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ulian yinyue
[外文]:music of USSR
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使科学、文化、艺术事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
革命初期的音乐状况革命刚刚成功,苏维埃政权就开始关注音乐事业。首先是接管了旧俄宫廷、教会以及私人所属的各种音乐机构。1918年,列宁亲自签署了将彼得格勒音乐学院和莫斯科音乐学院收归国有以及音乐出版事业国有化等法令。1918年11月,人民教育委员会通过决议,将音乐列入普通学校的必修课程。音乐厅和歌剧院向新的听众──工人、农民和红军战士敞开了大门。政府委派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音乐家举行大量的普及音乐会和音乐讲座。教育人民委员A.B.卢纳察尔斯基本人就亲自主持过这类活动,并且是一位优秀的音乐讲解员,他的演讲词后来汇编为专集《在音乐世界中》出版。在学校、机关、团体、工矿企业和红军部队中成立了许多业余合唱队和乐队。音乐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在革命的最初年月里,有些音乐家对革命不理解而流亡国外;有的虽留在国内,但持观望态度。而著名作曲家А.К.格拉祖诺夫、М.М.伊波利托夫-伊万诺夫和Р.М.格利埃尔(他们当时分别担任彼得格勒、莫斯科和基辅音乐学院院长)、А.Д.卡斯塔利斯基、С.Н.瓦西连科、钢琴家А.Б.戈利坚韦泽尔、音乐学家Б.В.阿萨菲耶夫、男高音歌唱家Л.В.索比诺夫、民歌改编家М.Е.皮亚特尼茨基等人则与苏维埃政权合作,在保护和传播俄国和外国古典音乐遗产方面,在音乐教育、演出和评论等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918~1922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经历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的艰苦岁月。歌曲是这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其中有用旧曲填新词的,也有新创作的。作者既有专业的,也有业余的。这些歌曲在继承以往革命歌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呈现了崭新的面貌。它们生动地记录了年轻苏维埃共和国的保卫者和建设者的丰功伟绩,表现了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和对祖国的一片忠诚。代表作品有《送行》、《我们勇敢地去作战》、《我们是红色的战士》、《英雄夏伯阳走遍乌拉尔》、《布琼尼进行曲》、《跨过山谷,越过丘陵》、《青年近卫军》、《我们的火车头》等。
20年代初~30年代末音乐事业的发展1922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共和国进入了和平建设的新时期,音乐文化生活也日益繁荣。工矿、农村、部队、群众业余音乐团体大量涌现,许多专业音乐演出团体,如苏联国家交响乐团、列宁格勒爱乐交响乐团、皮亚特尼茨基俄罗斯民间合唱团、苏军红旗歌舞团等相继成立。各种音乐演出活动日愈活跃。各民族艺术会演,全苏业余和专业音乐比赛会陆续成立。歌剧院、音乐厅不仅广泛上演国内外古典音乐名作,尤其注意扶持苏联作曲家的创作。音乐教育事业获得了新的发展,在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等地陆续建立了音乐学院。音乐院校培养的青年演唱、演奏家在国际音乐比赛会中屡次获奖,使苏联音乐表演学派的声誉驰名国外。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大规模收集、整理和研究的工作,在各地广泛展开,许多著名俄罗斯作曲家纷纷到中亚各加盟共和国帮助当地发展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各加盟共和国的音乐艺术事业获得迅速发展。
