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是什么?

战术是什么?,第1张

战术是什么?

[拼音]:zhanshu

[外文]:tactics

词条战术简单介绍了战术的形成和发展、公元 9世纪以前的战术、方阵的发展和奇正战术的运用、骑兵战术的发展、水(海)战战术的形成、10~17世纪的战术、骑兵战术的鼎盛时期、火器的运用和线式战术的形成、舷炮战术的问世和完善、18~19世纪的战术、从线式战术到散兵线战术的演变、海军战列线战术向机动战术的发展、20世纪以来的战术、空军战术的产生和发展、海军战术的新阶段、合同战术的形成和发展、民族解放战争中的战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战术基本原则、战术的发展趋势等二十三方面内容。

指导和进行战斗的方法。主要包括:基本原则以及战斗部署、协同动作、战斗指挥、战斗行动、战斗保障、后勤保障和技术保障。按基本战斗类型分为进攻战术和防御战术;按参加战斗的军种、兵种分为军种战术、兵种战术和合同战术;接战斗规模分为兵团战术、部队战术和分队战术。

战术反映战斗的规律,是军事学术的组成部分,从属于战略、战役,又对战略、战役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战术的形成和发展,受军事技术、士兵成分、组织编制、训练水平、民族特点、地理等条件的影响,其中军事技术和士兵素质具有决定作用。但是,战术特别是现代战术,又促进军事技术的发展和人员素质的提高。

战术有一般规律,但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战争性质、不同国家和民族,战术各有其特殊规律;在不同地域、不同战争阶段和不同战斗规模的情况下,战术的运用也各不相同。在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上,根据时机、地点、部队等情况,灵活地运用和变换战术,对夺取战斗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战术”一词见于中国唐代李隐的《潇湘录·马举》中:“叟曰:方今正用兵之时也,公何不求兵机战术,而将御寇雠?”在欧洲一些国家,战术一词大多来自希腊文的taktira,意为布阵的艺术。

战术的形成和发展

战术随着战争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战争和军事技术等的发展而发展。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已经从古代的徒兵方阵战术逐渐发展为现代的诸军种、兵种合同战术。

公元 9世纪以前的战术

敌对双方以冷兵器进行战斗持续了数千年。由于社会的进步,兵器从石质、铜质发展为铁质,战斗人员从氏族成员、贵族、奴隶到农民,战术也由简单的方阵演变为多种阵形,从单一的正面冲锋格斗发展为多种样式的攻防战法。

方阵的发展和奇正战术的运用

相传中国远古时期,在黄帝打败蚩尤的涿鹿之战中,出现了原始的战阵。据《尚书·甘誓》记载,公元前21世纪,夏启打败有扈的甘之战中出现了战车。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的鸣条之战中,有了一定数量的战车;埃及方阵中也有了战车。公元前11世纪,中国的战车数量增多,车战逐渐成为战斗的主要方式。周武王伐纣战于牧野(今河南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周军列战车方阵(图1)。作战时,先以一部兵力为前锋,接着投入主力勇猛冲锋,大败商军。公元前6世纪以后,由于铁兵器的使用,士兵成分的改变,军队数量增多,步兵、骑兵兴起,营寨壁垒出现,战场从平原旷野向险阻地区扩展,动转不灵的方阵已经不适应这些变化,开始向多种阵形演变,并产生了奇正战法。中国自春秋时期起,逐渐出现了鱼丽阵、圆阵、疏阵、数阵、锥行阵、雁行阵、钩行阵等。从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来看,在秦代兵马俑军阵中,有战车和步兵混合编组的阵形(图2)。到汉代和三国时期,还有长蛇阵、五军阵和诸葛亮八阵(图3)。这些战阵可以作方、圆、曲、直、锐的变化,奇正战术得到广泛运用。在兵力部署上,防守为正,集中机动为奇;钳制为正,突击为奇。在战斗方式上,正面攻击为正,迂回侧击为奇;明攻为正,暗袭为奇。在战法运用上,按一般方法进行战斗为正,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特殊方法为奇。战斗时,往往是用正兵当敌,出奇兵制胜。例如:晋、楚城濮之战中,晋军先击弱敌,佯退诱敌,侧击右翼,两面夹攻;吴、越笠泽之战中,越军以两翼佯攻,调动对方,乘其空虚,中间突破;齐、魏马陵之战中,齐军用减灶示弱,诱魏军中伏;燕、齐即墨之战中,齐军以诈降麻痹燕军,巧用“火牛”,夜间奇袭;秦、赵长平之战中,秦以佯败诱赵,断其后路,包围穿插,全歼赵军;韩信破魏之战中,汉军佯示必渡,声东击西,迂回袭击,避实击虚;乌巢之战中,曹 *** 率步骑兵冒充袁绍军,轻兵偷袭,火烧辎重,出奇制胜等,都是运用奇正战术的著名战例。同一时期,亚洲、欧洲一些国家的方阵战术,也先后被一些新的阵形战术所代替。例如,古希腊统帅埃帕米农达在公元前371年的留克特拉会战中,运用斜阵战术(图4),把底比斯军集中在决定性地段上进行主攻,击败了斯巴达军队。古罗马在公元前 4世纪采用了战术单位小、机动性大的军团战术,主力通常配置成三线(图5),战斗时,首先以长矛兵投掷标q,接着以骑兵两翼攻击和步兵连续交替突击,战胜对方。
















