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angai shiyan
[外文]:irrigation experiment
研究灌溉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间的关系,以及研究灌水技术的科学试验。
分类主要有灌溉作物需水规律、灌溉制度、灌水技术以及灌溉效益等试验,用以指导农田灌溉实践,并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灌溉管理以及灌溉经济效益分析等提供基本依据。
作物需水量试验测定不同条件下农田的蒸发蒸腾量和稻田渗漏量,并观测有关的气象因素、作物生长发育及土壤性状,分析、确定各因素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和需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计算方法。蒸发蒸腾量用设置于田间试验小区中的蒸渗器测定。用称重法或传感器测出一定时段内蒸渗器的总重量下降值,即为该时段内蒸发蒸腾量。或者,测定蒸渗器中土壤含水率下降值,计算出蒸发蒸腾量。对于水稻,同时测定试验小区水层深度下降值,以此减去蒸渗器中所测得的蒸发蒸腾量,即得渗漏量。
灌溉制度试验试验研究不同灌溉制度和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土壤性状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探求适宜的土壤含水率、土壤水分吸力、田面水层控制标准和不同气象条件、不同灌水技术时的灌溉制度。
灌水技术试验针对一定的作物与土壤、地形、气候等条件,试验研究不同灌水技术(地面灌溉、喷灌、滴灌、微灌、地下灌溉等)的增产、节水效果以及与各种灌水技术相适应的灌水技术要素(如田面坡度、沟畦长度、灌水定额、放水时间、流量或强度等)的合理组合。
灌溉效益试验试验研究作物灌溉与不灌溉,或农田不同缺水程度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造成的影响,借以分析、计算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灌溉增产效益。
试验方法灌溉试验均可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法。此法将试验田划分为若干小区,各小区内作物的品种、种植密度、耕作及其他农业措施和田间管理均相同,只是针对不同的试验目的,把探求的因素划分成不同的水平,设计成若干个对比处理(每个处理需有三次以上重复)。按对比试验探求因素的多少,分为单因素(单因子)试验和多因素(多因子)试验。前者比较简单,结果易于分析,但不便了解几个因素间的关系。后者则较复杂,试验规模较大,常需通过选用代表性的方案作为处理,以提高试验效率。对于灌溉制度和灌溉效益试验,需要观测土壤实际含水率、土壤水分吸力或田面水层深度、灌溉制度以及作物生长发育性状、产量、土壤性状等。对于灌水技术试验,需观测灌水均匀性、田间水的利用率、灌水效率和作物产量等。将这些观测成果按处理分别统计,进行各处理之间的比较,从而探明农田水分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系、灌溉增产效益、各种作物不同水文年度的适宜灌溉制度,以及相应的灌水技术。对于灌溉效益试验,还可辅以测筒或测坑试验。
发展概况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主要于20世纪初开始进行系统的灌溉试验。中国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南方水稻区开始进行灌溉试验;50年代后,在全国各地,比较系统地针对主要农作物开展了试验;至80年代,已有试验站、点400多处,积累了大量实测资料及分析成果,对水利建设及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今后国内外发展趋势是试验仪器及设备现代化,分析系统化和理论化,成果更注重实用,并将着重研究在水源不足条件下的节水灌溉问题等。
- 参考书目
- 南京农学院主编:《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农业出版社,北京,1979。马文·E.詹森编,熊运章、林性粹译:《耗水量与灌溉需水量》,农业出版社,北京,1982。(M.E.Jensen,ed,Consumptive Use of water and Irrigation water Requirements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New York,1973.)A.Aboukhaled,Lysimeters,FAO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s,No.39,Rome,198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