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阵地图片(欧亚形势吧乌克兰防御阵地)

防御阵地图片(欧亚形势吧乌克兰防御阵地),第1张

防御阵地图片(欧亚形势吧乌克兰防御阵地)

[拼音]:fangyu zhendi

[外文]:defensive position

部队为抗击敌人进攻所占领的阵地。有野战防御阵地和坚固防御阵地。是部队隐蔽自己,杀伤、消耗敌人,完成防御任务的重要条件。

防御阵地的选择、编成和构筑

防御阵地通常选择在利于阻止敌人进攻的地形上。前沿要便于观察和发扬火力,前沿前和翼侧应不便于敌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接近和展开,并力求有天然障碍作屏障;阵地纵深要便于疏散隐蔽地配置兵力兵器和实施机动。

防御阵地要根据敌情、任务和地形情况,组成以反坦克为主的要点式的纵深梯次的阵地体系,使各阵地既能互为依托,又便于独立作战。各级防御阵地的编成有所不同,如连的防御阵地是由各排支撑点和火器发射阵地组成;师的防御阵地通常由警戒阵地、第一阵地、第二阵地、第三阵地、斜切阵地、炮兵阵地、高射炮兵群阵地、反坦克阵地、反空降阵地、指挥所及诸预备队配置地域等组成。

防御阵地通常要构筑工事、设置障碍和进行伪装。野战防御阵地构筑射击、指挥、掩蔽工事和堑壕、交通壕等;坚固防御阵地还构筑坑道或地道及其他永备工事,并备有完善的战斗、生活及防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的设施。防御阵地一般要修建以防坦克为主的、与火力密切结合的障碍物配系,并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使用制式器材和就便器材进行严密伪装。有时还要构筑假阵地、假工事,设置假目标。




简史

防御阵地是随着兵器和战术的改进而发展的。早在中国夏代,有些部族为了防止外来侵袭,在居住地周围构筑封树、土墉和壕沟。随着部族之间的战争日益频繁,逐步发展成环形的独立的能长期坚守的城邑。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多在险阻地区沿隘路构筑关塞,或建立障壁式长城和驻兵与瞭望用的障、亭;关塞前还有壕池、吊桥和木栅等设施。旷野地区则构筑壁垒或设置木寨用以御敌。14世纪以后,火器广泛运用于作战,防御阵地有了较大改进。中国明代建立了海岸要塞阵地,构筑城池、炮台、碉堡等工事。欧洲一些国家有了棱堡式要塞阵地。19世纪出现线膛炮以后,逐步形成了有一定纵深的野战防御阵地,构筑有堑壕、交通壕、散兵坑和炮兵发射阵地等野战工事。中法战争中,清军将领冯子材在镇南关(今友谊关)地区,构筑了由坚固堡垒群和长墙、深沟组成的山地防御阵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于火炮和机q的大量使用,出现了由交通壕连接数道堑壕组成的防御阵地,形成了绵亘的阵地体系,以2~4道阵地组成防御地带,各地带间设有中间阵地和斜切阵地,阵地还设有防步兵障碍物。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随着飞机、坦克大量装备军队和进攻能力的不断提高,多地带、大纵深的防御阵地更加完善。主要防御地带通常由三道阵地组成,并构筑有连防坦克支撑点、营防坦克枢纽部、团防坦克地域和炮兵阵地、坦克发射阵地,设置有大纵深的障碍物。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主要利用有利地形依托野战阵地进行防御,防御阵地正面宽、纵深浅,只构筑散兵壕和机q掩体等简单的工事,设置少量障碍物。解放战争时期,防御阵地的纵深增大,阵地编成有了进一步发展。1948年10月,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进行塔山阻击战时,建立了正面8公里、纵深10.5公里的防御阵地,编有主阵地、预备阵地和炮兵阵地,构筑了大量堑壕、掩体、火器发射阵地和假工事,阵地前设置了铁丝网、鹿砦和地雷等障碍物。抗美援朝作战后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防御阵地编成比较完善,建立了以坑道为骨干、与野战工事相结合的支撑点式的大纵深的防御阵地。阵地编成包括主要防御地带和第二防御地带。主要防御地带由基本阵地、预备队阵地、炮兵发射阵地等组成,有的还构筑斜切阵地、侧方阵地、防坦克阵地和防空降阵地。基本阵地由支撑点和核心阵地组成。在前沿前设置了以地雷为主的障碍物配系。

对现代条件下的防御阵地,有的国家军队主张在主要战斗地域前建立大纵深的掩护地域,认为这是积极防御作战中保障实施主要战斗的场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659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