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城市防洪?

什么是城市防洪?,第1张

什么是城市防洪?

[拼音]:chengshi fanghong

[外文]:flood protection of city

城市人口密集,财富密度大,是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和工商业集中地。世界上著名的城市多滨临河流、海、湖或依山傍水修建,都受到不同类型洪水威胁。沿河流兴建的城市,主要受河流洪水威胁。滨临湖泊的城市受吞吐流及风力影响产生的风生流等江湖洪水威胁。临海或河口的城市受海岸洪水、河口洪水等的威胁。依山傍水的城市除受河流洪水威胁外,还受山洪或泥石流威胁。平原圩区的城市除河、湖洪水外,还受市区暴雨涝水,或洪涝遭遇的威胁。城市防洪的特点,一般是防护范围较小,防洪标准高,与航运、城建及其他经济部门关系密切,城市洪灾会造成巨大损失,影响深远。因此,城市历来是防洪的重要对象。城市防洪是流域防洪的重要组成部分。

沿革

城市防洪发展较早。在洪泛区的城墙往往具有防敌、防洪的双重作用。中国约在公元前21世纪就有建城的记载。1955年在黄河下游的郑州发现规模宏大的商代城墙(见图)。城周长7.1km,残存城壁最高约9m,城墙基宽36m,墙体用土分层筑成。古代中国较为普遍的砖石城墙,如北京城、南京城等都具有防敌、防洪的双重作用。淮河右岸寿县浆砌城墙至今仍起着防洪作用。在平原圩区内,有的城市往往另建有砖石城墙。古巴比伦、埃及也是建城堤防洪最早的国家。海堤防护城市在荷兰有悠久的历史(见荷兰海堤)。利用水库为城市防洪较早、较完善的是美国代顿市。1917~1923年在迈阿密河修了5座滞洪水库,其中四座在代顿市的上游,控制流域面积97.7%,总库容9.1亿m3,防洪效果良好。20世纪利用分蓄洪工程提高城市防洪标准得到发展。




城市洪灾

世界各国城市洪灾记载较多,种类也较多。中国河南开封市因黄河多次决口,曾6次被淹。武汉市在1870年、1931年被淹。上海市在1949年7月遭强台风增水大部分被淹。银川市在1955年、1961年、1970年因山洪带来较大灾害。陕西安康城在1983年因汉江上游洪水漫城造成重大损失。在美国,1844年圣路易斯市被密西西比河洪水所淹。雷克斯堡和休格两城在1976年6月5日因爱达荷州斯内克河支流的蒂顿坝溃决被摧毁。芝加哥城在1885年一次降雨150mm,全市被淹。英国伦敦市在1953年2月因大西洋暴风,海水从泰晤士河口涌入,漫过堤防淹及市区,数以万计的人无家可归。1883年9月27日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引起海啸,浪高达30m,印度尼西亚的马拉克市被摧毁。

现状

城市防洪在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在经济发达国家更是如此。城市防洪规划较为普遍地纳入流域整体防洪规划。城市防洪标准:欧洲、北美洲、日本多为防御100~500年一遇洪水。个别的达1000年一遇。总的途径是采取综合措施:

(1)用堤防直接保护城市;

(2)条件许可时,在所在流域的河流上游修建山谷水库或水库群承担城市的防洪任务;

(3)在城市附近利用分滞洪区分滞洪水;

(4)建立预报警报系统等措施。1949年以来,中国对城市防洪作了大量工作。如北京市洪水主要来自永定河。1954年在该河建成官厅水库;三家店以下左堤曾四次加固;延长芦沟桥以上左右堤等;芦沟桥以下修堤、整险、建闸和建小清河分洪工程等。这些措施使北京市可防10000年一遇洪水。天津市主要受海河洪水威胁,17世纪以来8次被淹。由于对1963年洪水采取重点保护,天津市未受淹。以后经过治理,海河南系可防1963年洪水,北系可防1939年洪水。上海市洪水主要有江洪、风暴潮和城区洪涝。1956年开始修建黄浦江、苏州河两岸防洪墙,1962年后进行了两次加固,至1984年全市防洪墙总长 186km,大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武汉市主要受长江和汉江洪水威胁。1954年前,武汉市堤防仅防御1931年最高洪水位,约为10年一遇防洪标准。1954年大水后,对堤防系统进行了全面加高培厚和完善,可防御1954年实际最高洪水位,即相当于防20年一遇洪水(见彩图)。洪水超过这一标准可利用附近分洪工程。如1954年洪水重现,需在武汉市附近及以上分洪逾400亿m3,才能保武汉市的安全。1968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规模建成,减轻了汉江洪水对武汉市的压力。上述工程结合防洪非工程措施初步形成了武汉市防洪系统,防洪标准约200年一遇。1985年中国对18个省、市、区的97个城市进行调查,能防御100年一遇以上洪水的仅有15个,其余只能防御10~50年一遇洪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300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