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Aqimeinide Shidai kaogu
[外文]:Aqimeinide Shidai kaogu
阿契美尼德是古代波斯王朝名,由阿契美尼德氏族的人所建,故名。公元前550年,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居鲁士二世征服米太,建立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和薛西斯一世在位期间,国势鼎盛,其疆域跨欧、亚、非三洲,西达欧洲的马其顿、非洲的利比亚,东至印度河流域,北抵高加索山脉和咸海,南临波斯湾和阿拉伯沙漠。前4世纪以后国势转衰。前330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灭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倾覆。
1622年,意大利人 P.della瓦莱首次发现阿契美尼德王朝首都之一波斯波利斯的王宫遗址(见波斯波利斯城址)。1765年,德国学者C.尼布尔(1733~1815)在该遗址找到刻有楔形文字的铭文。此后,F.明特尔证实铭文中有一种为阿契美尼德王朝时的古波斯文。1802年,德国人G.F.格罗特芬德(1775~1853)释读出古波斯文中的几个国王名。1837年后,英国人H.C.罗林森 (1810~1895)等 4人释读出所有的古波斯楔形文字。19世纪末,考古学家始对阿契美尼德时代的遗址进行发掘和研究。
建筑阿契美尼德时代的建筑,在继承米太人传统技术并吸收希腊石匠技艺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从木结构逐渐转向以木石结构为主,出现了宏伟的砖石建筑,波斯波利斯、帕萨加第、苏萨(见苏萨城址)等城市的王宫,达到了辉煌的成就。王宫建造在石头地基上,屋顶以高达20米的石柱支撑,柱础雄浑粗大,柱顶安放作为拱墩的石雕像。大会厅是阿契美尼德时代王宫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各种庆典和礼仪活动,它通常位于王宫中央,四周连着半露天式门厅,大厅四角为塔楼,内设阶梯和卫兵的住房。波斯波利斯王宫的大会厅面积36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近万人。
帕萨加第是阿契美尼德王朝最早的首都。其王宫的主要建筑,如宫门、宫邸和大会厅等都矗立在间隔相当距离的石头台基上,互不毗邻,在布局上还带有游牧营地分散特点的痕迹。帕萨加第城以南的居鲁士陵墓,是至今仍完好的建筑古迹。整个陵墓呈方锥形,由6层阶梯状的白色石灰石构成。墓室位于顶部,长3米、宽2米。
雕刻阿契美尼德时代的雕刻艺术,成为建筑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表现手法上,它吸收、融合了亚述、小亚细亚、亚美尼亚、埃及等地艺术的因素,并对伊朗的传统形式有所发展。宫廷建筑的门框、门楣、窗侧壁以及宫门、台阶等都用石雕像或浮雕作装饰。浮雕上的形象或为象征拱卫国王的狮子、怪兽和卫兵,或为国王领受神意、征服敌人以及百姓进贡等场面,表现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力。最为著名的是贝希斯顿石刻(见贝希斯顿铭文)上和波斯波利斯王宫宫殿墙体上的一系列浮雕。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浮雕,是帕萨加第城城楼门侧的护卫神神像。神像有4只翅膀,高约270厘米,建于前6世纪居鲁士大帝在位期间。此外,雕刻艺术还运用于碗、罐、酒器等金属器物和象牙制品上。1877年,在阿富汗坎大哈省奥克苏斯河畔发现的、被称作“奥克苏斯珍宝”的一批器皿及饰物等金银细工制品,是这一时代最具代表性的金属雕刻品。
铭文阿契美尼德时代的铭文大多以古波斯、巴比伦以及新埃兰三种楔形文字刻写,在岩石、建筑物、金银器和印章上都有发现。1933年在波斯波利斯王宫内出土的金盘、银盘上,以三种文字记载了大流士统治时代波斯帝国的疆界。粘土泥板文书主要发现于波斯波利斯,仅在王宫北角的城堡中就有数千块泥板文书断片,在王家宝库中也发现 700多块,文书的内容都是关于国家粮仓出纳与分配以及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记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