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氯乙烯污染与肝血管肉瘤?

什么是氯乙烯污染与肝血管肉瘤?,第1张

什么是氯乙烯污染与肝血管肉瘤?

[拼音]:lüyixi wuran yu ganxueguan rouliu

[外文]:vinyl chloride pollution and angiosarcoma

氯乙烯是环境致癌物,可以诱发肝血管肉瘤。氯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氯乙烯。全世界的氯乙烯产量增长很快。1975年世界总产量已达1 000万吨。据美国推算,氯乙烯的漏失率为3~6.3%。因此,氯乙烯污染已不限于生产车间,还扩散到周围居民区。

致癌性

1970年发现氯乙烯有致癌作用。1974年C.马尔托尼等首先报道氯乙烯能诱发大鼠肝血管肉瘤。他们让大鼠吸入氯乙烯,每天4小时,每周5天,共52周,在吸入 250、500、2 500、6 000和10 000ppm的 5个浓度组中,大鼠肿瘤发生数和浓度之间存在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实验组存活130周的349只大鼠中,有45只被诱发出肝血管肉瘤。直到1977年2月,世界各国的氯乙烯聚合业的工人中共观察到肝血管肉瘤56例, 其中美国有21例,潜伏期平均为20年。肝血管肉瘤在一般居民中比较罕见;氯乙烯聚合工人患肝血管肉瘤的相对危险性按标准化死亡比计算,约为一般居民的400倍。在中国氯乙烯聚合作业的工人中,患肝肿大症的多,患肝血管肉瘤的尚未发现。

致癌机理

有人根据致突变试验提出,氯乙烯的致癌作用是其中间代谢产物氯乙烯氧化物和氯乙醛引起的。这是因为氯乙烯氧化物和氯乙醛能与核酸腺苷发生反应,具有强致突变作用。另外,也可经肝混合功能氧化酶等作用转化为一氯醋酸随尿排出,而起到解毒作用。在人群染色体检查中,接触氯乙烯的人,淋巴细胞染色体断裂数显著高于对照人群。据调查,氯乙烯聚合作业工人的妻子的死胎率和畸胎率均高于对照人群。氯乙烯对后代的影响及其致癌作用机理还要进一步研究。

预防

自发现氯乙烯可诱发肝血管肉瘤后,美国于1974年10月将车间工人 8小时接触氯乙烯的容许标准从50ppm 改为1ppm。氯乙烯的无作用浓度的确定以及有效的医学监测方法仍要继续研究。在生产上特别要注意防止渗漏和事故性排放。

参考书目
    WHO,IARC Monographs on the evaluation of Carcinogenic Risk of Chemicals to Man, Vol.7,IARC,Lyon,France,1974.U.S.Public Health Service,First Annual Report on Carcinogens, July 1980,Vol.1,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Washington,D.C.,198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293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