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珍珠介绍

关于珍珠介绍,第1张

关于珍珠介绍

[拼音]:zhenzhu

[外文]:pearl

由贝类外套膜分泌的物质所形成的固体粒状物。古称真朱、真珠、蚌珠、珠子。宋代起始称珍珠。因稀少和形状、色泽招人喜爱而历来被作为名贵饰物。中国古代还常作为贡品和赏赐品。伊朗王室曾藏有一颗重达32克的珍珠。近代主要用以制作项链、手镯、戒指、耳环等工艺品。珍珠还可用作日用化妆品的原料。由于珍珠有镇心安神、养阴熄风、清热坠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等功用,也是许多特效中药不可缺少的成分。

沿革

《尚书·禹贡》载有大禹治水后淮河流域一带人民用淡水珍珠向帝王进贡的事。汉代开始在南海采集海产珍珠,至明代而极盛,如弘治12年(1499)产珍珠达 2.8万两之多。人工培育珍珠也以中国为最早。宋代《文昌杂录》叙述了利用假核的珍珠养殖法。南宋时有人用佛像的模子紧贴在褶纹冠蚌 (Cristaria plicata)贝壳里培育出有名的佛像珍珠。至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开始大量培育海水和淡水珍珠。

印度约在公元前1500年时已有关于珍珠的文字记录。希腊和意大利则在公元前 400年有用珍珠作装饰品的记载。1761年生物学家林奈培育出了有柄珍珠。以后,日本科学家于1893年利用马氏珠母贝获得半圆形附壳珍珠;1905年先后发明了以马氏珠母贝人工养殖正圆珍珠的技术,随后日本逐渐建立了珍珠养殖业。1935年日本开始培育淡水珍珠。

特性

珍珠含有90%以上的碳酸钙,以及镁、锰、磷、铅、铜等10多种元素,此外还有3~4%的有机物,主要是壳角蛋白、少量卟啉等色素及萤光物质。珍珠的光泽主要来自薄片状排列的碳酸钙霰石结晶。珍珠表面较软,易被其他坚硬物质划损。表面纹理可分为同心圆、旋涡、平行等条纹,不规则条纹或无条纹。表面纹理直接影响珍珠的光亮度,没有条纹或纹理不规则的珍珠,光泽较差。珍珠的颜色有玉白、银白、粉红、奶油、黄、蓝、紫红、绿、黑等色,以银白、粉红色为最多。不同的颜色与其所含的色素、元素成分有关,如粉红色珠比银白色珠含有较多的卟啉,金色珠含锰、钠、锌较多,奶油色珠含铜多,绿色珠含金属元素种类最少。珍珠的色泽还可因光源、背景、色彩、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显出五光十色,这是表面和内部条件对光的反射和干涉的结果。珍珠遇酸会受到腐蚀而失去光泽,不宜接触汗水。

珍珠的质量等级主要根据其形状、大小、颜色、光泽等确定。无核珍珠为圆形或近圆形,色泽纯正,鲜艳明亮,珠面细腻,显闪耀珠光者为优质珠;有核珍珠必须呈正圆形。珍珠按直径可划分为大珠( 8毫米以上)、中珠(6~8毫米)、小珠(5~6毫米)和细珠(2.6~5.0毫米),珠径越大、珠层越厚则等级越高。

成珠原理和产珠贝

在天然水域中,砂粒等异物擦破贝类的外套膜,刺激其外表皮,并陷进外套膜的结缔组织,形成珍珠囊并分泌珍珠质,逐渐沉积为天然珍珠。珍珠质的成分与贝壳内面的珍珠层相同。凡具有珍珠层的贝类均可生成珍珠;但能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珍珠的贝类主要为海产的鲍科(Haliotidae)、珍珠贝科 (Pteri-idae) 和淡水产的珍珠蚌科 (Margaritanidae) 及蚌科(Unionidae) 等的一些种。专产海产天然珍珠的主要贝类有马氏珠母贝、红海珠母贝(Pinctada erythrensis)、波斯珠母贝(P.persica)、顾氏珠母贝(P.cumingi)、马渣坦珠母贝 (P.majatlantica) 、桑给巴尔珠母贝 (P.zanzibarensis、锡兰珍珠贝Pteria vulgaris)等。天然海产珍珠特别著名,称东方珍珠。此外斯里兰卡附近的马纳尔湾和保克海峡、东非海岸和东南亚所产的珍珠也都很名贵。墨西哥湾和墨西哥的太平洋沿岸还产有非常珍贵的天然黑珍珠。中国则以广西合浦沿海所产的濂珠最为著名。专产淡水天然珍珠的主要贝类有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褶纹冠蚌和河珠蚌 (Unio margaritiferus)。它们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在美洲主要是密西西比河流域;在中国则以长江流域的蚌类资源最丰富;欧洲以联邦德国巴伐利亚一带出产天然淡水珍珠较有名。英国也有出产。

人工育珠

根据天然珍珠的形成原理,可用人工方法培育珍珠。人工培育的珍珠可分为有核、无核和像形珍珠3类。(见彩图)