这期间,围绕着苏联音乐的任务和道路的争论,出现了众多的派别,音乐界队伍和组织形式呈现出复杂的局面。成立于1923年的俄罗斯无产阶级音乐家协会(简称“拉普姆”),主要由一些年轻的音乐理论家(如Γ.B.克尔德什,Д.B.日托米尔斯基等)组成。他们主张音乐密切配合政治斗争,强调音乐的思想性,但存在着庸俗社会学的倾向。他们片面推崇群众歌曲,轻视古典遗产和专业音乐技术。这个组织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对苏联音乐界处于发号施令的地位,影响较大。与其对立的是1924年成立的现代音乐协会(简称“阿斯姆”):其主要成员是一批较年长而有声望的作曲家,如Н.Я.米亚斯科夫斯基、Ю.А.沙波林、Б.В.阿萨菲耶夫以及年轻的В.Я.舍巴林和Д.Д.肖斯塔科维奇。他们主张宣传介绍国内外的现代主义音乐创作,重视创作手法的更新,但在音乐的思想内容方面,态度淡漠。在当时国内思潮压力下,该组织逐渐瓦解,至1931年已不复存在。处于上述两大派之间,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团体,如1925年从“拉普姆”中分裂出来的一些作曲家(有Д.С.瓦西里耶夫-布格莱,К.А.科尔奇马廖夫等)组成了革命作曲家和音乐活动家联合会(简称“奥尔基姆德”),他们反对“拉普姆”的宗派主义倾向,但是他们的创作仍然只限于配合当前政治任务的小型作品,构成了所谓“宣传音乐”。而由А.А.达维坚科、В.А.别雷、М.В.科瓦利等人于1925年成立的莫斯科音乐学院作曲学生创作集体(简称“普罗科尔”),力求以俄罗斯民歌和工人歌曲的音调为基础,创作革命内容的群众音乐(歌曲与合唱等)。他们的创作活动与工厂企业的合唱团体有密切联系。4年后,核心成员加入“拉普姆”,从此其思想创作也纳入了“拉普姆”的轨道。还有一个称为“莫斯科作曲者协会”(缩写AMA,简称“阿马”)的组织,专门从事轻音乐的写作,作品吸收了西方爵士乐的因素。参加者有М.И.布兰特、Γ.C.米柳京、И.Ο.杜纳耶夫斯基、Д.Я.波克拉斯(兄)等。上述各派的对立,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拉普姆”的左倾思潮和宗派情绪对音乐界产生了重大影响,1932年4月23日,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的决议,在音乐界取消了“拉普姆”(与此同时,其他音乐派别组织也相应消失),成立了全苏统一的苏联作曲家协会。
在卫国战争爆发前将近20年的和平时期里,苏联音乐创作得到了极大的繁荣,几乎在所有的音乐体裁和形式中都留下了有价值的作品。其中成绩最显著的是歌曲领域。一大批苏联作曲家都在这个领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所写的体裁多样、风格各异的优秀作品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激励着苏联人民的爱国热忱,同时也流传到国外,鼓舞着各国人民为民主进步事业而斗争。代表性作品有:达维坚科的《布琼尼骑兵》、《第一骑兵旅》、《步q》,别雷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科瓦利的《青年时代》,杜纳耶夫斯基的《祖国进行曲》、《快乐的人们进行曲》,А.В.亚历山德罗夫的《苏联国歌》,В.Γ.扎哈罗夫的《沿着村庄》、《有谁知道他》,K.Я.利斯托夫的《机q马车》,肖斯塔科维奇的《相逢之歌》,布兰特的《卡秋莎》,波克拉斯兄弟的《假如明天战争》等。
在大型声乐作品领域,产生了一些气势宏伟、史诗性的作品,典型的有达维坚科的合唱《大街喧腾》、《在十俄里的地方》,亚历山德罗夫的《斯大林康塔塔》,С.С.普罗科菲耶夫的康塔塔《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和《庆祝十月革命二十周年》,沙波林的交响曲-康塔塔《在库利科夫战场上》,科瓦利的清唱剧《叶美良·普加乔夫》等。
在舞台音乐创作方面,最早出现的一批歌剧,如《保卫红色彼得格勒》、《雄鹰暴动》、《突破》等,虽采用革命的题材,但由于艺术水平不高,很快从舞台上消失。接着出现了另一批歌剧,有肖斯塔科维奇的《鼻子》和《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又名《卡捷琳娜·伊兹迈洛娃》)、И.И.捷尔任斯基的《静静的顿河》、У.А.Γ.加吉别科夫的《基奥尔-奥格雷》、Д.Б.卡巴列夫斯基的《哥拉·布勒尼翁》、Т.Н.赫连尼科夫的《冲向暴风雨》、普罗科菲耶夫的《谢苗·科特科》等。这些歌剧尽管内容、风格不同,艺术水准高低不等,其中一些作品还引起了社会的强烈褒贬,酿成音乐界的重大事件。但是,无论在题材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还是在艺术的纯熟和开拓方面,都比以往前进了一大步,成为苏维埃歌剧艺术的重要里程碑。