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aiyang duiliuceng
[外文]:convection zone of the Sun
太阳光球下面处于对流状态的一个层次,一般认为厚约15万公里,有人认为更厚,也有人认为薄到约1万公里。层内的氢不断电离,增加气体比热,破坏流体静力学平衡,引起气体上升或下降。由于升降很快,流体元几乎处于绝热状态;又由于比热大,在重力场中上升时,流体元的温度就比周围高,密度小,因浮力而继续上升。流体元一旦下降,温度比周围低,密度大,就继续下降。这样就形成了对流。我们可以把对流层看成是一个巨大的热机,它把从太阳内部核反应所产生的外流能量的一小部分变为对流能量,成为产生诸如黑子、耀斑、日珥以及在日冕和太阳风中其他瞬变现象的动力。因此,太阳对流层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层内对流的尺度和速度都远大于地球上常见的流动现象,它的雷诺数也就远大于通常引起湍流运动的临界雷诺数,所以一旦在对流层内产生了流动,很快就会从对流层底到光球底部建立起一个非均匀的湍流场。太阳内部的能量被转变为湍流场的湍流元的动能和它胀缩时的噪声能。这个湍流场是不均匀的和各向异性的。通过机械传输的方式,把绝大部分的能量,传到光球底层,再辐射出去。但这种小尺度的湍流并不是对流层内唯一的运动模式。因为太阳存在整体的较差自转,它必然会在对流层的湍流场上引起迭加其上的大尺度环流。这种大尺度环流使对流层底部和表层的物质搅混:把太阳表面物质带向温度为3×106~4×106K的太阳深处,造成日面所特有的锂-铍丰度的反常。即太阳表面的锂丰度比其他类型的恒星(指光谱型、质量和光度都不同于太阳的恒星)表面的小很多,而铍丰度却差不多。这是由于锂在 3×106K度处就在核反应中烧掉,而铍却要到4×106K处才被烧掉;太阳表面物质只能流动到3×106K的层次,不能更深;又由于大尺度环流,把这个含锂较少层次的物质带到上面来了,含铍量却并不因此而变动。这个图像虽然比较清晰,但因湍流理论不够完善,对于太阳对流层的研究,始终未能得出完整的定量的结果,只好用旧的混合长理论定量研究太阳对流层的性质和组态。这种理论可概括为:上升的对流元经过路程ι(即混合长)后便完全瓦解,把自己的动能和热能全部转移给周围的物质,同周围的物质完全混合,而在瓦解之前,并未同周围环境交换热量。这种热量和动能的传输,类似分子热运动的输运过程,混合长类似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图中表示近年来用混合长理论算出的太阳对流层模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