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ansilafuzhuyi
[外文]:Pan-Slavism
19世纪东欧和中欧的斯拉夫族知识分子倡导斯拉夫人加强团结、反对异族统治的理论和运动,后被俄国沙皇利用作为争夺世界霸权的思想武器。
19世纪初,居住在奥在利、匈牙利和巴尔干地区的斯拉夫人,因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兴起了斯拉夫民族的解放运动,泛斯拉夫主义因而产生。斯拉夫知识分子首先倡导研究斯拉夫各族人民的历史、民歌和民间故事,增进文化联系,在政治上达到团结,共同对付异族统治,改变斯拉夫人受欺凌压迫的地位。布拉格成为斯拉夫主义者活动的中心。1848年6月斯拉夫主义者在布拉格召开代表大会,要求所有斯拉夫人致力于团结协作,实现各民族平等。由于各国代表意见分歧,如奥地利代表不愿支持奥斯曼帝国斯拉夫人的解放运动,波兰的斯拉夫人支持反沙皇运动,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的斯拉夫人则幻想依靠沙皇力量来赶走土耳其压迫者,大会未能取得积极结果。但当时的泛斯拉夫主义在唤醒斯拉夫人的民族意识、反对异族压迫方面仍起过积极作用。
19世纪初,俄国也出现了斯拉夫派别,他们赞美沙皇,称赞沙俄的社会制度,其中有许多人同奥地利和巴尔干地区的泛斯拉夫主义者建立了书信或互访联系。19世纪中,俄国农奴制危机加深,资本主义关系逐渐发展,沙皇政府急欲对外扩张,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俄国泛斯拉夫主义者利用早期在奥地利出现的泛斯拉夫主义思想,并加以篡改,为沙皇服务。他们的基本主张是:
(1)宣称斯拉夫人和俄罗斯人有着共同的历史和血统关系,语言文化相近,宗教信仰相同,居住地域毗邻,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利害关系,俄罗斯民族是斯拉夫人的领导者;
(2)宣传俄国是斯拉夫各民族的“保护者”,依靠沙皇才能保障斯拉夫人的前途;
(3)建立以俄罗斯为“盟主”的大斯拉夫帝国,才能使斯拉夫人摆脱奥地利和土耳其统治,最后达到使俄国的欧洲疆界向西面和南面推进的目的。这些主张符合俄国统治者的利益和需要,成为沙皇政府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武器,因而从亚历山大一世到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都以各种方式支持泛斯拉夫主义及其运动,将其作为推行侵略政策的工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