骑兵战术的发展

公元前5~前3世纪,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和诸侯国建立了独立的骑兵部队,骑兵战术在长期战争中得到较快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多次用骑兵集团进行大规模机动作战,以远程奔袭、迂回包围、连续攻击、乘胜穷追的战法,击败匈奴军。东汉至隋、唐,骑兵的数量增多,训练加强,战斗力提高,从而快速机动、集团冲锋等新战术相继出现。6世纪,铁甲骑兵成为欧洲各国军队的主要兵种,以单骑格斗为主的铁甲骑士战术,在中世纪占据统治地位。

水(海)战战术的形成

中国在春秋时期就有舟师。公元前549年,吴、楚在长江进行了水战;公元前485年,吴、齐在黄海进行了海战。公元前480年,波斯舰队和希腊舰队在萨洛尼卡湾进行了萨拉米斯海战。作战时,双方都使用划桨为动力的木船和冷兵器,先以战船列阵,用箭或弩远射,再以冲撞、接舷格斗战胜对方。中国在东汉末年,还发展了火攻,汉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之战,就是巧用火攻取胜的著名战例。

这一时期,一些国家对作战经验不断进行研究和总结,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兵书。如中国的《孙子兵法》、《吴子》、《孙膑兵法》、《六韬》、《司马法》、《李卫公问对》,古希腊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艾涅的《战术》,古罗马S.J.弗朗蒂努斯的《谋略》、F.韦格蒂乌斯的《罗马军制》等,其中有不少论述战术的内容。《孙子兵法》中提出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避实而击虚”,“以正合,以奇胜”,“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示形”、“动敌”,“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我专而敌分”,“因敌而制胜”等原则,对战术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10~17世纪的战术

在10世纪,中国开始将火药用于军事;10~13世纪,先后发明了燃烧性和爆炸性火器及长竹竿火q、突火q等管形火器,并创制了金属铸造的火铳。13世纪,中国的火药和火器通过来往商人和蒙古军西征传入阿拉伯国家和欧洲。14世纪上半叶,欧洲一些国家军队出现了火q火炮。火器的大量使用,为战术的变革提供了物质条件。

骑兵战术的鼎盛时期

中国在金属管形射击火器出现之前,骑兵战术继续得到发展。到13世纪,蒙古族成吉思汙发挥游牧民族精骑善射的特长,在便于骑兵机动的地形上作战,并综合鱼鳞、鹤翼、长蛇各阵为大鱼鳞阵(图6),标志着骑兵战术发展到鼎盛时期。战斗时,先用前锋试探敌情,进行扰乱,继以大前卫进行攻击,左前卫、右前卫支援;如不胜,让左翼、右翼接应;再不胜,由大将军率本军和后殿直冲敌阵。此外,还用各种诈术达成战斗的突然性,并尽量分割对方兵力,实施迂回包围,以袭击和穷追等战法消灭对方。




