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珍贵稀有植物的保护?

什么是珍贵稀有植物的保护?,第1张

什么是珍贵稀有植物的保护?

[拼音]:zhengui xiyou zhiwu de baohu

[外文]:conservation of rare plants

在经济、科学、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现存数量稀少的植物种类,称为珍贵稀有植物。对珍贵稀有植物的保护,是自然保护的重要内容。

状况

多年以来,许多珍贵植物的数量在迅速减少,成为稀有种,有的甚至已经灭绝。据统计,世界上大约有20000~25000种高等植物已濒临灭绝,占高等植物种类总数的10%左右。美国有高等植物约 20000种(包括变种),据1975年统计,濒危植物种类为761种,受威胁种类为1238种,已灭绝种类为100种,共计2099种,超过美国境内植物种类总数的10%。美国夏威夷群岛的濒危种类、受威胁种类和已灭绝种类合计已占全岛植物种类总数的49.4%。中国是植物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而且还保存有许多从地质年代残存下来、被誉为“活化石”的古老树种,如银杏(Ginkgo biloba)、银杉(Cathaуaargуrophуlla)、水杉 (metasequoia glуptostroboi-des)、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香果树(Emmenop-terуs henrуi)、领春木 (Euptelea pleiospermum)、鹅掌楸 (Liriodenolron chinense )、秃杉 (Taiwaniaflousiana)等。但它们的天然分布范围比较狭窄,有的残存的株数也不多,而且已经受到严重威胁。被称为古老树种“避难所”的湖北神农架,残存的珍贵稀有树种面临全部灭绝的危险。在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联合公布了《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给予应有的重视和采取有效的措施。

珍贵稀有植物分类

处在濒危状态的植物一般分为下列几类:

(1)绝灭种:在其分布区域内已经找不到天然生长的植株;在某些区域内,由于环境的急剧改变,许多适应能力较弱的植物不能生存而绝迹。但是要弄清楚哪些植物在整个分布区内已经灭绝,还需要开展较深入的调查研究。

(2)濒危种:处在灭绝危险中的植物,它的数量可能已经减少到快要灭绝的临界水平,或者它的最适生境发生巨大变化已不适宜生长。

(3)衰落种:目前还未处在濒危状态,但其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种群已处于衰落状态,发育不完整,成熟的植株或幼株在减少。如果不利于这种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因素继续存在,则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濒危种。

(4)罕见种:分布区比较狭窄或者分布范围虽广但数量比较稀少而所需生态环境又比较特殊的种类。这类植物虽然还没有处于濒危种或衰落种的状态,但是只要其分布区域发生对它们生长和繁殖不利的因素,就很容易成为衰落种或濒危种,而且比较难于补救。

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地区可能属于不同的类型,或者可能同时属于几种类型,而且在不同的时间内,由于情况发生变化,也可能从某一类型变为另一类型。因此有些植物容易确定属于哪一类型,有些植物就难于确定。

珍贵稀有植物濒危的原因

当前大量植物灭绝或者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一方面是由于它们的生活能力差,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在生存竞争中被自然淘汰,但更主要的是由于人类各种活动的侵害。例如,大面积的森林采伐和毁林开荒,草地的过度放牧和垦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资源植物的过度采收利用以及旅游的影响等,常常给植物带来毁灭性的威胁。其他如病虫害的蔓延、灾难性的环境变化和缺少传粉媒介等,也是引起某些植物濒危的重要原因。植物灭绝的原因是复杂的,这还与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学和群落学特征、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抵抗外来影响的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保护措施

对珍贵稀有植物的保护应进行下列工作:

(1)深入开展对植物区系和植被的研究,编制濒危的珍贵稀有植物名录,研究其分布区、生物生态学、种群和群落学特性及其生境特点。在此基础上,查明引起它们濒危的具体原因,制定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2)在不同自然地带各生物地理省范围内,根据遗传基因库的要求,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一些珍贵稀有植物,可在其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建立相应的保护区。必要时还应采取措施,促进其天然更新,或用人工更新的方法,恢复其自然生长。

(3)有关植物园和苗圃引种栽培所在区域内的珍贵稀有植物,开展实验生物生态学、遗传生态学以及引种栽培方法的研究,普及宣传保护珍贵稀有植物的作用和意义。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已灭绝或濒临灭绝的珍贵稀有植物,在原产地重新种植,以恢复其天然分布和自然繁衍。

(4)为经济价值高、需用量大的珍贵稀有植物建立栽培基地。

(5)拍摄有关珍贵稀有植物的电影,出版珍贵稀有植物的宣传画片和画册,发动广大群众参加保护工作。







参考书目
    G.Lucas and H. Synge,The IUCN Plant Red DataBook,1978.W.Hartley & J.Leigh,Australian Plants at Risk,Occasional Paper NO.3,1979.J.Leigh and R. Boden,Australian Flora in the Endangered Species,Convension-CITES,1979.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233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