有核珍珠

用手术在育珠母贝中植入圆形珠核和外套膜小片而形成的珍珠。中国用于培育海产有核珍珠的母贝除马氏珠母贝外,还有珠母贝(Pinctada margaritifera)、大珠母贝(P.maxima)和企鹅珍珠贝(Pteriapenguin)等。手术时将小片贝(同一种贝类的供体贝)的外套膜缘膜部剪下,清洗干净并切除边缘部分的色线后切成约 2毫米见方的小片。然后在手术台上,于预先开启壳口的育珠母贝(受体贝)的足基部开一刀,迅速把小片移植到育珠部位,并送进一颗珠核〔通常用背瘤丽蚌(Lamprotula leai)的贝壳磨制而成〕,同时送进小片外表皮紧贴于核表面。手术完毕后将母贝笼吊于海中养殖。小片细胞即可增殖,逐渐形成包围珠核的珍珠囊并分泌珍珠质,层复一层地在人工珠核上沉积形成有核珍珠。经3年培育后采收。一般每只母贝可产珍珠3粒。淡水河蚌也可生产有核珍珠,但须将植入小片的内表皮剔除。

无核珍珠

不用人工珠核,只插入细胞小片而得的珍珠。中国用于培育淡水无核珍珠的母贝有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手术方法是先切取小片贝外套膜,去掉边缘色线,取外表皮平放在玻璃板上洗清粘液,以正面(贴壳面)向上,并加修整,切成3~5毫米见方的小片。然后在手术台上开启育珠母蚌的贝壳,用拨鳃片把鳃、唇瓣拨置于内脏团上,拭净送片部位的污物,把小片送到育珠母蚌的外套膜结缔组织中,沿育珠母蚌外套膜向前端成行排列。另一侧外套膜施同样手术。手术完毕后即可送往养殖池放养。通常用串吊和笼养方式。2~3年后可收采珍珠。每只蚌可收珍珠 5~10克。正圆形珠稀少,一般为卵圆形和椭圆形。此外还可以使许多无核珍珠融连呈一定造形,称造形珍珠,如龙珠。用于培育这种珍珠的母贝通常是淡水产的大型个体蚌类。

像形珍珠

又称附壳珍珠。手术方法是将浮雕物放在育珠母蚌的贝壳和外套膜之间,使其附着在贝壳上,外套膜外表皮细胞分泌珠质沉积在浮雕表面,经1~2年的培育即成各种形象的附壳珍珠。中国现已能利用蚌类培育出各种大型像形珍珠(图1)。

采收和产销

天然珍珠的采收在古代多系裸潜海底寻取(图 2)。现代通常由两人成对潜水作业。收珠时将育珠母贝切断前后闭壳肌,打开双壳,用镊子或手直接摘取。人工养殖珍珠的采收通常在秋末冬初,即在育珠母贝分泌珍珠质机能大大减弱、珍珠基本上停止增重的季节进行。为提高育珠母贝的利用率,可用采珠的育珠母贝来制取外套膜小片或活体取珠(即不杀死母贝只用镊子取出珍珠),使珍珠囊能继续分泌珍珠质形成再生珍珠。刚取出的珍珠表面常有粘液和珍珠囊组织,要及时清洗,以免珠面出现白色薄膜、色泽变暗而影响质量。宜用清水洗涤擦干后用绒布打光,分级包装。

中国为世界上重要珍珠生产国之一,以产淡水珍珠为主。近年来还利用大珠母贝养殖珍珠。日本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珍珠生产国,以海产有核珍珠为主。日本不仅在国内广泛开展珍珠养殖,还与许多国家联合经营珍珠养殖生产。澳大利亚、菲律宾、缅甸、泰国等国主要利用大型珠母贝培育大型珍珠。在波利尼西亚的阿鲁都亚岛还专门进行黑珍珠的养殖。另外墨西哥、斯里兰卡、津巴布韦等也有珍珠生产。(见彩图)

中国、日本、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是珍珠输出国。日本的出口量最大,所产珍珠绝大部分销往国外,同时又从许多国家和地区进口珍珠,经过加工以后出口。珍珠进口国有美国、瑞士、法国、联邦德国、加拿大、印度、斯里兰卡、叙利亚、黎巴嫩等。国际市场以散珠、串珠和项链等商品进行交易,其中以串珠(将不同大小的珍珠或大小相同的珍珠串成长40~60厘米和90~ 120厘米的珠串)为最多。优质大型珍珠以颗论价,普通散珠以重量计价。

参考书目
  1. 小林新二郎、波部哲光著,熊大仁译:《珍珠的研究》,农业出版社,北京,1966。

参考文章

  • 《泪珠与珍珠》读后感3篇700、800字读后感作文
  • 定志珍珠丸药学
  • 定志珍珠粉丸药学
  • 紫珍珠的介绍观赏园艺
  • 珍珠吊兰的病害防治观赏园艺
  • 断线珍珠成语辞典
  • 二十五味珍珠丸药学
  • 甜樱桃优良新品种黑珍珠果树园艺
  • 珍珠泉泉群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 珍珠吊兰的繁殖方式观赏园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142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