火器的运用和线式战术的形成

中国在宋金战争、蒙金战争和宋蒙战争中,把霹雳砲、震天雷等火器用于攻守城寨的战斗,创造了火力杀伤与白刃格斗相结合的战术。14世纪中叶,元末农民起义军中有了大量火铳,火力杀伤与白刃格斗相结合的战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战斗时,火器手、弓弩手、长短q手依次而列,前疏后密,骑兵在两翼或居后,先用火器猛射对方前锋,继以弓弩杀伤对方人马,再以骑兵冲锋和白刃格斗解决战斗。明永乐初,设置了装备火q火炮的“神机营”,多次以袭击和伏击战术,打败瓦剌贵族的步兵和骑兵。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法国和西班牙分别改良了火炮和火q,使q炮的射程、杀伤力和机动力大为提高,开始取代弓弩和长矛。16世纪后半叶,明代军队火器更新,火器手约占半数,并采用火器和冷兵器分别编排,前后重叠配置,组成小而疏散的三才阵 (图7)。战斗时,先由游骑与敌接触,保障主力接敌和完成攻击准备,随后战锋队以火力杀伤对方,跳荡队进行白刃突击,驻队依情况从正面增强突击力量,或从侧背夹击对方。明军在防御战术方面的火力运用与工事、障碍、反击等结合上也有新的发展。17世纪初,瑞典旅采用了纵深不少于六列的横队队形 (图8)。战斗时,先由炮兵射击,再以火q手接战,接着长矛兵和骑兵实施冲锋,使火力与突击相结合的战术趋于完善。1631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在布赖滕费尔德会战(见三十年战争)中,把约 100门火炮集中在一处使用;同年,中国后金军在大凌河之役中,集中60门火炮轰击明军防守的于子章台,先后创造了集中使用炮兵的方法,炮兵战术从此诞生。中国明末,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推翻明王朝的战争中,初期采用流动作战的形式,避强击弱,灵活运用以袭击为主要手段的游击战术,打击敌方;后期则集中力量,广泛使用火炮,挖掘壕沟和地穴,夺取敌方的城寨,发展了攻城战术。17世纪上半叶,由于火q火炮的改进,d壳、装d铁探条和药包、霰d、爆炸d的使用,使q炮装填大为简便,威力提高;同时,军队火器的比例进一步增大,火力成为决定战斗胜负的重要因素,战斗队形的纵深进一步缩小,形成了线式战术。







舷炮战术的问世和完善

14世纪中叶,战舰的两舷开始装上滑膛炮,战斗时,首先在较远的距离进行舷炮战,接近后,再以撞击和接舷战击败对方。到17世纪,舷炮战术成为海战的主要战法。

这一时期,有许多包含战术内容的著作和专论。16世纪中叶,中国明朝名将戚继光总结了使用火器作战和训练的经验,著有《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成为当时中国军队战术训练和战斗行动的准则。17世纪末,欧洲出现一批条令,规定了战术基本原则和战斗的基本方法。

18~19世纪的战术

由于武器从前装滑膛q炮改进为后装线膛q炮,战术有了较快的发展。

从线式战术到散兵线战术的演变

18世纪初,欧洲军队普遍废除了长矛和护身装具,装备了带刺刀的燧发q,并实行雇佣兵制,促使线式战术不断改进(图9)。战斗时,军队一般展开成二至三线,火炮先行远射,掩护步兵缓慢推进,距敌150~200米,火q手开始射击,最后以步兵冲锋和骑兵两翼迂回突击解决战斗。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由农民和市民组成的起义军,分成若干小队,使用线膛q进行准确射击,利用地形,以散开队形与英军战斗,创造了散兵战术。18世纪末期,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军队实行义务兵役制,克服了雇佣兵战斗不积极和线式战术两翼薄弱、不便于机动的缺点,创造了纵队战术。拿破仑一世采取散兵与纵队结合的队形,使纵队战术臻于完善。战斗时,在决定性的时间、地点集中兵力,适时机动,分进合击,先以炮火猛击对方,接着在选定的主要地段上突然实施攻击,并从纵深不断增强突击力量,攻击一旦成功,骑兵迅速扩张战果,适时投入预备队,消灭对方。在普法战争中,由于后装线膛q炮的使用,火力密度增大,纵队战术又被摈弃,出现了散兵线战术。进攻时,把火力、运动、突击结合起来,先行炮火袭击,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展开成散兵线,利用地形向前跃进,最后以猛烈冲击消灭对方;防御时,构筑掩体、堑壕等工事,用炮兵拦阻射击、步兵骑兵反冲锋等手段,击退对方的进攻。清光绪年间,新军开始装备近代q炮,吸取德、日等国的战斗经验,改进了战术。攻击时,通常编为主攻、助攻和支援队,并成两线配置,以集中短促的炮火和步兵两翼攻击、骑兵侧后迂回,消灭对方。




