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十大著名景点是什么?

许昌十大著名景点是什么?,第1张

许昌十大著名景点是什么?

01

春秋楼

许昌春秋楼位于许昌市文庙前街,面朝春秋广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一万五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远古的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新石器时代的灵井文化遗址、石固文化遗址;夏代的钧台和禹王锁蛟井;三国时期遗址、遗迹;唐宋时期的钧官窑遗址和古建筑;明、清的塔寺宗庙等。纵观许昌历史文化,在国际国内最有影响的当推三国文化。

02

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

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位于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钧官窑路492号,是集遗址保护、文物陈列、技术研发、学术交流、钧瓷制作、宣传教育为一体的遗址类钧瓷专题博物馆。博物馆占地4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4980平方米,馆内由主体展馆、宋钧官窑遗址展示馆和钧瓷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三部分组成。

03

许昌曹丞相府景区

曹丞相府位于许昌市老城中心的繁华地带,是在原来曹 *** 大营和办公的遗址上恢复重建的,是国内目前第一个全方位展示曹魏文化的主题景区。整个曹丞相府的景点布局,将突出层层渐进、一步一景的效果。曹丞相府由府门、求贤堂、赋诗楼、议事厅等组成。除塑像、浮雕、文字、故事之外,景点内还采用了木质烙画、脸谱、数码技术、三维图像等新的符号和工具,让游客去感受、品味曹 *** ,而“七步诗”、“汉代八美”的设计又能让游客参与进去、互动起来。

04

许昌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

国家花木博览园,始建于2002年,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311国道北侧,占地面积1500亩。博览园按照“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物种多样、持续发展”的原则,划分为博览会展示区、蜡梅文化展示区、名优花木展示区、休闲度假区、游乐区、健身娱乐区、生态科普展示区、鄢陵历史浮雕区、三国文化园区、水生植物景观区等十大功能区域。

05

许昌市禹州大鸿寨景区

大鸿寨景区,又名卧佛山,位于许昌市禹州市鸠山镇后地村,因黄帝重臣大鸿氏在此筑寨安民而得名,素有“莲城屋脊”、禹州“众山之祖”之称。景区面积30平方公里,以涌泉河流为界,自然分成南北两大区域,区内集自然山、水、洞、林为一体,驻足山巅,俯视近视,万壑纵横,群山拱围,峰峦叠翠,气象万千,其优美而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环境,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要求。

06

许昌灞陵桥景区

灞陵桥原名八里桥,在许昌市城西4公里的清泥河上,相传为三国名将关羽辞曹挑袍处,灞陵桥从此名扬。原桥高于水面3米余,为三孔青石桥。桥面宽能并行两车,桥长90米,两岸杨柳成行,风景宜人,桥旁有《汉关帝挑袍处》石碑,为明末将领左良玉所立。

07

禹州森林植物园

禹州森林植物园位于禹州城区东北部,距市中心2公里,设计投资8.5亿元,分两期开发,建设工期为5年。园内汇集国内外各种树种、变种达千余种,是以山林野趣为主体,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科研科普、生产示范、接待会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生态型森林植物园。全园共分九个景区、三个景观带。九大景区分别是:大门景区、引种林区、常青林区、色叶林区、百果林区、百药苑区、百花林区、观光苗圃区、文化娱乐区;三个景观带分别是溪流融梦、花溪泽芳、玉溪潇径。

08

鄢陵花都温泉小镇

鄢陵花都温泉小镇占地面积1036亩,是以露天温泉为核心产品,集餐饮、客房会议中心等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包括服务式酒店、温泉spa养生馆、国际会议中心等配套设施。花都温泉出水温度70℃,属于氧化钠石岩泉,富含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是中国三大优质水源地之一,现已建成106个风格迥异的室外园林汤池和室内中庭式汤池。

09

长葛中州人文纪念园

中州人文纪念园以皇陵气派、帝王之尊的风格为基础,吸取故宫建筑之精华,博采众家之长,尽显庄严壮观。宏伟的牌坊面西而立,迎紫气东来,古朴典雅的24尊青石神兽分蹲两侧,组成250米长的神道。金碧辉煌的山门为纪念园平添无限风光,山门左侧为服务楼,为客户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山门右侧为追思楼,为客户提供祭祀先人的殿堂,轴线左右两旁建有纪念台。

10

许昌市博物馆

许昌博物馆新馆位于许昌市东城区许都路与智慧大道交叉口的许昌文博馆南区,始终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博物馆宗旨,千方百计改善办馆条件,不断改变内部环境,提高对外服务水平。许昌博物馆是河南省一座中型博物馆,前身是创建于1979年1月的许昌地区博物馆,1986年9月新馆破土兴建,1988年1月对外开放。馆舍以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文峰塔为依托而建,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366平方米,有门庭、展室、回廊、亭、楼、阁、汉画像石长廊等,是一组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仿古园林式建筑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864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