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公路运输是什么?

中国近代公路运输是什么?,第1张

中国近代公路运输是什么?

[拼音]:Zhongguo jindai gonglu yunshu

[外文]:highway transportation in modern China

中国自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公路运输。

中国历代王朝都修筑有贯通各省区的官道,并已向网状化发展,但长期处于畜力车、人力车运输和驮运阶段。1901年从外国进口第一辆汽车,1906年在广西修建了从龙州至镇南关(今友谊关)长约50公里的第一条公路,中国才开始有了近代公路运输。这时,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中国的公路运输始终处于落后状态,并具有严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公路建设

到1922年,全国仅有公路1185公里,1928年为29127公里,公路建设十分缓慢。国民党政府成立后,为了军事等需要,扩大公路修建,到1936年,全国公路增至10.8万公里,但大都因陋就简,有路面者不过占35%。抗日战争时期,添建西南、西北公路,到1949年,全国约有公路13万公里。计自1906年首建公路以来,44年间平均每年修建不过3000公里。据1940年统计,中国平均每74平方公里才有1公里公路;同是国土辽阔的苏联,同年每7.8平方公里即有1公里公路。

由于筑路无统一标准,公路的技术等级偏低,质量很差。平原地区,路基多半低下狭窄;山区公路,大多迂回曲折。急弯、陡坡、缺桥梁、少涵洞之处常见,渡口设备简陋,有路面者不多,绝大部分是土路,加以管理混乱,缺乏护路、养路制度,又经常受到破坏,行车状况很差。1949年时,通车里程不过7.5万公里,仅占路长58%。

公路运输

中国近代没有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公路运输实际是以非机械运输工具为主。仅有的汽车都是从外国输入。初期为数不多,1928~1934年国民党政府为了适应反人民内战的军事需要,进口客、货汽车平均每年达四五千辆。抗日战争时期,全国约有汽车3万余辆,货物周转量每年约1亿多吨公里。1946年全国有公私汽车(包括客车、货车、轻便车)74899辆,1947年货物周转量为4亿吨公里。据1940年统计,中国每100公里公路拥有汽车0.58辆,而同年美国为6.07辆。

汽车运输原来主要为帝国主义侵华贸易服务,集中在沿海地区。上海一地汽车数量常占全国 1/3至一半左右。同时,西方国家把中国作为倾销汽车及配件的市场,致使车辆和配件的型号多、规格杂,通用性、互换性差,影响车辆利用率。外国倾销的汽车,又多是国外淘汰车型,技术性能差,再加失修失养,行车事故也较多。这些,都使得汽车运输的效率很低。政府对汽车运输无统一管理,又有地方势力强加干涉,苛捐杂税,以至扣车阻运,运输市场常处于混乱状态。

中国第一家专业汽车运输公司是1917年创办的张库汽车运输公司,经营张家口至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间的运输业务。其后,不断有华商和外商的汽车运输公司设立,亦有不少个体经营者。国民党政府建立后,逐渐掌握汽车运输业务,主要供军用。至抗日战争后,形成西北、西南物资运输处,中国运输公司,复兴公司等庞大的官僚资本运输机构,垄断了汽车运输业务。加以军方和各省官僚资本的企业公司也都经营汽车运输,民间的汽车运输业和个体经营者陷于十分困难的境地。这时候,为数众多的畜力车、人力车,仍是公路运输的重要力量,这种运输业,在国民党政府强制军用和物资统制的政策下,也得不到发展。抗日战争期间,通过公路运输的物资中,军工物资和统制物资占全部货运量的90%强,而人民必需的粮食一项只占2%。

近代中国公路运输处于低微的地位,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应有作用未能得到重视和发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公路运输才有了迅速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482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