在舞剧创作方面,格利埃尔的《红罂粟花》是苏联第1部有影响的舞剧,其内容表现苏联海员对被压迫的中国劳动大众的友谊和同情,但是情节太露虚构痕迹,缺乏真实性;音乐以俄罗斯传统风格为主,点缀了一些中国五声音调。肖斯塔科维奇的3部作品《黄金时代》、《螺丝钉》和《清澈的小溪》,因剧本缺陷没有成为舞台上的保留节目。而阿萨菲耶夫的《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A.A.克赖因的《劳伦西娅》和普罗科菲耶夫的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均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前两部舞剧在艺术上更多地保持了古典音乐的传统风格,后者则采用了现代的音乐语言,更具有个人的独创性。
在器乐创作领域,如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米亚斯科夫斯基的《第十六交响曲》、《第二十一交响曲》,舍巴林的交响曲《列宁》,А.И.哈恰图良的《钢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和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五重奏》等。在哲理的深度上,在反映新生活的面貌和苏维埃人的精神气质方面,以及音乐语言和艺术手法的创造性方面,均有不少突破,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除了音乐创作外,苏联音乐理论研究工作也开始起步。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音乐学著作,如阿萨菲耶夫的《交响习作》、《十九世纪初以来的俄罗斯音乐》,И.И.索列尔京斯基的《浪漫主义,其一般美学和音乐美学》,M.C.佩克利斯的两卷本《俄罗斯音乐史》,T.H.利瓦诺娃和B.Э.费尔曼的两册《西欧音乐史》(1940),以及Л.А.马泽尔、Ю.Н.秋林、С.С.斯克列布科夫、И.В.斯波索宾等人的作曲技术理论著作等。
卫国战争时期~50年代末的音乐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突然向苏联大举进犯,苏联人民奋起抵抗,开始了伟大的卫国战争。战争激起了作曲家的创作热情,在很短时间里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群众歌曲。代表作品有《神圣的战争》、《第聂伯河之歌》、《炮兵之歌》等战斗进行曲;《勇敢的人之歌》、《啊,我的雾,茫茫大雾》、《布良斯克森林在喧嚣》、《珍贵的石头》等叙事性歌曲,《海港之夜》、《夜莺》、《在前线的森林中》、《瓦夏-瓦西廖克》等抒情歌曲和幽默歌曲。
在大型体裁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肖斯塔科维奇题献给列宁格勒的《第七交响曲》。这部作品以逼真的写实手法和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既揭露了法西斯敌人的凶恶残暴,又表达了苏联人民捍卫祖国的钢铁意志,它如同一座不朽的音乐纪念碑,铭刻在人们的记忆里。此外,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八交响曲》、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五交响曲》、哈恰图良的《第二交响曲》、沙波林的清唱剧《为俄罗斯土地而战的传说》和乌克兰作曲家А.Я.什托加连科的交响曲-康塔塔《我的乌克兰》等,以不同方式对战争事件作出了反映,其中或直接描写严酷的战争现实或充满哲理的思考,音乐兼有戏剧性和史诗性的特征。战争期间创作的音乐舞台作品成功的不多,其中只有普罗科菲耶夫的歌剧《战争与和平》(初稿完成于1943年,当时只上演了片断,全剧首演是在1955年)和哈恰图良的舞剧《加雅涅》是例外,前者既鲜明地刻划了人物性格,又展示了壮观的历史场景,具有高度的艺术水平;后者表达了苏维埃人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音乐以鲜艳的民族色彩和强烈的节奏而引人入胜。适应战争环境的需要,军乐(吹奏乐)获得了很大发展。不少作曲家专为军乐队写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Н.П.伊万诺夫-拉德克维奇的 《加斯特洛大尉》、《人民复仇者》等军乐进行曲。
