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iyou
[外文]:Petroleum
以液态形式赋存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一种可燃有机矿产,又称原油。广义的石油通常指自然界中存在于地下的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烃类化合物为主,并含少量杂质的混合物。杂质中有数量不等的液态和固态的非烃化合物,并含多种微量元素。石油是一种很复杂的混合物,因产地而异,因油层而异,没有固定的化学组成,从而没有固定的物理常数。在中国,石油一词最早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英文 petroleum一词源于希腊文petra(岩石)和拉丁文oleum(油),意指岩石中的油。
物理性质
石油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在透射光下,从无色透明到淡黄、褐黄、深褐、淡红、棕色、黑色,常见的石油呈黑褐色。比重一般为0.75~0.98,比重大于1或小于 0.75的石油在自然界也有发现。粘度变化范围很大,从常温下接近于水到稠油呈半固态状。主要成分为烃,故能溶于中性有机溶剂,如苯、氯仿、二硫化碳、四氯化碳、醚等。高分子烷烃的含量多少,或者说含蜡量的多少,决定着其凝固点和液化点的高低。电阻很高,通常达109~1016欧姆。大多数石油都有旋光性。石油的物理性质与石油的化学组成有关。
化学组成
据J.M.亨特统计(1979),石油的平均元素组成:碳为84.5%,氢为13.0%,硫为1.5%,氮为0.5%,氧为 0.5%。石油主要由碳和氢组成,碳和氢的总量在95~99%之间。石油中已鉴定出3000多种化合物,其中烃类化合物 230种以上,分属于烷烃、环烷烃、芳香烃,是组成石油的基本化合物。石油中还有由氧、氮、硫组成的非烃类化合物,如含氧化合物中的有机酸(环烷酸、脂肪酸、C10~C15的异戊间二烯酸)、酚、酮类化合物,含氮化合物中的卟啉、喹啉、吡啶、咔唑等,含硫化合物中的硫醇、硫醚、噻吩和二硫化物等。
不同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沸点,对石油加热蒸馏,可将石油分离成不同沸点范围(即馏程)的若干部分,其每一部分就是一个馏分。由石油分馏出的全部馏分被称做石油的馏分组成(表1)。
石油对中性有机溶剂和吸附剂,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的性能。可以选用不同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石油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分。石油的组分一般可划分为3种:
(1)油质。可溶于石油醚,而不被硅胶所吸附的部分。它主要是饱和烃和一部分低分子芳烃。
(2)胶质。用苯、酒精-苯从硅胶吸附的产物。溶于苯的组分称为苯胶质,主要是芳烃和一些具有复杂元素的芳烃结构化合物。用酒精和苯的混合溶剂可得到酒精-苯胶质,这类胶质主要是复杂元素的非烃化合物。
(3)沥青质。可以溶解于氯仿但不溶于石油醚的部分。也是非烃的一部分,它不同于胶质的是高分子化合物含量增加,分子量很大,具有高分子的稠环芳烃和烷烃侧链组成的复杂结构(见石油地球化学)。
分类
一些地球化学家和石油地质学家,试图以石油的化学组成、结构以及与其生成演化条件的关系进行分类。例如B.P.蒂索和D.H.韦尔特1978年提出的分类方案。该方案中的石油分析数据来自大于210℃馏分,主要是根据不同结构类型烃的含量,加上N、O、S化合物,同时也考虑硫的含量。该分类方案采用三角图解,以烷烃(石蜡烃)、环烷烃、芳烃加 N、S、O化合物(胶质和沥青质)作为3个端元(图1)。
在作图前,蒂索等曾根据 636个正常原油样品和重质降解油样品,编制了它们所含饱和烃的分布频率图(图2)。
在饱和烃含量50%和25%处各有一个最小值,这就是原油大类划分界线。即以饱和烃含量50%为界把芳香烃原油和石蜡型、环烷型原油分开。在石蜡烃含量50%、40%处和环烷烃含量50%、40%处建立次一级分类界限,将饱和烃含量大于50%的区域分为3种基本类型,即石蜡型、环烷型、石蜡-环烷型。在芳烃加N、S、O化合物的含量大于50%的区域内,在石蜡烃含量10%处建立分类界限,将石蜡烃含量大于10%的区域作为芳香-中间型原油,而石蜡烃含量小于10%的重质降解原油。在重质降解原油中在环烷烃含量25%处建立分类界限,环烷烃含量大于25%的称芳香-环烷烃,而小于25%者称芳香-沥青型。分类如图2和表2。
石油和天然气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油气及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动力燃料,具有燃烧完全、发热量高、运输方便等优点。由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乙烯、丙烯、苯、甲苯、二甲苯和乙炔等,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如乙烯是制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合成塑料的基本化工原料。国际上常常以乙烯产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此外,苯、甲苯、二甲苯也是上述 3大合成材料和农药、医药、炸药的重要原料,而且是现代尖端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原料。农业用化肥的生产,主要也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