海军战列线战术向机动战术的发展

18世纪,帆船舰吨位增大,普遍装备了大口径火炮,促使舷炮战术发展成为比较稳定的战列线战术(即海上线式战术)。1805年,英国舰队与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在特拉法尔加角海战中,开始以战术群进行穿插分割的机动战术取代战列线战术。19世纪后半叶,各国海军从帆船舰队过渡到蒸汽铁甲船舰队,旋转炮塔炮代替了固定的舷炮,并装备了水雷和鱼雷,机动力和火力大为提高,使机动战术得到继续发展。

这一时期,瑞士军事理论家在A.-H.de若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1838)、普鲁士军事理论家C.P.G.von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俄国军事家А.В.苏沃洛夫的《制胜的科学》(1795~1796)等著作中,进一步阐述了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集中兵力攻敌弱点,实施兵力、火力机动,突然性和密切协同等原则,丰富和发展了战术理论。K.马克思和F.恩格斯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于研究当时世界的战争现象,总结了法国、西班牙、美国、德国、中国、印度等国的反侵略战争或农民战争的经验,揭示了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奠定了无产阶级军队的战略战术理论基础。

20世纪以来的战术

20世纪以来,各种新式兵器、器材的出现,使战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空军战术的产生和发展

空战始于20世纪初。当时战斗的方法是:双方飞机相遇,飞行员用随身携带的手q或步q互相射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装有固定式前射机q和具有一定机动性能的歼击机的出现,开始形成了单机格斗的空战,大战后期,出现了编队空战。1918年以来,飞机性能不断改进,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有的国家开始建立空军,战斗中逐步形成以侦察机部队、战斗机部队和轰炸机部队协同作战的空军战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飞机、机载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和雷达的使用,空战的规模和空间逐渐扩大,编队空战成为主要样式。大战后,由于喷气式飞机的发展和空空导d的出现,又逐渐被小编队、大速度和电子对抗相结合的新的战术所代替。

海军战术的新阶段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潜艇和飞机用于海战,海战发展成为诸兵种合成的立体战,海上袭击战术成为战斗的重要手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一些国家的海军装备了核动力舰艇、导d、垂直/短距起落飞机和新型电子器材,又产生了在电子对抗条件下从空中、海面、水下进行远距离袭击的新战法。

合同战术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种速射火器、飞机、坦克、汽车、有线电话、无线电报纷纷出现,兵种增多,产生了装甲兵战术,工程兵战术也得到了发展。战斗中,各兵种在统一计划和指挥下,按目标、时间、地点协调一致地行动,成为战斗胜负的重要因素,合同战术应运而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火炮、飞机的改进和大量使用,以及空降兵的大量运用,军种战术、兵种战术进一步完善,合同战术得到较全面的发展。进攻时,航空兵直接支援地面战斗,坦克兵集中使用于主要方向并担任主要突击,有时空降兵在对方纵深空降,配合地面进攻或海上登陆;防御中,进一步完善了防空、防坦克、防空降和防化学武器等新的战术手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战术兵团和部队,装备了核武器、导d、步兵战斗车、武装直升机和新型电子器材,合同战术又有新的发展。进攻中,强调在决定性的时间和地点,迅速、隐蔽地集中优势兵力、兵器和技术器材,建立疏散、纵深、立体的战斗部署,用常规火力或核火力、化学武器摧毁和压制对方战术防御纵深,坦克、摩托化兵团和部队从行进间发起进攻,并与空降兵垂直包围相结合,实施高速度、大纵深的进攻;防御时,充分利用地形,快速构筑坚固工事,组成支撑点式的纵深、环形、立体防御体系,构成远中近结合、高中低结合的火网,加大掩护地带的纵深,加强后方地域的防御,以积极、迅速的机动和火力、障碍、反冲击等,挫败对方进攻。

民族解放战争中的战术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1924~1927年间,中国国民革命军在扫荡广东军阀和北伐战争中,战术上采取集中兵力,用正面突破或迂回包围的方法,瓦解或围歼敌人。此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其他一些国家的人民武装,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广泛采取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战术,创造和运用了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战斗方法。

这一时期,许多国家先后总结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作战经验,颁发了一批新的战斗条令,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合同战术和军种战术、兵种战术的内容。В.И.列宁、И.В.斯大林发展了无产阶级的军事科学,在战术上也有不少新的论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在他们的军事著作中,有许多游击战战术、运动战战术和阵地战战术方面创造性的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民军队的战术理论(见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四个历史时期,曾经进行过数以万计的大小战斗,用劣势装备战胜了国内外优势装备的敌人,形成了一套以人民战争为基础的灵活机动的战术。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

