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斯科普夫,F.C.是什么?

魏斯科普夫,F.C.是什么?,第1张

魏斯科普夫,F.C.是什么?

[拼音]:Weisikepufu

[外文]:Franz Carl Weiskopf (1900~1955)




德国作家。1900年4月3日生于布拉格,父亲是银行职员,母亲是捷克人。1918年被征召入奥匈帝国军队服役,军中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次年入布拉格卡尔大学修习文学和历史,1923年毕业,获博士学位。1921年捷共建党,魏斯科普夫是最早的党员之一。1923至1924年间,被多次指控犯“文字叛国罪”。1927年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一次革命作家代表会议。1928年移居柏林,与亚历克斯·韦丁结婚,并任《柏林晨报》文艺编辑。1930年参加在哈尔科夫召开的第二次国际革命作家代表会议。1933年被纳粹驱逐出境,回布拉格,担任《工人画报》(后改名《国民画报》)主编。1939年法西斯军队攻占布拉格后,去巴黎;同年秋天应美国反法西斯作家同盟邀请赴纽约。在美国居住10年,进行创作并参加“流亡作家委员会”工作,帮助西格斯、基施、马尔希维查等作家逃离欧洲。他的作品大多在这时期写出,在美国、南美洲、英国、瑞典等地出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历任捷克驻美国大使馆参赞、驻瑞典公使和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1953年移居东柏林,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籍,与维利·布雷德尔主持《新德意志文学》杂志的编辑工作。1955年9月14日在柏林逝世。

魏斯科普夫开始时创作戏剧,不久从事诗歌写作。诗集《鼓响了》(1923)汇集了他最初创作的富有民歌色彩的战斗诗歌,其中一些诗篇赞美了俄国十月革命。

魏斯科普夫的作品主要是长篇小说。《斯拉夫人之歌》(1931)写一个出身资产阶级的青年同本阶级决裂,投向无产阶级的过程,具有自传性质。《丽西或者诱惑》(原名《诱惑》,1937)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以30年代初期柏林为背景,通过一个工人家庭出身的青年妇女的遭遇,表现当时一部分德国人受法西斯蛊惑宣传的欺骗,反映了进步势力的反抗斗争。《新日子来临之前》(1944,英文版1942和《敢死队》(1945,英文版1944),都取材于反法西斯斗争;前者写斯洛伐克爱国志士反抗德国法西斯占领军和本地内奸的武装斗争,后者写一个纳粹士兵赎罪的故事。

魏斯科普夫规模较大的作品是小说三部曲:第一部《告别和平》(1950,英文版名为《多瑙河畔的黄昏》,1946) 和第二部《在洪流中》(1955,英文版名为《他们时代的孩子们》,1948)业已完成;第三部《世界在阵痛中》(1960)仅存残稿。这部巨著描绘了奥匈帝国的没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诞生,两个出身资产阶级的青年人同本阶级决裂,“告别”旧世界,转向无产阶级。故事从1913年延续到1921年,人物活动的场所从布拉格、维也纳扩展到瑞士、意大利和俄国。作者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描绘了一幅广阔的时代和社会图景。

魏斯科普夫称报告文学是革命文艺的“轻骑兵”,早年写作的《转乘通向二十一世纪的列车》(1927)和《未来在创建中》(1932),报道了当年苏联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建设。他的《广州之行》(1953)介绍了新中国获得的进步,指出中国人民不但能够推翻一个旧世界,而且也能够创建一个崭新的社会。

魏斯科普夫还写过许多出色的轶事文学作品,如《强权者》(1934)、《不可战胜的人们》(1945)等,大多取材于反法西斯斗争。




魏斯科普夫还著有关于文学和语言的论著《在异国天空下──德国流亡文学纲要,1933~1947》(1948)、《保卫德语》(1955)和《文学巡礼》(1956)。后者是作者生前自编的文学评论集,其中有论述中国诗歌、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以及赵树理、丁玲和田间等人的文章。

魏斯科普夫的译作《中国诗歌》(1953)收入他翻译的中国古今诗歌数十首,其中包括鲁迅、毛泽东、艾青、贺敬之、何其芳等人的诗作。田间的长诗《赶车传》(1953)也由他译成德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476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