战后的10多年,苏联音乐创作的面貌和规模又有新的发展。首先,反映卫国战争、歌颂人民英雄业绩的题材占据重要地位。代表作品有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六交响曲》和歌剧《真正的人》(取材于Б.Н.波列伏依的同名小说)、卡巴列夫斯基的歌剧《塔拉斯一家》(取材于Б.Л.戈尔巴托夫的小说《不屈的人们》)、Ю.С.梅图斯的歌剧《青年近卫军》(取材于A.A.法捷耶夫的同名小说)以及大量群众歌曲,如В.П.索洛维约夫-谢多伊的《共青团员告别歌》,布兰特的《太阳落山》等。
其次,采用历史、古典名著、民间神话题材,以及具有哲理、抒情、幽默、讽刺特色的各种内容和形式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代表性作品:歌剧方面有沙波林的《十二月党人》、舍巴林的《驯悍记》(取材于W.莎士比亚同名喜剧)、鞑靼作曲家Н.Γ.日加诺夫的《贾利尔》等;轻歌剧有卡巴列夫斯基的《春天在歌唱》和肖斯塔科维奇的《莫斯科李花村》;舞剧有格利埃尔的《青铜骑士》(据普希金同名诗剧)、普罗科菲耶夫的《宝石花的传说》、阿塞拜疆作曲家К.А.卡拉耶夫的《七美人》、哈恰图良的《斯巴达克》、格鲁吉亚作曲家A.Д.马恰瓦里阿尼的《奥赛罗》(根据莎士比亚剧作)等。在大型器乐作品方面,米亚斯科夫斯基的《第二十七交响曲》、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七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交响曲》和《第十一交响曲》(《1905年》)、乌克兰作曲家Б.H.利亚托申斯基的《第三交响曲》、格鲁吉亚作曲家Ο.В.塔克塔基什维利的《第二交响曲》、卡巴列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等。声乐创作方面的著名作品有:肖斯塔科维奇的声乐套曲《犹太民间诗歌选》、无伴奏合唱《十首诗》(采用革命烈士诗)、Γ.В.斯维里多夫的《纪念谢尔盖·叶赛宁的诗》和《热情清唱剧》(用В.В.马雅可夫斯基诗),以及大量群众歌曲,如索洛维约夫-谢多伊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杜纳耶夫斯基的《丰收之歌》,扎哈罗夫的《岁月流逝》等。
在音乐学领域,科学研究的水平又有所提高,出现了一系列有份量的专著,如阿萨菲耶夫的《格林卡》和《作为过程的音乐形式》的第 2部《音调》、А.А.阿尔什万格的《柴科夫斯基创作经验分析》、М.С.德鲁斯金的《歌剧的音乐戏剧结构问题》和《俄罗斯革命歌曲》、克尔德什的3卷本《俄罗斯音乐史》、Ю.А.克列姆廖夫的《弗雷德里克·肖邦》、马泽尔的《论旋律》以及И.В.涅斯季耶夫、Л.В.丹尼列维奇等人的音乐评论著作等。
60年代以来的音乐状况由于对以往的信条有所突破,苏联音乐家们在言论和创作上显得比较大胆自由。许多从前被否定的作品重新上演,许多受到过批判的作曲家被恢复了名誉,对西方现代派音乐的看法也越来越宽容。随着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开展,西方现代音乐、包括先锋派音乐、爵士乐、摇滚乐、流行音乐得到传播。同时,苏联音乐家出国访问,参加国际音乐活动与世界各国同行的交往日愈频繁。长期侨居国外的作曲家I.F.斯特拉文斯基于1962年9月访苏,受到了热烈而隆重的接待。一些苏联青年作曲家一度热衷于西方先锋派的各种音响技术的试验。
自60年代以来,苏联音乐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但是和以往比较,由于加强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呈现出新的面貌。至今在苏联,民族民间音乐、俄国及外国的古典音乐、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群众歌曲和严肃题材的苏联专业音乐创作,以及各国的进步音乐,仍然是剧场、音乐厅、广播、电视、电影等各种音乐场合中的主角。
与此同时,西方流行音乐、苏联自产的轻音乐、游艺音乐在国内也有广泛市场。一度出现过大批自发形成的自编自d自唱的歌手和音乐演出小组,其中不少歌曲内容消极庸俗,艺术水准低劣,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政府的取缔,很快就消失了。但是在一些旅游点、舞厅、饭店、酒吧间、俱乐部等公共场所,仍然充斥着一些趣味低下、不健康的音乐,并且以震耳欲聋的音响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如何对待流行音乐,是社会舆论和音乐界长期争论的问题。
