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种是什么?

塞种是什么?,第1张

塞种是什么?

[拼音]:saizhong

[外文]:Saka, or Shaka

古代族名。历史上主要分布于中亚、西亚广大地区,其中一部分曾散居中国西部。西方古典作家称之为斯基泰人(一译西徐亚人),波斯人称之为塞卡人,中国史地文献称之为塞种,亦称塞人。塞人属伊朗族, *** 伊朗语,擅长骑术,游牧为生。公元前6世纪中叶起,部分隶属于波斯帝国居鲁士二世(公元前558~前529在位)建立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前486在位)在其贝希斯坦摩崖碑铭文中称居于巴达哈商方面的塞卡人为“良好牧场的塞卡”,称锡尔河与里海以北的塞卡人为“尖帽塞卡”,称黑海以北的塞卡人为“大海对岸的塞卡”。这些是塞人比较集中的地区,此外尚有比较分散的地区,如《汉书·西域传》罽宾国下即述及“塞种分散,往往为数国,自疏勒以西北休循、捐毒之属皆故塞种也”。

公元前4世纪末叶,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三世(公元前336~前323在位)东征波斯,波斯阿契美尼德朝灭亡。希腊军继续东进,塞人曾顽强抵抗而终被征服(前328)。此后西亚、中亚地区的塞人隶属于亚历山大帝国分解后的塞琉西王国以及成立于前 250年左右的安息与大夏王国。塞琉西王安蒂奥克三世曾于前 209年左右进攻大夏。大夏王因获得锡尔河以北塞卡人的援助反而成为对塞琉西王的威胁。

公元前177~前176年间,匈奴冒顿单于进攻居于敦煌、祁连间的月氏,月氏战败西走(西迁时间另有两说:一说为公元前3世纪末;一说为前174~前161匈奴老上单于时),驱逐游牧于伊犁河流域的塞人(尖帽塞卡)而占有其地。后者被迫南下,与大夏境内塞人合流。后匈奴老上单于与乌孙合力向居于伊犁河流域的月氏进攻(另说约在公元前139~前129年间),“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乃远去,过大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都妫水北为王庭”(见《汉书·西域传》大月氏国下)。妫水即阿姆河,自大月氏南来以后,大夏虽尚保有阿姆河以南的区域,但已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另据希腊历史兼地理学家斯特拉博的记载,“夺取大夏” 的为来自北方的Asioi,pasianoi,Tokharoi与Sacarauloi4部,时在公元前140年左右。4部中之Tokharoi当即吐火罗人,Sacarauloi无疑系居于锡尔河流域的塞卡人,Asioi可能为月氏或乌孙人,pasianoi无考。中国文献中并无与此相应的记载。

稍后,一部分塞人继续南迁,在今阿富汗西南部于公元前125年左右建立了塞卡斯坦(Sakastana)王国,今天的锡斯坦(Sistan)即由此而得名。公元前90年左右,这一部分塞人复向东迁徙,占领了印度河下游流域;继由马乌埃斯率领,溯印度河北上,占领了在今巴基斯坦西北境的呾叉始罗(Taxila),犍陀罗(Gandhara)等地,时在公元前70年代。此后塞人在贵霜王国于公元 1世纪初勃兴以前君临印度西北部,《汉书·西域传》罽宾国下称“昔匈奴破大月氏,大月氏西君大夏,而塞王南君罽宾”即指此而言。罽宾都循鲜城,在今克什米尔境内斯利那加附近。贵霜王国兴起后,罽宾作为贵霜的属国继续存在,至227年为阿尔达希尔一世建立的古波斯萨桑王朝所灭。

塞人因其分布地区比较辽阔,遂在中亚及西亚曾与其他若干民族具有血缘联系,特别是与月氏、乌孙、吐火罗等族的血缘联系已成为中亚民族关系史上的重要问题。即如《大唐西域记》在覩货逻(即吐火罗)国故地总述中称该国故地“东扼葱岭。西接波剌斯,南大雪山(即兴都库什山),北据铁门(今帖尔梅兹以北的布兹加拉山口),缚刍大河(即阿姆河)中境西流”,由此可知覩货逻国的疆域恰与月氏南下以前的大夏王国相当;而《新唐书·西域传》吐火罗国下更明言“大夏即吐火罗也”。但多年以来,东西方中亚史学界恒依据《后汉书·西域传》大月氏国下关于大夏境内五翕候系月氏所设置的记载将月氏等同于吐火罗,至于近年,大夏即吐火罗说才再次流传,渐被重视。又塞人曾在较长时期内兼受伊朗与希腊文化的感染,从而在民风物俗、语言学术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自有异于月氏与乌孙的所在;但近年苏联考古学家曾在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乌兹别克诸共和国境内发现了大量塞人的遗物与遗迹,因而常将塞族文化与乌孙文化相提并论,合称塞卡-乌孙文化。与此同时,古代塞人方言已发现于中国新疆西部和田及温宿境内之吐木休克等地出土的文物上,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所出文书中也有大量和田-塞语的文献。和田-塞语至公元11世纪才成为死的语言,目前解读工作已告完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461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