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封建王朝是哪个朝代-秦朝

第一个封建王朝是哪个朝代-秦朝,第1张

第一个封建王朝是哪个朝代-秦朝

说起中国的封建社会,我们都会想到大秦帝国。大秦帝国又被称为大秦王朝,大秦王朝是中国社会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秦朝也是中国封建历史中最具有存在感的一段历史时期,同时也是十分主要的一段历史。


秦王朝似乎有着明显的美中不足,大秦王朝最大的不足之处就在于他的短命。大秦王朝从公元前221年建立,到公元前206年彻底灭亡,一共只经历了短暂的15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封建王朝之一。所以秦朝的这一段历史十分值得我们后世去深入研究,让我们后人细品秦朝的前世今生!






前朝的前身是春秋时期的秦国。那个时候秦国还是一个边陲小国,资源匮乏,民族复杂,在当时天下各诸侯国里面处于底端。但是秦国的历代君主并不是坐以待毙的人,他们积极进取,大力发展生产,使得秦国的势力越来越大,再加上秦国人先天的身体优势,使得秦国的士兵战斗力不断加强。秦穆公执政时期,秦国上下得到积极的改革和整顿,使得国家的资源被充分利用,秦国成为了当时西边的强国,经过的统治阶级成功臣服西戎蛮族,国家实力大增。此时的秦国成了西方强国之后直接影响到了整个春秋历史的走向。秦国的强大,邻国霸主晋国积极与秦国建立盟友关系,出现了秦晋之好的渊源。但是在后来,秦国在积极东出扩张跟东方各国征战的过程中遭遇了惨败,不得不退缩西部,进入低迷期。所以可以看出秦国在春秋时期的实力并不是非常强大,虽然在西部具有相当的实力,但是跟当时的天下强大诸侯国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秦国在春秋时期的鼎盛是秦穆公统治时期,国家的影响力开始大幅度提高,从此摆脱了西戎小国的帽子。






战国时期,天下纷争加剧,社会进程加快。秦国在战国初期积极进取,在秦孝公的带领下实行大刀阔斧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在秦国的成功实行,使得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的翻新,整个国家的社会进入了先进的封建化社会,国家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实现了富国强兵,成为了当时战国七雄的主力国。公元前356年,是秦国商鞅变法的开始,秦国的商鞅变法是秦国划时代的历史标志,在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上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坚实历史基础。


商鞅变法中最显眼的就是严刑峻法。严刑峻法这一个制度适应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局面,利用严刑峻法规范社会,利用严刑峻法制约守旧贵族,促进农业发展,同时也利用赏罚分明提高军队战斗力。严刑峻法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社会效率,相比儒家的谈天说教,更具实效性。商鞅变法也在严刑峻法的保护下,在秦国畅行无阻,使秦国很快成为了战国一家独大的强国。


在秦国的强大之路上,严刑峻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严刑峻法约束了秦国民众的行为,使秦国进入了法制化社会。同时,严刑峻法也加强了秦国的君主专制,削弱了守旧贵族的权利。严刑峻法也激发了秦国的士兵作战力,更加促进了秦国的农业发展,为日后的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后勤物质基础。






商鞅变法实现强国之后,秦国也是经历了历任的明君。秦国自秦惠文王开始称王之后,历经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嬴政六世英主的积极进取、励精图治之后,秦国统一天下的局势日益加强。秦国在统一的过程中,通过远交近攻、鲸吞蚕食的作战战略,相继打弱了战国中后期,楚国,魏国,齐国,赵国等强国。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秦国完胜之后,秦国统一天下由此成为了定局,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在秦国的统一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与时俱进的改革、适应现状的作战方略。所以秦国的强大历程就可以看出,唯有与时俱进、积极进取,才可以谋求进步。固守传统、固步自封,就只是待宰的羔羊,就比如说楚国和燕国,本身有强大的国力,但是由于守旧贵族的固步自封,导致国家中衰,最后只能龟缩一遇,成为秦国待宰的羔羊。


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嬴政继承王位,秦国开始了浩浩荡荡的统一战争。秦始皇嬴政自幼聪慧过人,厉精图治、对待学识刻苦专研。同时,在用人方面任人唯贤,十分重视国家人才培养。秦始皇嬴政更具有君主的高尚品质,遇事不惊,敢做敢当。在位期间,文成武将人才辈出,使秦国成为了当时天下的顶级智库,最终,在丞相李斯、姚贾、蒙毅、蒙恬、王翦的辅助下,在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从起初的灭韩,到最后的灭齐,仅用十年,相继灭亡了东方六国,创下了中华的第一胜举。


