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地处渝东褶皱带、湘鄂川黔隆起褶皱带之间的过渡地带,紧邻湖北省的利川市、重庆市的奉节县和万州区,南北长约37公里,东西宽约19公里,包括整个清水乡、耀灵乡、堰坪乡以及票草乡和泥溪乡的一部分,总面积296平方公里,落差达1400米,是一座以龙缸岩溶天坑为主,石笋峡、龙窟峡峡谷和大安洞溶洞为次,兼顾草场生物景观和土家族人文景观的大型综合性国家地质公园,于2005年9月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
02
重庆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重庆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武隆县境内,地处长江支流乌江下游,由两个地质遗迹园区组成:位于县城北面的天生三桥地质公园园区和位于县城东南面的芙蓉洞、芙蓉江地质公园园区,分别位于乌江的北岸和南岸,总面积454.7km2,属全国罕见的大型岩溶地质公园。公园地处云贵高原大娄山与武陵山系相交的褶皱地带,岩层破碎,又受乌江水系深度切割,山峰林立,沟谷纵横,坡陡谷深,山脊海拔多在1200~2000m之间。
03
黔江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是由于地震时山崩岩塌、溪流堵塞而形成的地震堰塞湖,是目前中国国内历史最长、保存最为完好的地震堰塞湖,而且在世界上也“极为鲜见”。四周秀峰环列,湖内水碧岛绿,湖光山色,景色如画。小南海地震遗址为全国独有、世界罕见,其地震崩滑体、崩积物、淤坝等至今清晰可见。2001年,被国家地震局批准为“黔江小南海国家地震遗址保护区”和“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地震遗址是小南海最具科研价值和旅游价值之处。小南海处在渝东鄂西褶皱带内,以震旦系变质岩为基底,最近的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大面积的隆起抬升。所以小南海地震的发生,可能与本地区基底断裂活动有关。由于小南海远离城市,人烟稀少,所以地震遗址得以完整保存下来。
04
重庆万盛国家地质公园重庆万盛国家地质公园是位于重庆市万盛区,面积105平方千米。2009年8月国土资源部批准为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是以中奥陶统龟裂灰岩构成的石林地貌景观、峡谷地貌和水体景观组合的地质公园,岩溶地貌是公园内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众多,主要有石林、石芽、溶蚀洼地与溶蚀漏斗、天坑-落水洞、溶蚀谷、暗河、溶洞等。峡谷地貌主要分布在黑山谷景区。水体景观由包括鲤鱼河与刘家河在内的河流、极其发育的泉点和岩溶瀑布等组成。古生物化石主要为中华震旦角石构造遗迹有区域性构造和局部节理裂隙构造作用或两者综合作用。
05
重庆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重庆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最典型的地质遗迹当属“侏罗山式褶皱”。所谓“侏罗山式褶皱”,又称过渡型褶皱,由互相平行的背斜和向斜相间排列而成。侏罗山式褶皱的代表性构造是隔档式与隔槽式褶皱。隔档式褶皱又称梳状褶皱,由一系列平等褶皱组成,其特征是背斜紧闭,发育完整,而两个背斜之间的向斜平缓开阔。隔槽式褶皱与前者相反,特征是向斜紧闭且发育完整,而两个向斜之间的背斜平缓开阔,常呈箱状。018年2月,国土资源部公布了拟授予的第八批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名单,重庆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入选其中。
06
重庆綦江木化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綦江木化石-恐龙遗迹地质公园于2007年被批准为重庆市级地质公园,2009年评为国家地质公园,由木化石、老瀛山、古剑山三个景区组成,总面积为108平方公里。园区属四川盆地东南缘、华蓥山帚状褶皱束山脉南倾伏部,为黔北山区和四川盆过渡区。区内主要地貌类型有中、深切丘陵及块状方山、侵蚀褶皱山地。公园以典型、稀有、珍贵的木化石群、恐龙化石景观和丹霞地貌景观为主体,并融合了天然优美的中低山—丘陵地貌景观、水体景观、自然生态、人文景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