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bulin
[外文]:Rudyard Kipling (1865~1936)
英国小说家、诗人。1865年12月30日生于印度孟买。他的父亲曾任孟买艺术学校校长,后任拉合尔博物馆馆长。吉卜林 6岁时,被送回英国受教育。17岁大学毕业,在印度拉合尔《民政与军事报》任副编辑。1886年出版短诗集《歌曲类纂》,主要是讽刺诗。1888年出版《山中的平凡故事》,以此初露头角。随后,《三个士兵》、《加兹比一家的故事》、《在喜马拉雅杉树下》、《人力车幻影》等 6卷短篇小说集相继问世。这些作品都是他在24岁以前写成的。他以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的生活为题材,以作品主人公坚韧的性格,反映帝国的扩张精神,因而名噪一时。1887至1889年,他游历印度、中国、日本和美国各地,写了许多札记,后来收入《飘洋过海》(1899,2卷)。1891年出版《生活的障碍》。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消失的光芒》(1890)不及他的短篇,1905年改编为剧本。
1892年,他用士兵俚语写成的《军营歌谣》出版,其中同样表现了帝国扩张精神。
1892年,吉卜林同美国作家查尔斯·沃尔科特·巴莱斯蒂合写的一部传奇《劳拉卡》出版。同年与这位合作者的妹妹结婚。4年后回英国萨塞克斯定居。
从90年代后半期开始,吉卜林扩大了创作的题材范围,从描写印度的风光和人物转向世界其他地区,在描写日常生活的同时宣传他的理想的生活原则。如中篇小说《勇敢的船长们》(1897)写一个美国财主的子弟出海航行,在艰苦生活中锻炼意志。此外还有《白天的工作》(1898)、《斯托凯公司》(1899)等。他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收入《七海》(1896)和《五国》(1903)两部诗集,其中绝大部分诗篇是写英国军队在异国的征战,英帝国的责任和光荣,明显地流露出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优越感”。他曾说征服并统治世界是“白种人的重任”。他主张以诗歌唤起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帝国自觉心,号召人们远涉重洋去开拓殖民地。他的作品充满扩张精神,因而他有“帝国主义诗人”之称。
吉卜林在后期还著有长篇小说《吉姆》(1901)、儿童读物《正是如此的故事》(1902)、《普克山的帕克》(1906)和《作用与反作用》(1909)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吉卜林发表了不少诗歌和特写,为英帝国的政策辩护。后来他的家被德国飞机炸毁,儿子在战场上阵亡,因此他的思想和作品都笼罩了一层绝望、痛苦的阴影。他晚期的诗歌,有为世界性灾难感到惆怅的哀音。他的小说《各种各样的人》(1917)、《借方与贷方》(1926)、《极限与更新》(1932)等都描写了生活的困顿和希望的破灭。
吉卜林的最著名的作品是《丛林故事》(1894)和《丛林故事续篇》(1895),其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界和动物的心理,而且着意阐释自然界的规律。他力图说明生活就是掠夺,每一种生物都必须为自身的生存进行斗争,因而需要毅力和勇气,需要纪律和有效的行动。有些评论家认为《丛林故事》是不应受到指摘的一部书。虽然它曲折地反映了帝国主义思想,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野兽的品性和行动的描摹,具有童话般的魅力。作品的艺术技巧值得肯定。
吉卜林文笔的特色是简洁凝练,没有多余的话,不写与主题无关的事。他的短篇小说构思新颖,叙述生动有力,不作过分渲染,但情景变幻,跌宕有致。即使是两、三页的短篇,也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小泉八云认为吉卜林的短篇小说可以和莫泊桑的作品相比而无愧色。吉卜林的诗歌韵律和谐,音节流畅,如《英国的诗歌》、《东方和西方的歌谣》都表现了诗人娴熟的技巧。1907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1936年1月18日吉卜林在伦敦去世。英国政府和各界人士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之角”为他举行了国葬。1937年出版了他生前写的自传《谈谈我自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