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eiguan
[外文]:micro-irrigation
微量灌水技术。一般指用微量灌水定额在作物根部附近进行局部灌溉的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微喷灌也可在作物顶部进行全面灌溉,称为雾灌。
各种微灌技术措施的共同特点是用塑料(或金属)低压管道,把流量很小的灌溉水送到作物附近,再通过体积很小的塑料(或金属)滴头或微喷头,把水滴在或喷洒在作物根区,或在作物顶部形成雨雾,也有通过较细的塑料管把水直接注入根部附近土壤。这类灌水方法与地面灌溉和喷灌比较,灌水的流量小,持续时间长,间隔时间短,土壤湿度变幅小。根据许多国家试验结果,微灌比喷灌可省水30%左右,比地面灌可省水75%左右。微灌采用的工作压力一般为50~150kPa,能量消耗较小。由于微灌可以使作物根区土壤始终处于有利于作物生长的水分状况,一般均可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微灌还可以使土壤经常保持较高的含水量,所以还能用地面灌溉和喷灌不能使用的矿化度较高的水进行灌溉。雾灌除具有补充土壤水分作用外,还有提高空气湿度、降温、防霜冻等调节小气候的作用。
用透水管进行滴灌试验,开始于20世纪20~30年代。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滴灌技术得到较大规模的采用,但由于堵塞问题成为进一步发展滴灌的最大障碍。滴灌对水质的要求很高,80年代初开始在滴灌管道上装上微喷头,形成微喷灌,减轻了堵塞问题。涌泉灌是将微灌系统上的微喷头或滴头去掉,代以一截短管,直接从管口涌水,对果树等进行局部灌溉,虽流量比微灌或滴灌要大,但能有效地防止堵塞问题。到80年代中期,全世界微灌面积虽仅有42万公顷,但已广泛用于灌溉果树、蔬菜、花卉、葡萄等作物,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还专门设立了微灌工作组。
微灌系统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道系统和滴头或微喷头等部分组成。首部枢纽一般包括泵站(或压力水池)、过滤设备、肥料和化学药剂注入设备、控制器、压力调节器、阀门和量测装置等。因滴头流道孔径一般为0.5mm左右,微喷头出口孔径一般为1mm左右,故微喷对水质过滤的要求相对较低。输配水系统通常由总干管、干管、支管、毛管等四级或三级组成,支管和毛管普遍采用塑料管。
由于微灌每亩灌水定额可控制在5m3左右,节水效果极其显著,虽然其技术的成熟程度尚不如喷灌,但已成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节水灌溉方法。
参考文章
- 使用微灌设施注意事项农业工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