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兰花介绍

关于兰花介绍,第1张

关于兰花介绍

[拼音]:lanhua

[外文]:orchid

兰科(Orchidaceae)植物的习称。 多数为宿根草本植物。兰科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科,约700属,共2万多种。分布广泛,而以南美洲和亚洲热带最多。中国约产166属1000多种,主产于台湾和南方各省。

兰花在世界各地区不同民族中有不同的概念,如在印度专指万带兰(Vanda);在印度尼西亚指蝴蝶兰(Pha-laenopsis);欧洲人则一向认为红门兰(Orchis)才是真正的兰花。 中国传统所称之兰花专指兰属(Cymbidium)中的少数地生兰,可以春兰为代表,花多在新春时节开放,散发阵阵幽香,被誉为“香祖”、“天下第一香”,并与竹、梅、菊合称“四君子”。为中国传统名花。多盆栽观赏,或在园林和庭院小环境中配植。

概况

中国栽兰自唐宋逐渐兴起,至宋代已相当普遍。宋人赵时庚的《金漳兰谱》(1233)是流传至今的最早一部兰花栽培著作。明代兰花品种不断增多。清代以后出现不少艺兰专著。1949年后,中国逐步开展了兰花的整理、引种、育种和栽培、繁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日本约在12~13世纪从中国引进兰花;1728年出现兰谱;19世纪后期艺兰之风渐盛,以后在杂交育种、栽培技术等方面也有成就。西方国家自1893年英国人R.A.罗尔夫创办《兰花评论》刊物以来,对兰花的研究进一步受到重视,出版有不少有关的刊物、文摘,并纷纷成立兰花协会。自1954年以来,国际兰花会议每3年举行一次大会。

形态

植株高矮差别很大,矮的不及 1厘米,少数蔓性茎可长达10余米。地下茎一般水平生长,具有与根菌共生的肉质根。热带附生兰具气生根,能攀附在树皮或枝杈上。直立生长的茎呈圆、扁平或三角形,有的膨大成假鳞茎。叶片线形或近椭圆形,革质或肉质。花单朵或多朵。花朵结构奇特,左右对称,外层有3萼片,第2层3枚花瓣,花瓣之一特化为唇瓣,其形态变化很大,并有美丽的斑纹。花粉通常粘合成块状,着生于蕊柱(雌雄蕊合生)的顶端或两侧,柱头突出或下陷,有粘液,利于昆虫传粉。蒴果。种子小而多。

分类

按较被普遍接受的分类方法,兰科植物可分为多蕊亚科和单蕊亚科。根据茎的生长形态又分2类:合轴类,每年生长新的假鳞茎,在假鳞茎上生长一定数量的叶片和花朵;单轴类,每年在直立的茎上能继续生长叶片和花朵。

园艺上通常将兰科植物分为3类:

(1)附生兰。生长于热带雨林的树杈、树皮或悬崖上,对湿度要求较高。花序一般下垂或倾斜,如石斛、万带兰等属。中国以外栽培的兰花多属此类。花大,色艳,多无香味。在中国一般称为“洋兰”。

(2)地生兰。也称陆生兰,生长于亚热带、温带林下坡地腐殖质土壤。花序直立。花较小,多有香味。对光、温、湿、土等生态因子要求较严。一般在原产地冬季进入休眠。栽培较普遍的是兰属的一些种类,其中有的能耐较低温度。

(3)腐生兰。生长在地下,无叶绿素,从腐烂的植物体吸取养料,如天麻。

中国常见栽培的兰科植物中,地生兰有杓兰、兜兰、白芨、贝母兰、独蒜兰、兰、虾脊兰、鹤顶兰等;附生兰有石斛、万带兰、指甲兰、蝶兰、火焰兰等。中国兰属的种数约占全世界(约40多种)的半数以上。其中最有名的是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见图)、蕙兰(C.faberi)、建兰(C.ensifolium)和墨兰(C.sinense)等。此外,中国还引进有附生兰如卡特兰、密尔顿兰、金蝶兰、金鱼兰等新品种。(见彩图)

繁殖

常用分株法。生长良好的兰类每隔2~3年可分株一次,通常春季进行。地生兰分株时,先去土,洗净,剪去腐根,再在假鳞茎间的分离处割开,置通风处阴干,即可栽植。若行盆栽,底部先加入小石粒或木炭,再加粗土,然后放入培养土。附生兰分株,也宜先修剪根系,再适当分开,用泥炭藓、蕨根、落叶等栽培材料包在根系之外,然后栽入漏空花盆或木框中。也可采用组织培养法繁殖。播种繁殖一般用于杂交育种,须经5~6年始花。

栽培管理

兰花类多属半阴性植物,栽培场地力求空敞通风,依傍水源。最忌强光直射,夏秋应置荫棚下,一般控制50%光照强度。但附生兰需光较多。地生兰要求土壤含有大量腐殖质,疏松而排水良好,中性或呈微酸性(pH5.5~7.0)。附生兰的栽培土以泥炭藓、蕨根加入少量落叶、小粒木炭或畜粪碎片为佳。一般地生兰要求相对湿度45~65%,附生兰在生长期间要求相对湿度达70~90%。基肥多用发酵畜粪碎片或豆饼屑;追肥多用稀释的有机液肥,或用颗粒状固体肥。在生长盛期,自初夏开始每月施肥约1~2次。冬季移入室内防寒。兰室温度地生兰一般白天可控制在15℃左右,晚间10℃。其中春兰、蕙兰耐寒力较强,可放入低温温室,保持2~3℃。附生兰要求略高的室温,白天宜20℃左右,晚间保持10℃以上,并须提前防寒。光线宜充足,并注意通风。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绢病、炭疽病,以及介壳虫、红蜘蛛、蚜虫等。

参考文章

  • 蝴蝶兰花的栽培技术观赏园艺
  • 兰花养殖过程中需注意通风观赏园艺
  • 蝴蝶兰花的病害防治观赏园艺
  • 米兰花的病害防治观赏园艺
  • 米兰花的栽培技术观赏园艺
  • 米兰花的养殖方法观赏园艺
  • 木兰花的繁殖方式观赏园艺
  • 米兰花的生态习性观赏园艺
  • 米兰花的形态特征观赏园艺
  • 如何延长白玉兰花期观赏园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135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