初创的中国工农红军人数较少,武器简陋,并且不断遭到国民党军的军事“围剿”;但由于废除了雇佣制,士兵是为了解放自己和人民而打仗,战斗积极勇敢。在频繁的战斗中,形成了适应当时情况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这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简称十六字诀。到1930年下半年,作战形式由游击战为主转变为运动战为主,基本战术是袭击。

袭击战术的一般原则和要求是:充分准备,不失时机,选择良好阵地和好打之敌,集中优势兵力,包围迂回,出敌不意,猛打猛冲,速战速决,力求全歼。在作战时,根据敌人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斗样式。对驻止而阵地尚不坚固之敌,按照不同场合和时机,运用奔袭、强袭等方法。这些打法有时单独使用,有时结合使用,灵活变换。不论采取哪种打法,都事先组织侦察,隐蔽行动企图,运用各种手段欺骗、迷惑敌人,利用夜暗或不良天气,秘密开进,突然包围,勇猛攻击,近战歼敌。中央红军在粉碎国民党军第一次“围剿”的龙冈战斗和东韶战斗中,就是运用这种战法取得了胜利。对运动之敌,视情况采取待伏或诱伏方法。要求准确掌握敌方行动规律,选择良好阵地,秘密进入伏击区,构成一面或数面的伏击部署,并在敌可能增援方向派出警戒,按照统一号令,先以突然、猛烈的火力打乱敌队形,随即迅速出击;伏击成功,便立即撤出战斗。红军在1930~1931年间的刘家村战斗、杨平口战斗、老营盘战斗中,都是以这种战术全歼或大部歼灭了敌人。对不预期遭遇的弱小之敌,通常采取急袭的打法,先敌展开占领有利地形,突然开火,随即冲击,一举解决战斗。红军为掩护主力退却或保障主力歼敌,多采取运动防御。这种防御,准备时间短促,工事薄弱,纵深较浅,战斗持续时间不长,采取节节抗击,以火力和反冲击,杀伤、消耗和迟滞敌人。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部队,在基本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战略方针指引下,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于山地、平原、河湖港汊地区广泛开展了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并创造和发展了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等多种战法,但基本战术仍为袭击。特点是:战斗规模一般较小,兵力集中与分散的转换频繁,战斗的突然性增大,速决的要求提高,行动更加机动灵活。

抗日战争中袭击战术有新的发展。对运动之敌的袭击多采取伏击手段,因敌而变、因地而异。当日军分进合击时,用一部兵力进行钳制、袭扰,集中主力待伏敌诸路中较弱的一路,或在其归途上设伏,消灭回窜之敌。敌长距离挺进时,采取同时设置几个伏击区,用重层伏击,各个歼灭敌人。敌如孤军冒进,则秘密、迅速地向敌开进,以突进伏击加以歼灭。有时深入日军伪军据点附近组织设伏,乘敌出动之机,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如敌据守不出,用袭点打援的办法,诱伏援敌。当判明日军将在某地设伏,则先在其设伏路上,用伏击反伏击。此外,对日军汽车、火车和船舶的伏击,还根据不同的地形和情况,采取不同打法。平型关战斗,赵村、田家庄战斗,韩略村战斗,韦岗战斗和北河村战斗等,都是有名的伏击战例。对驻止之敌的袭击,也有不少新的内容和特点,如派遣侦察人员潜入日军伪军驻地,或者策动伪军反正,里应外合,打敌措手不及;日军主力离开据点向根据地“扫荡”时,乘虚对据点守敌进行袭击;有时为了破坏敌人的来袭,事先作出反袭击的计划,以袭击反袭击。在灵活运用袭击战术中,也有许多成功的战例,如娄子镇战斗、大牛店战斗和北马村战斗等。当袭击条件不足时,则用骄纵、麻痹手段,迷惑敌人;或由游击小组及人民自卫队四出活动,进行钳制来造成袭击敌人的有利条件。对于敌交通线的破袭,通常以伏击与袭击相结合的打法,歼灭出击之敌或固守据点之敌,以掩护破路的行动。这种破袭战术,在百团大战中曾得到广泛运用。抗日战争后期,对日军伪军据守的城镇,进行了攻势作战,初步取得了城镇攻坚战斗的经验。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9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正规战争。作战形式由以游击战为主转变为以运动战为主;到战略进攻阶段,武器装备有了较大改善,大规模的运动战与阵地战相结合。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和十大军事原则的指导下,攻防战术得到全面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合同战术。

