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屈大均屈大均(1630年~1696年),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屈大均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其中以诗的成就最高,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代表作品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屈大均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
02
梁佩兰梁佩兰(1629年~1705年),字芝五,号药亭、柴翁、二楞居士,晚号郁洲,广东南海人,清初诗人。梁佩兰少年时从学于陈邦彦,攻读经史百家之学,他聪敏过人,记忆力强,能“日记数千言”,素有才名。其诗歌意境开阔,功力雄健俊逸,为各大诗派一致推崇,被时人尊为“岭南三大家”与“岭南七子”之一,著有《六莹堂前后集》等,是广州历史上有名的文人之一。
03
冯成修冯成修(1702~1796年)字达夫,号潜斋。广东南海丹灶梅庄人。清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吏部主事,适文选司员外郎,充乾隆十五年福建副考官,升礼部祠祭司郎中。乾隆十八年典试四川;二十四年督学贵州,曾制订学规训士,巡试所至,讲求实学,端正文风。不久,被召回京。年61假归,掌教广州粤秀、越华书院,受业数百人,世称“潜斋先生”。乾隆六十年再赴京参加“鹿鸣宴”。
04
崔与之崔与之(1158年~1239年或1240年1月19日),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广东增城(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人,南宋名臣、诗人。崔与之被称为“岭南儒宗”,其所治儒学的“菊坡学派”被认为是岭南历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流派。他颇有词章造诣,开岭南宋词之始,有“粤词之始”之称,今有《崔清献公集》传世。
05
陈澧陈澧(1810年~1882年),字兰甫、兰浦,号东塾,出生于广州木排头,世称东塾先生,广东番禺人,清代著名学者。陈澧是位通晓天文地理、乐律算术、骈文填词的岭南大儒,也是著名的广州文人之一。他对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文、填词、书法,无不研习,著述达120余种,著有《东塾读书记》、《汉儒通义》、《声律通考》等。
06
湛若水湛若水(1466年~1560年),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市)人,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湛若水在继承陈献章学说的基础上,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提出“格物为体认天理”与“为学先须认仁,仁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理念,创立了“甘泉学派”,终至自成理学的一大门派,与王阳明的“阳明学”被时人并称为“王湛之学”。其现存的作品有《湛甘泉集》、《心性图说》、《真心图说》、《新泉问辩录》、《非老子》、《圣学格物通》、《二礼经传测》、《春秋正传》等书行世。
07
黄世仲黄世仲(1872年~1913年),别名黄小配,番禺大桥乡(今属广州芳村区)人,资产阶级革命家、宣传家、小说家。黄世仲于1905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大量的革命实际工作,是著名的报人;曾在《天南新报》、《中国日报》、《世界公益报》、《香港少年报》等10多种革命报刊担任主编或参加编辑工作。辛亥革命后,黄世仲被推举为广东民团局长,后因与都督陈炯明不和,被其以“侵吞军饷”之罪名杀害。
08
商承祚商承祚(1902年3月7日~1991年5月12日),字锡永,号驽刚、蠖公、契斋,广东番禺人,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商承祚出身书香仕宦之家,早年从罗振玉选研甲骨文字,曾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代表作品有《殷虚文字类编》、《商承祚篆隶册》行世。
09
叶恭绰叶恭绰(1881年~1968年),字裕甫(玉甫、玉虎、玉父),又字誉虎,号遐庵,晚年别署矩园,室名“宣室”,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书画家、收藏家、政治活动家。叶恭绰早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后留学日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孙中山广州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长;1927年出任北京大学国学馆馆长。
10
张元济张元济(1867年10月25日~1959年8月14日),字菊生,号筱斋,出生于广东广州,中国近代杰出的出版家、教育家、爱国实业家。张元济一生为中国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整理、出版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广州文坛重要的人物之一。在他主持商务印书馆时期,商务印书馆从一个印书作坊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出版企业;他组织编写的新式教科书风行全国,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推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林纾翻译的《茶花女》等大批外国学术、文学名著,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