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u Ling
现代剧作家、戏剧活动家。原名任禹成。江苏宜兴人。1907年2月23日生。1926年于苏州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即爱好与热心戏剧活动。1930年考入北平大学。翌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北平分盟。1932年与宋之的等筹组左翼戏剧家联盟北平分盟,先后成立呵莽剧社、苞莉芭剧社,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以上海工人反对“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事件为题材,创作独幕剧《瓦刀》;9月又写成独幕剧《一颗炸d》(即《警号》),反映“九·一八”纪念声中的悲壮故事。1933年初,任上海左翼戏剧家联盟负责人。次年任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组织秘书。先后以尤兢笔名写成独幕剧21种、多幕剧5种,广播、翻译剧各1种。其中《回声》、《汉奸的子孙》(1937)、《夜光杯》(1937)等较有影响,而以《浮尸》(1937)为其代表作。这些剧作揭露黑暗现实,同情下层人民苦难,宣传抗日救国,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水平。这时期的作品充分显示出作者善于观察生活、塑造人物的艺术才能。
“七·七”事变后,于伶留守“孤岛”上海,坚持进步戏剧阵地的工作。此时期他更笔名为于伶,风格灿然一新。“从性急的呼喊到切实的申诉,从拙直的说明到细致的描写,从感情的投掷到情绪的渗透,很奇妙,一个笔名的改变在某种意义上竟象征了这位作者的再出发和新生。”(夏衍《于伶小论》)当时的主要作品有《女子公寓》(1938)、《花溅泪》(1940)、《大明英烈传》(1940)等,而以《夜上海》(1939)为代表作。《夜上海》描写绅士梅岭春因日寇入侵,率家逃至上海所历的艰辛,再现了上海人民与日本占领者的斗争风貌。“从浅俗的材料中去提炼惊心动魄的气韵”,“完成了一种‘诗与俗的化合’的风格”(夏衍《于伶小论》),获得强烈的演出效果。
抗战后期,于伶在香港、桂林、重庆等地,坚持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进步戏剧运动。1946年返沪,负责中国共产党上海市文化工作委员会工作。在开展戏剧活动中又写了剧作多种,以《长夜行》为力作,它描写了“孤岛”知识分子与敌人及其走狗汉奸的斗争,坚持民族气节,战胜种种艰辛和诱惑,最后终于觉醒。作品兼具浓厚的悲剧和喜剧因素。
上海解放后,于伶在文化、电影界担任领导工作,并被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他与孟超、郑君里合作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聂耳》,获得影坛好评。1962年又写了大型话剧《七月流火》,揭露抗战期间美帝国主义勾结日寇和蒋介石汪精卫合流,歌颂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的坚强领导和群众的爱国热情,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华素英的形象。全剧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强烈,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于伶创作以迅速、多产著称,共有剧作50多种。作品时代气息浓郁。他善于有重点地、细致地创造环境气氛,以渲染人物、强化主题,文笔泼辣犀利,人物塑造手法多样。他的剧作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于伶剧作选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