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荔枝果蛀虫介绍

关于荔枝果蛀虫介绍,第1张

关于荔枝果蛀虫介绍

[拼音]:lizhiguozhuchong

[外文]:litchi fruit borer

昆虫纲鳞翅目 (Lepidoptera)。果树害虫。蛀食荔枝、龙眼果实。 主要种类有细蛾科的爻纹细蛾(Cono-pomorpha sinensis)、小卷蛾科的黑点褐卷蛾(Cryp-tophlebia ombrodelta)、卷蛾科的褐带长卷蛾(Homo-na coffearia)以及灰蝶科的荔枝灰蝶(Deudorix epi-jarbas)。分布中国南方以及东南亚其他国家。褐带长卷蛾等也是柑橘的重要害虫(见柑橘卷叶蛾)。

爻纹细蛾

又名爻纹蛾。成虫灰黑色,体长4~5毫米,翅展9~11毫米,前翅有两度曲折的白色条纹,静止时两前翅白纹相接呈“爻”字纹。卵扁圆形,外被透明薄膜。幼虫体长约9毫米,乳白色,腹足4对。蛹淡黄色。一年发生6~10代,以幼虫在荔枝、龙眼花梗中越冬。通常5月开始为害幼果,卵散产于果实基部果皮裂陷处或果蒂上,外被胶质物。初孵幼虫直接钻入果实蛀害果核基部及果皮内层,导致落果。蛀害成熟期果实的幼虫,在果蒂与果核之间食害,果蒂内外充斥粉末虫粪,果实品质降低。老熟幼虫迁至叶片上作茧化蛹。在果季以外时期,幼虫潜入嫩叶主脉内食害,或钻蛀幼嫩枝梗,造成叶、梗枯干。

黑点褐卷蛾

又名荔枝异形小卷蛾、荔枝小卷蛾。成虫深褐色,体长6.5~7.5毫米,翅展16~23毫米,雌蛾前翅后缘有1个三角形的黑色斑纹;雄蛾前翅后缘具深褐色纵带。幼虫背面粉红色,毛片灰色,腹足5对。分布于中国华北、华南和台湾以及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一年发生数代。 5月间常有大量幼虫为害早熟种荔枝,蛀入果中食害果核。蛀孔外有小颗粒状褐色虫粪。被害果腐烂或脱落。老熟幼虫留在蛀果内、或离果到其他场所作茧化蛹。幼虫也能蛀蚀幼嫩枝梗。除为害荔枝外,8、9月也为害核桃果实。

荔枝灰蝶

雄蝶体长约12毫米,翅展约26毫米,前翅边缘黑褐色,中部红色,后翅大部分红色。雌蝶较雄蝶略大,灰褐色。幼虫略扁,淡黄色。一年发生3~4代,以幼虫在树干洞穴或裂缝内越冬。5月开始发生为害,成虫昼出性。幼虫蛀食果核,夜间转果为害。被害果常不脱落,果面有较大的蛀孔。老熟幼虫脱果转移到树干裂缝等处化蛹。

防治方法

冬季结合修剪控制虫源,果季拾毁落果除虫。新叶、花穗抽发期和幼果期,结合疏花疏果,捕杀剔除害虫。 5月发生初期,根据虫情在花期过后喷布敌百虫、杀螟松、杀虫脒或杀虫双。在卷叶蛾产卵期内,释放赤眼蜂控制卷叶蛾类果蛀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154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