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德温,J.是什么?

鲍德温,J.是什么?,第1张

鲍德温,J.是什么?

[拼音]:Baodewen

[外文]:James Baldwin (1924~ )

美国黑人作家。出生在纽约市黑人聚居区哈莱姆。他的父亲是不受教区供养的穷牧师,有子女9人,他是长子。因家贫受教育不多,主要靠自学。12岁发表一篇描写西班牙革命的短篇小说,以后一直练习写作歌曲和剧本。他的父亲一心要他当牧师,极力反对他的创作活动。他14岁开始在教堂布道,3年后自称“看透了宗教的虚伪”,从此离开教堂,不信宗教。这段经历对他影响很大,他后来写的散文也带有布道时的说教口吻和激情。

鲍德温离开教堂后不久,在他所谓的“美国工商业世界”中谋生,充当过饭馆侍者和仆役,业余时间写作书评和小品文,其中一部分后来收在散文集《土生子的札记》(1955)中。1944年他结识黑人作家理查·赖特,并在赖特的帮助和鼓励下从事创作。4年后步赖特的后尘离开美国侨居巴黎和欧洲。1957年美国爆发警察镇压黑人示威的小石城事件,鲍德温认为他身为作家,“责任是在美国”,因而回到美国从事写作和斗争。他参加黑人民权运动,同时写了许多文章,就反对种族歧视、黑人解放的道路等问题发表意见。其中有著名的散文集《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1961)、《下一次将是烈火》(1963)、《他的名字,在街上也不存留》(1972),还有政论、文艺评论、回忆录、随笔、游记、报告文学等多种文字,文笔犀利泼辣,洋溢着火一般的热情,西方有不少评论家认为他是20世纪杰出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充满无人能模仿的激情,这种激情……出自作者的内心,无法与作者本人的思想感情分割开来。”

除散文外,鲍德温也写作剧本和小说。他的剧本《黑人怨》(1964)在百老汇上演后获得好评。他出版有一部短篇小说集和五部长篇小说,较优秀的是第一部长篇小说《向苍天呼吁》(1953),主要描写美国黑人青少年面临两种抉择:不是进教堂,就是进监狱。后来出版的三部长篇小说《乔瓦尼的房间》(1956)、《另一个国家》(1962)和《告诉我火车开走多久了》(1968),企图通过复杂的性关系(包括同性恋)来反映美国现实社会中的种族关系,猥亵的描写较多。197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假若比尔街能够讲话》,写一对黑人青年男女遭受一个白人警察的迫害和诬告的悲剧,反映种族问题较前深刻。

鲍德温关于种族问题的基本看法是:美国的“复合命运”使白人和黑人的生活及利害关系在20世纪的美国变得不可分割。他认为要解决美国黑人问题,关键在于美国白人必须寻找出一条道路来与黑人共处。他一方面警告白人世界必须停止种族歧视,因为物极必反,黑人的怒火会一发不可收拾;另一方面又规劝黑人不要采取极端的行动,以免煽起种族仇恨,自取灭亡。他的观点虽遭到某些黑人领袖的指责,但在黑人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465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