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古是什么?

烧古是什么?,第1张

烧古是什么?

[拼音]:shaogu

中国古代一种仿造古玉器、铜器的技术。亦称烧色。见于清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档案。其起源可溯至宋代。烧古术是随仿古文玩(俗称骨董)的兴起而逐步完善起来的。其主要对象为仿古玉和仿古铜类文玩,以人工方法创造一种三代(夏、商、周)和秦汉古文物特有的古色古香的韵味。玉器烧古是以熏、烤、煮、泡等方法,作出人工沁。沁本是殉于墓内的玉器与地下的有机物或无机物接触后,受到浸蚀而出现的色变或质变的现象。宋人为了在仿古玉上透出沁色以欺骗收藏者,便想出使用烤色烧古之法。如用虹光草汁淹泡仿古玉便呈现鸡血红假沁,称为“提油”;用孩儿茶煮仿古玉呈褐色伪沁;用锯末熏烤呈褐黄色人工沁。铜器烧古,在明代因受宣德炉影响更加兴盛。鉴赏家认为古铜器以褐色为上,水银沁或墨漆骨沁为次,青绿锈者又次。故宣德炉亦重褐色和蜡茶色。后世以水银(汞)浸擦入骨,经熏烧洗涤而成。明代山东、陕西、河南、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等地盛行烧古,以泥矾浸地,再以砂、胆矾、寒水石、硼砂、金丝矾等粉末以青盐水溶化为液,蘸刷于器,经炭火烧烤数次方可。清代铜器烧古以西绿、胆矾、砂为原料,涂于铜器之上,以温火灼烤而成,以苏州最为著名,内廷烧古匠亦募自该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475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