公元前221年,秦国苦枯拉朽,将纷乱的战国时代,带入了大一统封建时代,并统一天下文字、统一天下货币、统一天下度量衡、法律、民族等,使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篇章。






秦王朝的短命,也来自于其自身的不足。秦国虽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天下的大一统,但是在统一国家之后,所采取的种种政策上的失误,导致秦国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民心凝聚力。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后,并没有停止战争,而是继续南征北战,展开与北方匈奴、南方百越的战争。我们都知道,秦国为了统一天下,利用奖励战功的十二等军功爵制奖励战功,使很多人平民都有机会成为贵族,对秦国军事的战斗力的加强和作战积极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这一个制度在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好的效果,但是在统一之后却不适用了。因为人民的本质上还是爱好和平、修身养息的,长期的战争必定是天下的群众苦不堪言。此时,秦国统治着整个天下,就会有更多的人反对秦国的战争政策。秦国利用残暴的剥削和压迫手段,使国家不断参与战争,自然加重了对民众的剥削,民众苦不堪言,秦国也就自然失去了天下民心,尤其是曾经六国的贵族和群众,更是对秦国的统治极其不满。






而在另一方面,不仅是年年的战争让秦国的百姓不堪重负。在许多工程方面,秦国也是耗费巨资,比如说修筑万里长城、修筑驰道和直道,修筑秦国宫殿阿房宫、秦始皇陵等众多庞大的大型土木工程,耗费了大量的秦国的民力和财力,许多民众被秦国所压迫,自然使得农业的发展出现了滞后,从而更加激起了各个阶级对秦国的不满。秦始皇时期还有相当森严的制度来管控着全国的局面,从而使得在秦始皇嬴政当皇帝的11年里,国家并没有出现很大的动乱。但是在秦始皇当皇帝的11年里,全国的许多地方也出现了很多小型的暴乱。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突然驾崩,使得秦国瞬间失去了顶梁柱。此时,秦国积累已久的弊病瞬间爆发。秦始皇由于去世突然,皇位在奸臣赵高和丞相李斯的策划之下传给了昏庸无能的秦二世胡亥。也正是因为秦二世胡亥的地位,大秦王朝在短期内灭亡成为了必然。


秦二世胡亥并没有真正的执政能力,久居深宫享乐,与外界隔绝。胡亥宠幸奸臣,使得当朝奸臣赵高把握持朝政,国家陷入的是非颠倒的混乱和无序之中。国家有能力的大臣纷纷被陷害,剩下的都是一些无能的臣子,秦国曾经的顶级智库早已不复存在。


秦二世胡亥更是加大了对民众的剥削和压迫,社会阶级矛盾早已经到了无法缓和的地步。由于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关系,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后来由于陈胜起义军内部的局限性和秦国基础的强大,使得陈胜,吴广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但是不久之后,不仅仅是农民起义,六国的贵族起义也纷纷加入了抗秦的队伍之中,仅仅过了两年,秦国便在浩浩荡荡的全国大起义中结束了。


秦国的短命,告诫我们后人一个十分现实的教训。国家政策和战略上都必须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商鞅变法是一个十分与时俱进的表现,使秦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成为了当时战国时期的第一大强国。但是在秦国统一天下以后,历史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秦国统治的疆域不仅仅是曾经的西部,而是整个中国华夏,但是秦国依然坚持在战国后期战争时期的国家战略,还加大了对天下百姓的剥削、人身控制,从而违逆历史发展的正常规律,最终使国家走向了灭亡。






秦国对中国历史的积极影响,却是值得肯定的。昔日的秦国,军事十分强大,社会生产力,农业生产力,国家文化发展水平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更重要的是,秦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封建大一统,对战国时期的旧制度进行了十分重大的突破创新,创立了影响中国数千年的郡县制度,皇帝制度,官员制度等封建制度,秦国的制度也一直被后代所沿用、发展。可以说,秦国的政治体系,是后来中国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的蓝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秦朝的积极影响,对今天的中国发展都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375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