这个时期的进攻战斗有许多样式,主要样式是对立足未稳之敌的进攻。基本打法是:当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包围敌军诸路中的一路时,担任攻击的部队乘敌主力尚未展开或仓促进行防御之际,集中兵力兵器,快速准备,选敌弱点,迂回包围,穿插分割,以近战、夜战和猛打、猛冲、猛追,各个歼敌。如官雀村战斗和新开岭战斗都是运用这种战法。进行伏击战斗时,采取“围点打援”、“围三缺一,虚留生路”等手段,于敌来援或突围方向预先设伏,建立有重点的袋形部署,控制有利地形,用拦头、截尾和斩腰相配合的打法,突然发起攻击,以火力和白刃格斗一举歼敌。对城镇之敌的攻坚战斗,通常把兵力区分为突击队、火力队、钳制队、保障队和预备队。战斗时,首先扫清外围,逼近城垣,然后集中炮火和连续爆破,打开口子,以火力、爆破、突击相结合,实施突破;突入后,沿街巷或穿墙凿壁进行迂回包围,封锁和堵塞道路,分割歼灭敌人。有时还以地道爆破打开口子,配合地面进攻。对野战阵地防御之敌的进攻,通常采取多路隐蔽接敌,形成有重点的部署,组织对壕作业,尽量靠近敌人,先行炮火袭击,步兵连续突击;突破后,采取穿插分割,包围迂回,断敌退路,歼灭敌人。人民解放军还进行过江河、水网稻田地和岛屿的进攻战斗,进一步丰富了特殊条件下的各种战术。

这个时期的防御战斗,在战略防御阶段多采取运动防御样式。这种防御,正面较宽,纵深较大,实行节节抗击,以空间换取时间,通常编成二至三个梯队,交替掩护,轮番战斗。一般构筑三至四道阵地,每道阵地依托村落或高地,形成要点。战斗中,以一部兵力扼守阵地,大部兵力留作预备队,待敌接近,用短促火力和积极的反冲击,杀伤、消耗和迟滞敌人。如龙巿集战斗和郓城战斗等。到战略进攻阶段,为了直接配合主力进攻,阻敌增援或堵截逃敌,又多采取野战阵地防御。这种防御,正面较窄,纵深较大,兵力集中于主要方向,建立有重点的梯次部署,组成严密火力配系,构筑比较坚固的工事,形成支撑点式环形防御。战斗中,以主要兵力扼守要点,用火力、阵前出击和反冲击与敌反复争夺,大量杀伤敌人。如塔山阻击战和徐东阻击战,就是属于这种性质的防御。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年10月~ )

建国初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完成追击国民党残余军队的同时,由中国人民组成的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道,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上进行了一场现代化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一江山岛、历次自卫反击作战和空战、海战中,使合同战术、军种战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作战中的战术,在集中兵力,选择歼击目标,战斗准备与组织指挥,近战、夜战,防空袭、防炮击、防坦克、防空降,以及工程保障、后勤保障等方面,都有许多新的特点。在进攻方面,主要是对临时驻止或仓促转入防御之敌的进攻。针对敌方拥有空中优势和火力强、机动快等特点,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通常区分为主攻、助攻、渗透迂回部队、预备队和炮兵群,并作纵深配置,利用夜暗或不良天气,秘密开进,选择弱点,迅速突然发起攻击,大胆包围迂回,断敌退路,穿插分割,猛打猛冲,速战速决,力求拂晓前解决战斗。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以下简称第五次战役)后,在持久作战积极防御方针和实行战术小包围打小歼灭战原则的指导下,对坚固阵地防御之敌进行了有限目的的进攻。这种进攻,事先周密计划,充分准备,战斗部署编成二至三个梯队,并编组穿插、渗透部队,利用夜暗和有利地形,秘密接敌或组织阵前潜伏;攻击发起时,以对敌的局部优势炮兵进行短促火力急袭或火力准备,工兵在敌障碍物中开辟通路,步兵在火力支援下,实施有重点的多路多梯队的连续突击,穿插渗透部队直插纵深,袭击敌指挥所和坦克、炮兵阵地,割裂敌战斗部署,协同突击部队各个围歼敌人。

