沼泽外,各地大都通车。公路网以弗里敦为中心,有弗里敦—马克尼 (252公里)、弗里敦—凯内马—彭登布—凯拉洪(470公里)等主要干线,可全年通车。全国公路总长7400多公里。建于1906~1911年的铁路线(弗里敦—彭登布,包亚—马克尼)因坡陡轨窄(762毫米),随公路的发展渐失竞争能力,已于1969~1972年陆续关闭,仅马兰帕—佩佩尔铁矿区专用线(80多公里)正常运行,可适应年出口250~300万吨铁矿砂需要。对外联系主要依靠海运,全由外轮经营。共有5个海港,其中弗里敦和佩佩尔两港可进出万吨海轮,与欧洲、北美有定期货轮往来,前者港湾优良,1980年吞吐量61.5万吨。各港输出以农、矿产品为主,金刚石、铁矿砂和棕仁是三大出口物资。进口纺织品、钢材、水泥、金属制品和粮食。英国、荷兰、日本、联邦德国和美国是主要贸易对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