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ongguo gudai xiyin
玺印即印章,上刻印文。中国古称“鉩”或“”,后作“玺”,亦称“图章”。约起源于春秋末,当时的官、私印均称玺。《左传》、《周礼》中出现过“玺书”或“玺节”的名词。其材质以铜为多,亦有用金、银、骨、玉石、木、琉璃及琥珀等材料的,元以后盛行以石为印。宋元以后出现押印。汉代及以前,玺的用途主要是封发物件和简牍,在封泥上打出印文,以防私拆,并作信验。纸帛盛行后,封泥之用渐废,改作用朱色钤盖。除日常应用外,还用于书画题识。官印是权力的象征。而无论官、私印又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品。从春秋战国至明清,玺印随时代而变化,风格各异。
春秋战国玺印目前见于著录的共有6000余方。这些玺印可分为如下几类:
(1)官印。以正方形居多,也有圆形、长条形或折矩形。印材以铜为主。印背有带孔的钮,以便穿系印绶。钮式以鼻钮为最常见。印文有阴文和阳文,书体为籀文。出现于印上的官名有大府、行府、司徒、司马、司空、奠敖、工师、啬夫等。
(2)私印。形状和官印相似。除铜以外,也用玉、银、骨、琉璃等材料。印钮有鼻钮、坛钮、覆斗钮、亭钮、兽钮等类。
(3)吉语或单字印。常见的吉语印有“敬上”、“忠信”、“宜有千万”等,即后世所说的闲章。单字印有“吉”、“公”等字。
(4)巴蜀文字印。四川各地常有出土,印为方形或圆形,背面也有钮。唯印文为战国巴蜀人的图画文字。
(5)肖形印。印上无文字,只有鸟兽、人物、神怪等图像。
(6)其他。有一类印专作在马身上或木材上打烙印之用,还有一类是供陶工在湿坯上打印记的。
秦汉玺印秦印的特点是,印文之间和四边常有栏格;再就是印文上作“玺”字,而不象战国时皆从金而作“鉩”。两汉时印制承袭战国、秦,但有不少的变化。以官印而言,比较趋于规范化。印的大小,无论尊卑,都在2厘米左右见方,即汉人说的“方寸之印”。还有一半大小的半通印。皇后、诸侯王用玉或黄金作印,有的少数民族君长或将军之类高官也用金印。官吏二千石用银印,二千石以下都用铜印,铜印中也有鎏金者。钮式有鼻钮、龟钮、羊钮、驼钮、蛇钮、鱼钮、螭钮等类。印文都为阴文,书体为篆书。帝、后、王印称玺,从丞相到百官都称印或章。汉代私印传世者数量极多,以铜质为最多,也有用金、银、玉、木、琥珀、玛瑙等材料者。纽有鼻钮、 瓦钮、覆斗钮、 坛钮、龟钮、狮钮、虎钮、蛙钮、 蛇钮、辟邪钮等多种类型。 有的印两面都刻文,中间有孔,即所谓的穿带印;也有两印可套合在一起的子母印;还有的是将印刻在戒指或带钩之上。印文的书体以篆书为主,也有少数采用鸟虫篆。有的印文在名字前冠以臣或妾字。汉代也有吉语印和肖形印。
魏晋玺印魏晋官印沿袭汉制,差异不大。私印中盛行五面或六面印,如南京老虎山颜氏墓群出土一铜印,六面分刻“颜”、“臣”、“颜白事”、“颜白笺”、“颜文和”、“白记”6种不同的印文。 南北朝官印的一般特点是,印文笔划较细,书写和刻工都比较潦草。这一时期玺印的用法是蘸上红颜料钤印于纸上。在敦煌写经上曾发现有南齐“永兴郡印”的朱色钤本。这一时期印体增大,印文改为阳文。这种情况一直沿续到明、清。
唐至明玺印唐代官印传世者极少。1973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出土有“蒲类州之印”等。唐印仍为铜质,印大小在5~6厘米见方,钮为橛钮,后代印制均仿此。宋代官印和唐印稍异之处是,印文笔画多曲折,是以后印文用“九叠篆”的开端;同时印背或侧面常有纪年之类的刻款。辽、金、元的玺印继承了宋印的这些特点,不同之处是印文或用少数民族文字。明、清官印和元的官印相近,除铜印外,也用金、银印,印文四边较宽。官印称“关防”始于明。清代官印上有满文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字。
玺印的研究研究古玺印始于北宋末。王俅《啸堂集古录》已有著录。从宋到清前期,虽然不断有人编集古印谱,但都没有写出研究性文字,仅局限于资料的搜集和流传。从清道光以后,随着金石学的盛行,古印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瞿中溶的《集古官印考证》,对从汉至宋、元的900多方官印作了详细的考定,即使到今天,此书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于古文字学获得较大进展,经过陈介祺、王懿荣、吴大澂等人的努力,原来同汉印相混的战国玺印,被认出其文字为先秦古文,其官名则属于周秦之际。在资料搜集方面,成绩也很突出,各家印谱相继出现,尤以陈介祺的《十钟山房印举》为最重要。罗福颐于1930年编成《古玺文字徵》、《汉印文字徵》两书,近年又作增订补充,为读者提供了查找和辨认玺印文字的字典。1981年他又编成《古玺汇编》,收战国古玺5000余方,把长期以来分散见于各书、藏于各处的材料汇集在一起。1981年又作《古玺印概论》,对历代官、私印的发展变化作了概括。近30年来,对古文字的辨认进展较快,已识辨出战国玺印上不少过去不识的字。各地出土和收藏的宋以后的官印,一部分也已编印成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