在防御方面,主要是运动防御和坚固阵地防御。运动防御在第四次战役中用得较多,战术上也有许多新的特点。为了适应防空、防炮、防坦克和防空降的要求,每个防御地区通常由前进阵地、战斗警戒阵地、基本阵地、预备阵地及防坦克地域组成;每道阵地依托高地构成支撑点式防御,兵力前轻后重,火器前重后轻,纵深梯次配置,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战斗中,以积极的阵前伏击或袭击,迟滞、消耗敌人,破坏敌进攻准备;用火力和反冲击,抗击敌连续进攻;适时转移阵地,交替掩护,节节抗击敌人。第五次战役以后,由野战阵地防御逐步发展为坚固阵地防御,利用山地构成以坑道为骨干、与野战工事相结合的支撑点式的纵深防御体系;兵力部署采取少摆多屯,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构成绵密、多层的火网。战斗中,广泛组织小分队的战斗活动,用袭击、伏击、急袭和狙击等手段,大量杀伤、消耗敌人;依托地面阵地和坑道工事,以火力和反冲击、反击,与敌反复争夺,长期坚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就是运用这种以坑道战为主要特征的战术,击退了敌人数百次进攻,粉碎了美军和韩国军的“金化攻势”,配合了当时的停战谈判。在行军、宿营、军队换班,防化学、防细菌,保护交通线的斗争以及空战方面,都总结过许多新的经验,进一步发展了合同战术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多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逐步改善,不断总结在现代条件下作战和训练的经验,探索现代条件下的战斗指导规律,颁发了各种条令、条例,从而使战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战术基本原则

几千年来,各国军队提出过许多作战原则,比较带共同性的是:目的明确,强调进攻,集中兵力,力争主动,出敌不意,密切协同和掌握预备队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吸取古今中外战术上有益的内容,总结自己特有的作战经验,形成了一套战术原则,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劣势装备军队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战斗指导规律,主要有:

(1)熟知敌对双方情况,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了解双方各方面的情况,从中找出行动规律,是正确指导战斗的基础。战斗前,首先要组织周密侦察,并对得来的各种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正确判断敌方企图、兵力部署、行动方法以及可能使用的新式武器装备等,然后结合己方的情况和战斗环境,研究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权衡利弊,正确定下决心,作出计划。战斗中,要随时掌握双方情况的变化,构成新的判断和决心,及时修改已定计划,使战斗行动始终建立在符合客观实际的基础上。

(2)积极消灭敌人,严密组织防护。尽可能地保存自己的力量,消灭敌人的力量,既是战争的目的,也是战斗的基本原则。消灭敌人,重点是打坦克、打飞机和打空降,熟练使用技术兵器和器材,灵活运用新的战法,积极打击敌人;保存自己,要严密组织对原子、化学、生物武器和航空兵、炮兵等常规火力袭击的防护,建立观察报知勤务,积极摧毁敌人的武器装备。利用地形,构筑工事,疏散队形,严密伪装,开展电子对抗,消除敌袭击后果,尽量减少己方的损害,以保持部队持续的战斗能力。

(3)集中优势力量,各个歼灭敌人。是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主要方法。进攻时,强调在确定的时间和地点,迅速、隐蔽地集中优势兵力火力和技术器材,采取多路开进,隐蔽接敌,选敌弱点和要害部位,突然、猛烈攻击。突破后,猛攻快插,割裂敌人战斗部署,歼其一部,再及其余。当集中已无必要,应立即迅速疏散和转移。防御时,要集中力量于主要方向上,扼守要点,适时机动兵力火力,快速布设各种障碍,各个击破敌人。

(4)建立有重点的疏散、纵深、立体部署,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无论进攻或防御,战斗部署都要形成重点,切忌平分力量。兵力兵器部署一般采取疏散、纵深配置,并把主要兵力兵器配置在主要方向上,做到既能适时集中,又能减少损害;既有独立战斗能力,又能密切协同、相互支援;既能对付地面的敌人,又能对付空中和海上的敌人。进攻时能保证连续突击,防御时能抗击敌全纵深的立体进攻。现代战斗,预备队的作用大为提高,各级都要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使用于具有决定意义的时机和方向上;预备队一经使用,应该立即重新建立。

(5)密切协同,主动配合。各军种、兵种要在统一意图和计划下,按照目的(目标)、时间、地点(空域、海域)协调一致地行动,发挥整体威力,战胜对方。组织协同动作,通常以执行主要任务的部队为主,重点协调步兵炮兵坦克之间、地面与空中之间的行动。为了保障战斗中准确而不间断的协同,要准备多种方案,建立顺畅的通信联络,组织各种保障;要增强全局观念和时间观念,积极、坚决地完成任务,主动配合与支援友邻。当协同失调或遭到破坏时,还要迅速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和恢复。

