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泰韦尔迪,C.是什么?

蒙泰韦尔迪,C.是什么?,第1张

蒙泰韦尔迪,C.是什么?

[拼音]:Mengtaiwei'erdi

[外文]: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




意大利作曲家。1567年5月15 日于克雷莫纳受洗,1643年11月29日卒于威尼斯。童年时入教堂当唱诗班歌手。1580~1590年从M.A.因杰涅里学音乐,16岁起陆续发表音乐作品,主要是四声部的宗教牧歌。1590年任曼图亚公爵的乐师。1592~1605年,他的第3、4、5牧歌集相继出版。1599年随公爵到尼德兰旅行,在布鲁塞尔停留了1个月,研究了法国乐派的最新创作。1600年升任乐长。此后他的歌剧《奥尔甫斯》(惯译《奥菲欧》,1607)、《阿丽安娜》(1608)相继上演。1612年他离开曼图亚去威尼斯。翌年任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乐长。以后他相继写了芭蕾《蒂尔西与克洛里》(1616)、歌剧《安德罗梅达》(未完成)、《装疯卖傻的利科里》(1627)、《间歇》(1627)、《普罗塞庇娜的诱拐》(1630)、《唐克雷蒂与克罗琳达之战》(1624)等。1637年,威尼斯开设了世界上第1座公开的歌剧院,一般市民得以看到从来只在宫廷演出的歌剧。以后连续有几家歌剧院开办,都要求蒙泰韦尔迪提供新作品。1639年圣摩西歌剧院上演他的新作《阿多涅》、1641年圣保罗剧院上演《埃涅阿斯与拉维尼亚的婚姻》、圣卡西阿诺剧院上演《乌利塞斯回乡记》。1642年蒙泰韦尔迪又写了他的杰作《波佩娅封后记》。

蒙泰韦尔迪是继16世纪末佛罗伦萨乐派之后,发展了歌剧艺术的威尼斯乐派的代表人物。他最初从事牧歌创作,他的第1、2集牧歌虽然还未摆脱他的老师因杰涅里的窠臼,但已看出近代的调性感。第2集中已经有戏剧性风格的片断。第3集中经常用平行三度或六度,在传统的五声部中表现出强烈的和声感,并强调独唱的戏剧性。第4、5集显然受佛罗伦萨乐派创作朗诵调和咏叹调倾向的影响。第 5集是首次刊行的附有数字低音的乐谱。在这些作品中,各方面都突破了牧歌的形式,预示了歌剧中充满戏剧性的朗诵调的诞生。

蒙泰韦尔迪的歌剧《奥尔甫斯》是在J.佩里和G.卡奇尼的同一题材歌剧《欧里狄克》出版后6年写成的,但扩大为 5幕。这部歌剧表明蒙泰韦尔迪完全掌握了主音音乐的写法,感情表现更加富于变化,独唱部分有较高的技巧性,和声丰富多彩,重唱有牧歌风,并且还加进了舞曲和序奏(称“托卡塔”),他的另一部歌剧《波佩娅封后记》是他在75岁高龄时写的。剧的主旨由序幕提出来:命运、道德、爱情三女神争论谁控制人的力量最强,结果是爱情的力量最强。剧中的罗马名妓想当皇后,她勾引上尼禄皇帝,唆使他同皇后离婚,最终实现了自己的野心,加冕为后。有的评论家认为此剧突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旧套,在揭露情欲的罪恶方面近似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思想倾向。现仅存其歌剧 3部和一个片段,多数早已散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370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