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anyao
[外文]:yam
薯蓣科(Dioscoreaceae)薯蓣属(Dioscorea)缠绕藤本。又名薯蓣、白苕或大薯。该属植物全世界约有600个种,其中许多是有毒的。可供食用且栽培广泛的有:山药(D.opposita)、甜薯(D.esculenta)、参薯(D.alatα)、日本山药(D、japonica)、 白薯莨(D、hispida)、黄独(D、bulbifera)、圆山药(D. rotundata)、黄山药(D.cayenensis) 、三裂叶山药(D.trifida)等。原产亚洲、西非和南美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其中中国、日本和印度等是前 6个种的原产地。中国自古栽培。现上述地区均有分布。
形态和类型缠绕茎蔓呈紫绿色,细长达3米左右,有的种稍短,而圆山药在较好的栽培条件下可长达10米。多为单叶,互生或对生,具长叶柄,心脏形或三角状卵形。叶腋生铃状块茎,称为零余子(通称山药豆),是贮藏器官,可供食用或繁殖用。单性花,雌雄异株。蒴果。茎蔓生长3~4个月后地下部分开始膨大,一般每株着生1~3个块茎(见图),顶部着生粗壮的吸收根,呈水平方向伸长,上有须根。单株产量0.5~1.5千克。有的种则块茎更多而小。块茎表皮有赤褐、淡褐、黑褐或紫红等色;肉色白、淡黄或淡紫等。
中国栽培的山药有两个种:
(1)山药,又名家山药或简称山药。染色体数2n=140。原产中国。在中国中部和北部广泛栽培。河南怀山药、山东济宁米山药都是名贵地方品种。
(2)参薯,又名大薯、柱薯。染色体数2n=80。原产印度。中国福建、广东、台湾等省普遍栽培。茎蔓方形而有棱翼,易与普通山药区别。
山药依块茎形状又可分为3个类型,每类各有不同的品种:
(1)长形种。入土深,长达33~66厘米以至1米多,如福建雪薯、 广州鹤颈薯、 广西苍梧大薯、台湾白长薯、山东及贵州的长山药等。
(2)扁形种。入土较浅,基部宽扁,有多数纵褶,如江西、湖南、四川的脚板薯、浙江的瑞安红薯、广东的葵薯等。
(3)块状种。常呈短圆形或不规则的团块状,如浙江的黄岩山药,福建的观音薯和广州白薯等。
栽培山药要求温暖潮湿气候,气温低于20℃生长不良,并不耐霜冻。块茎15℃左右开始发芽,土温20~24℃时生长最快。要求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肥沃的砂土或壤土,但对粘土也能适应。长形种的块茎无论何部都能生不定芽,可横切数段作种。其顶部因已形成一个休眠芽,用来繁殖时生长势较旺,产量较高,故一般都用顶部一段做种,称为山药“栽子”。块状种则仅顶部能发芽,分切时应纵切使各块上都带有顶部。如用零余子繁殖,须先培育1~2年成为较大薯块后再作种,才能获大薯。广州淮山薯则可用零余子直播而于当年收大薯。一般在晚霜后土温升高时播种,也可催芽或育苗后移栽。土地经深耕后作成高畦或垄,进行支架栽培。需肥较多,宜氮、磷、钾(12:12:18)配合使用。蔓叶生长盛期,块茎生长也最快,需施一次重肥。及早摘除侧枝及不需要的零余子有利块茎膨大。在冬季无冰冻地区,块茎可留土中随时采收。降霜前采收种薯。
用途山药含碳水化合物14~19%,有的种含量可达30~40%,蛋白质的含量约为1.5~2%,有的种可达4~8%,其中的粘质物食用时别具风味。在中国为大众化滋补品,中医学上以干制品入药,功能健脾、壮阳。西非一些国家或地区以山药为主食。有的种块茎带苦味,经煮熟或烧烤方可消除。
参考文章
- 含有黄山药的处方中医中药
- 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药学
- 怎样挑选山药生活知识
- 牛皮癣患者常吃山药有好处皮肤科与传染
- 山药爽口,白癜风患者能否食用呢?皮肤科与传染
- 牛皮癣患者的黄金食物-山药皮肤科与传染
- 特有品种鸡皮糙山药的高产种植模式鸡
- 山药对牛皮癣患者的益处皮肤科与传染
- 山药治银屑病皮肤科与传染
- 山药过敏该怎么办皮肤科与传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