(6)快速组织准备,实施全面保障。每战力求有准备,组织全面保障,是夺取战斗胜利的重要条件。现代战斗,组织准备工作复杂,时间短促,要精密计划,抓住重点,简化程序,改进方法,熟练使用自动化指挥器材,快速、周密地完成各项战斗准备。为了全局利益,不失时机和适应突然变化的情况,即使准备不足,也要迅速、果敢地投入战斗,边打边准备,并善于利用战斗间隙,组织部队休息和整顿,以利连续作战。各种战斗保障、后勤保障和技术保障应按统一计划全面而有重点地组织;特别强调加强侦察、电子对抗和对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的防护,以保障部队安全、顺利地遂行战斗任务。

(7)注重夜战近战,扬己之长击敌之短。夜战、近战,能使敌方核、化学武器的使用受到限制,削弱敌武器装备的优势;便于己方隐蔽企图,秘密行动,发挥人的勇敢精神,出奇制胜。在敌广泛使用夜视、电子器材和核、化学武器的情况下,实施夜战、近战,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摧毁和对抗敌夜视器材,进行防光学、防雷达、防红外等伪装,加强部队独立作战的能力和通信联络;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和不良天候,隐蔽配置兵力,迅速、秘密机动,尽量靠近敌人或待敌接近,以突然、猛烈的火力,速决全歼或大量毁伤敌人。

(8)力争主动,力避被动。力量的优势或劣势是主动或被动的客观基础,但主观指导正确与否,可以争取或丧失主动。所以,要在客观物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适时集中和保持兵力火力的优势,制造和利用敌人的错觉和不意,迫敌陷于被动地位;善于预见战斗的发展变化,正确处理各种情况。当被迫处于被动地位时,则要当机立断,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摆脱被动,恢复主动。

(9)灵活机动,出敌不意。根据客观情况灵活使用和变换战术,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是保持优势、夺取主动的重要方法,也是指挥的中心任务。战斗中,要根据战场情况的变化,在总的意图下,积极机断行事;巧妙实施战术欺骗,造成敌人错觉和不意;严密伪装,隐蔽行动企图;善于从复杂、剧变的战况中,迅速作出反应;在敌难以预料的时间和地点,适时机动兵力火力,运用各种战法打敌措手不及。同时,还要预先制定多种方案,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对付敌人突然袭击。

(10) 勇敢顽强,连续作战。优良的战斗作风是战胜敌人的重要因素。现代战斗异常紧张、激烈和艰苦,更要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英勇顽强、坚韧不拔、孤胆作战和连续作战的作风,夺取战斗的胜利。

战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正促使军队的武器装备继续朝着装甲化、自动化、导d化和远射程、高精度、大威力、抗干扰、多用途等方向发展,对战术的变革将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主要是:利用核、化学武器的突击效果和力求减少这些武器给己方造成的损害,成为战斗的重要因素;攻防正面和纵深增大,兵力兵器部署更加强调疏散和迅速转入地下;部队的合成程度和独立作战能力不断提高,合同战术进一步向分队范围发展;地面装甲突击和空降突击相结合的战斗将成为主要样式,空中机动、纵深攻击、垂直包围等手段广泛采用,远战地位加强;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进一步电子化,快速反应能力将迅速提高;电子对抗在战斗范围内的广泛展开,不仅使战术更加复杂多变,甚至直接影响到战斗的成败。

参考书目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军队”、“步兵”、“骑兵”、“炮兵”、“筑城”、“海军”,人民出版社,北京,1964。《毛泽东选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三个月总结”、“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人民出版社,北京,1967。孙武撰,曹 *** 等注,郭化若译:《十一家注孙子》附今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戚继光著:《纪效新书》,〔清〕道光二十一年,中国文学书局原版影印。С.С.洛托茨基等著,乌传衮等译:《战争史和军事学术史》,战士出版社,北京,1980。Н.А.洛莫夫等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科学技术进步与军事上的革命》,战士出版社,北京,1982。

参考文章

    累进战术的要点股票基金羽毛球单打的发球战术球类运动羽毛球单打的接发球战术球类运动EXPMA指标60分钟短线波段战术是什么股票基金银山谷与金山谷的战术股票基金股市上寻底战略的5大战术股票基金特战写作素材专辑(九)小组地形战术素材特战写作素材专辑(四)小组战术部份素材羽毛球单打进攻战术的应变球类运动女子遭受性侵害怎样进行心理战术居家/装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450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