这个时期,所谓“公民性”的题材,诸如歌颂党、祖国、人民、民族友谊、征服宇宙等,在苏联音乐创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歌颂列宁的作品。歌曲《列宁之歌》(A.H.霍尔明诺夫曲)、《列宁永远和你在一起》(图利科夫曲),歌剧《乌里扬诺夫兄弟》(梅图斯作曲)、《十月》(穆拉杰利作曲)以及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二交响曲》(《1917年》)和合唱套曲《忠诚》、Р.К.谢德林的清唱剧《列宁在人民心中》等作品,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表现列宁形象,强调列宁既是时代的伟大领袖,又是和蔼的同志和朋友,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
与此同时,描写革命和战争的文学名作,重新点燃了作曲家们的创作热情。出现了歌剧《乐观的悲剧》(根据В.В.维什涅夫斯基同名剧作,霍尔明诺夫作曲)、《维丽涅娅》(根据Л.Н.谢夫林娜同名小说,С.М.斯洛尼姆斯基作曲)、《震撼世界的十日》(根据J.里德同名著作,М.В.卡尔明斯基作曲)、《一个人的遭遇》(根据М.А.肖洛霍夫同名小说,捷尔任斯基作曲)和《这里黎明静悄悄……》(根据Б.Л.瓦西里耶夫小说,К.В.莫尔恰诺夫作曲)等。
对于诗歌文学的广泛兴趣,导致了大量声乐-器乐作品的诞生。其中有肖斯塔科维奇的声乐交响诗《斯捷潘·拉辛的死刑》和《第十三交响曲》(均根据Е.А.叶夫图申科诗)、《第十四交响曲》(用F.加西亚·洛尔卡等人的诗),卡巴列夫斯基的《追思曲──纪念反法西斯斗争的牺牲者》(根据Р.И.罗日杰斯特文斯基诗),谢德林的《诗学》(用А.А.沃兹涅先斯基诗);舞剧《安娜·卡列尼娜》(根据Л.Н.托尔斯泰同名小说)和歌剧《死魂灵》(根据Н.В.果戈理同名小说)等。
此外,有些作品以题材和形式的新颖而引人注目,如А.П.彼得罗夫的歌剧《彼得一世》是由称为“交响壁画”的清唱剧式作品改写而成。Ю.М.布茨科的《白夜》和霍尔明诺夫的《外套》属于仅有一、两个角色演出的室内歌剧。
在创作技巧上,苏联作曲家经过一段对各种新奇的现代手法的迷恋和试验之后,逐渐又转向常规的传统技法。许多作曲家在掌握现代手法的同时,追求音乐语言的民族性和群众性,努力挖掘民歌的宝藏,并取得了进展。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斯维里多夫的《库尔斯克之歌》、塔克塔基什维利的《古里歌曲》、布茨科的《婚礼歌曲》、谢德林的管弦乐《喧闹的对句歌》等。
60年代以来,苏联音乐表演艺术又有新的发展。这时期活跃在舞台上的名家有:指挥家А.Γ.基塔延科、С.В.图尔恰克,钢琴家Д.А.巴什基罗夫,小提琴家В.А.克利莫夫,大提琴家Н.Н.沙霍夫斯卡娅,歌唱家А.Ф.韦杰尔尼科夫、Е.Е.涅斯捷连科、Е.В.奥布拉兹措娃等。苏联举办的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被公认为是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赛盛会之一。常年举行的莫斯科之秋、俄罗斯之冬、现代音乐等音乐节,丰富着苏联人民的艺术生活。
在音乐学著作方面,近20年来,不仅出版了许多研究苏联著名作曲家的专著,并且发挥集体智慧,编写了 4卷本的《俄罗斯苏维埃音乐史》、5 卷本的《苏联各民族音乐史》、6 卷本的《音乐百科全书》、多册的《外国音乐史》、4 册《20世纪的音乐》、以及各种音乐技术理论和音乐美学著作等。这些著作对苏联和世界音乐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各类专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其中许多理论上的探讨和概括,富有积极的成果。
苏联的音乐演出团体和教育机构是庞大的。截止于1979年的统计,全苏有歌剧舞剧院42所、音乐喜剧院29所、爱乐馆135所、交响乐团 44个、室内乐团和重奏团61个、音乐学院20所、音乐师范专科学校 2所、设有音乐专业的艺术专科学校10所、设有音乐系的师范专科学校48所、普通音乐和艺术中学236所、儿童音乐学校6256所。这些专业团体和院校,在当代苏联音乐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