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oyao
[外文]:propellant,powder
火炸药的一类,属低速炸药。借点火装置能以爆燃或燃烧的爆炸形式作抛射功。火药一词的含义今昔不同,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中国、甚至目前在日本,火药泛指火炸药。现代火药的概念通常包括两种:一种是用于发射d丸的火药,称为发射药。这种火药在q、炮膛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d丸加速运动(图1)。另一种则是用于发射火箭或导d的火药,称为推进剂。火药在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内燃烧,借喷管产生高速气流,依其反作用力推动火箭或导d运动(图2)。
沿革
最早的火药是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公元3世纪发现火药的燃烧性质,10世纪用于军事,此后中国出现了多种火药兵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并得到广泛应用,不仅用作q、炮d丸的发射药,也用作炸药以装填炮d和爆破。直至19世纪末叶,它是火炸药的唯一品种。1884年法国P.维埃耶利用胶化良好的硝化棉,发明了单基火药。由于它燃烧时无烟且威力比黑火药大,从而取代了黑火药作为发射药的地位。几年后瑞典和英国又发明了双基火药,为无烟火药增添了新品种。随着火箭武器的出现和发展,1940年后,美国又创制了一系列复合火药和复合双基火药。通常将硝化棉系火药或硝化棉- *** 系火药称为无烟火药。各类火药的制造和生产,也由手工作坊逐步发展为间断式、连续式和自动化方式的工业生产。
分类火药按成分和形态结构可分为均质火药和异质火药两大类:均质火药是利用高分子炸药与溶剂,经溶解塑化和压实成型而制成基本单相物体。它包括单基火药、双基火药两类(见发射药)。异质火药是由多种组分组合而成。有粉碎良好的氧化剂(如过氯酸铵),惰性或活性胶粘剂(如聚丁二烯、硫磺、双基火药胶等),金属粉添加剂(如铝粉)等,各组分的分子保持着不同的接触关系,构成了多相物体。异质火药包括混合火药(见黑火药)、复合火药、复合双基火药、三基火药(见推进剂、发射药)。
使用要求火药应满足以下要求:
(1)足够的能量,以保证d丸和火箭、导d的射程。
(2)良好的燃烧稳定性和规律性,以保证发射的d丸和火箭、导d具有良好的d道性能及射击精度。
(3)足够的机械强度,以保证发射时不致产生药体破裂而影响燃烧规律性。
(4)良好的韧性、化学安定性,以保证火药可以长期贮存而不变质。
(5)撞击、摩擦等机械感度要小,以保证使用、生产、贮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火药的生产既有化学过程,也有物理过程,其工艺条件的制定及设备的选择同生产的品种性质有关。保证安全是首要条件,为此要采用先进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化、自动化、隔离或遥控 *** 作。
参考文章
- 物质爆炸会产生多种毁伤效应。下列毁伤效应中,属于黑火药在容器内爆炸后可能产生的效应有()。法律题库烟花火药的诞生素材古代军事火药和火药武器的产生前后素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