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影像转移感光材料?

什么是影像转移感光材料?,第1张

什么是影像转移感光材料?

[拼音]:yingxiang zhuanyi ganguang cailiao

[外文]:image-transfer photographic material

通过银影像转移或染料影像转移而直接获得黑白或彩色正像的卤化银感光材料。影像转移法即通常所指的扩散转移法。早期的银影像转移法多用于文件复制,1947年美国波拉罗伊德公司的创始人E.H.兰德发明了一步成像,使银影像转移法在摄影界获得广泛应用,影像转移感光材料成为一类独具特色的银盐感光材料。现在生产彩色一步成像材料和照相机的公司有波拉罗伊德公司和富士照相胶片公司。

银影像转移法

将曝光的卤化银乳剂用一种含有卤化银溶解剂(如海波,即硫代硫酸钠)的药液冲洗,并同时使之与另一特制的非光敏涂层相接触(图a),在曝光的感光层显出负像的同时,卤化银溶解剂即与未曝光的卤化银络合而使后者溶解(图b),并扩散转移到与之相接触的非光敏层(图c),转移过去的卤化银即在此层内显影生成正像(图d)。




染料影像转移法

工业上采用两种不同原理。

(1)采用染料-显影剂的一次彩色成像法。采用负性卤化银乳剂和具有溶解性的染料-显影剂。此种染料-显影剂可以扩散转移到上层,但在曝光部位因参与显影反应而转变为不溶性的,不能再扩散转移。利用这一差别便可在接受层中获得彩色影像。此原理为波拉 SX-70型彩色一次成像材料所采用(见彩图),在黑色片基上涂有两组涂层,一组是影像接受部分,另一组是影像形成部分,在两组涂层之间有一个含加工药液(主要为碱液)的小包。拍摄时光线从涂层上部进入。当胶片在相机内移动时,药液从小包内被挤出,均匀地分布于乳剂层;曝光部位的乳剂即被显影,并使相应的染料-显影剂转变为不溶性而固定在原处,未曝光部位的染料-显影剂仍为可溶性的,即转移到影像接受层,并在接受层中固定下来而成为彩色影像。

(2)采用染料释放剂的一次彩色成像法。采用直接正像卤化银乳剂和染料释放剂。直接正像乳剂与普通的负性乳剂不同,它的曝光部位不能显影,而未曝光部位却可以显影,故能直接生成正像。染料释放剂是一类磺酰胺吲哚酚染料,它在被氧化时释放出可以扩散的染料(见彩图)。在透明片基上涂有两组涂层,一组为影像接受部分,另一组为影像形成部分,两组涂层之间有碱性药液小包。拍摄时光线从片基背面入射,曝光部位不起显影作用,染料未被释放,故仍固定在原来位置;未曝光部位发生显影作用,染料被释放,扩散转移到上层并固定在影像接受层而成为彩色影像。现此法已停止生产和销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247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