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unshuye jingji xiaoyi
[外文]:economic benefit of transportation
以尽量少的活劳动与物化劳动消耗,提供安全、优质、价廉、方便、及时的运输服务,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运输的需要。它包括:
(1)运输业本身的经济效益;
(2)整个运输系统的综合经济效益;
(3)运输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即国民经济效益;
(4)运输对社会的政治、文化、军事、环境保护等无法用经济价值来衡量和计算的社会效益。
运输业经济效益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
(1)运输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或称运营工作的经济效益,是运输生产的有用成果对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的比较;
(2)运输建设活动的经济效益,或称运输建设投资经济效益,是运输的有用成果对劳动占用的比较(见运输业投资效益评价)。
考核运输生产活动经济效益的指标有:
(1)客货运输量和周转量;
(2)运输质量;
(3)能源消耗量;
(4)运输效率;
(5)运输收入;
(6)运输利润;
(7)资金盈利率;
(8)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及加速率;
(9)每千换算吨公里运输成本及降低率;
(10)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重大、大事故件数及降低率,死亡人数及降低率。
反映流通过程经济效益的指标主要有:
(1)货物送达时间;
(2)在途货物价值,或在途流动资金占用额。
考核运输经济效益的方法主要有:
(1)直接比较法。对运输经济效益的各项指标作实际与计划的比较,今年与去年的比较,当前与历史的比较,以及不同方案和不同措施的比较。
(2)增量分析法。如增加运输量后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也增加了费用,两者进行比较分析。在交通运输建设方面,对新增加运输成果(净产值增额)与投资进行比较。
(3)相关分析法。即联系相关部门的效益和费用,考察运输业经济效益。
(4)动态分析法。考虑时间因素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对今天的效益和未来效益的关系,过去效益和现在效益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
(5)评分法。采用百分数计分办法,对经济效益指标动态指数按照改善、持平、退步等三级来计分。
(6)综合分析法。指综合分析评价,包括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社会评价、环境生态评价、能源消耗和资源利用的评价等。这种考核兼顾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本部门效益和全社会的效益。
提高运输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有:
(1)增加货物、旅客运输量,增加运输收入。
(2)降低能源和各种消耗,节省开支。
(3)提高运输效率,加速车、船周转,缩短停时,提高车、船载重量,有效地运用运输工具,增加运输能力。
(4)在运输过程中防止货损货差和恶性事故。
(5)采用新技术,加强智力开发提高职工技术水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