中国古代油气的开发和利用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并对它进行工业生产的几个国家之一。从已有的文字记载和出土文物看,利用石油至少已有约3000年的历史。西周《易经》(公元前 1122~前770)就有关于天然气在水中燃烧的记载。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中有秦始皇时(公元前221~前209)用天然气煮盐的记载。与此同时,开采天然气的钻井工艺也有很大的发展,到公元前67年,仅四川临邛和蒲江两地就有用顿钻钻凿的天然气井20多口。至于石油,最早记载见于东汉班固著的《汉书·地理志》,该书在“上郡高奴”(今陕西省延安、延长、延川一带)条记有“有洧水可燃”。北魏郦道元著的《水经注·河水篇》对酒泉油苗作了描述。到北宋时已有加工石油的作坊。《元一统志》记载了陕西延安地区钻凿了一口石油井,年产110斤,在延长地区钻凿的一口石油井年产400斤。从元朝开始,不仅有采油井,而且还建立了管理机构。
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简况
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美国石油工业生产始于1859年,100多年来,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直到1975年才被前苏联超过,1979年又被沙特阿拉伯超过。
前苏联的石油工业始于1873年,巴库是前苏联石油工业的摇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许多油田被毁,产量大幅度下降。但战后相继发现了伏尔加-乌拉尔和西西伯利亚等含油气区,产量迅速增加,成为世界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
20世纪20年代世界上第三重要产油国为墨西哥,后来进展缓慢。70年代以来由于海上和南部石油的开发,产量稳步上升,1981年以来已突破亿吨。
委内瑞拉是30年代兴起的石油生产大国,产量也已超过亿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地区的石油工业,在外国资本的参加下发展很快。沙特阿拉伯石油年产量居世界第三位(表3)。
其他国家如科威特、伊朗、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也都有过年产亿吨的记录。非洲的尼日利亚、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是60年代以来新兴的产油国。尼日利亚和利比亚都有年产原油亿吨的记录。
英国自70年代以来,由于北海油田的发现和开发,石油产量迅速增加,已成为新崛起的石油生产大国,1983年年产量超过亿吨。
除上述产油国外,还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石油,如罗马尼亚、德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阿根廷、秘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
1990年,全世界石油总产量达301585万吨。
石油和天然气的蕴藏是相当普遍的,但储量分布很不均衡。截至1990年止,初步探明全世界石油可采储量约13649090万吨,大于10亿吨的国家有16个(表4)。到1990年止,已探明全世界天然气可采储量达1190955亿立方米,各国分布情况如表5。
天然气产量增长的速度虽受管道建设和价格偏低等因素的限制,但仍比原油产量增长速度快,1990年全世界天然气总产量已达 21397亿立方米。世界天然气主要生产国见表6。
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中国是发现和利用石油最早的国家,但近百年来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统治阶级的腐败,石油工业非常落后。从1904~1949年的46年中,共产石油308万吨。只有玉门的老君庙油田、新疆独山子油田,以及台湾苗栗县出矿坑油田和陕北延长油田。天然气也只有刚钻探见气的隆昌和石油沟两处,以及宋、元时期留下来的、早已开发的自流井老气田。石油钻井总进尺,从1907年在延长钻第一口井起,到1948年总钻井进尺为67025米。
1949年以后,中国迅速恢复和扩大了原有油田的生产,并在西北地区积极展开石油勘探,先后发现了克拉玛依(1955)、冷湖(1956)和鸭儿峡(1956~1958)等油田,并在四川发现了一系列油气田。随后,又在华北、东北、西南等地进行石油勘探,于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使中国石油生产局面得到根本改观。继大庆油田之后,还发现了济阳(1961)、黄骅(1964)、下辽河(1967)和冀中(1972)等重要的含油气区。到1990年,中国已有20个省、市、自治区找到了工业性油气藏,有200个油气田投入开发,十大油田见表7。
石油产量从1978年起稳定在 1亿吨以上。随着对外开放搞活政策的实施,中国正积极进行海域的石油调查勘探,先后在渤海、南海、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珠江口外发现了工业油气流,有的已经投入开发。中国自行勘探的东海也有3口井钻出油气流。中国有大小沉积盆地300多个,其面积为450万平方公里,油气资源潜力很大,油气勘探前景广阔。
- 参考书目
- 潘钟祥主编:《石油地质学》,地质出版社,北京,1986。
- 西北大学地质系石油地质教研室编:《石油地质学》,地质出版社,北京,1979。
- J.M.Hunt,Petroleum Geochemistry and Geology,W.H.Freeman and Company,San Francisco,1979.
参考文章
- 检查液化石油气管道或者阀门是否发生泄漏,最简便的方式是()。法律题库
-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面面观废水治理
-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用于石油污染原水处理的研究废水治理
- 表面活性剂作为石油处理剂的应用废水治理
- 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废水治理
- 石油化工化纤设备的静电接地规定有哪些?电气技术
- 桃品种--早红宝石油桃果树园艺
- 岩溶水系统石油烃污染治理技术废水治理
- 石油炼制及化工废水治理技术废水治理
- 石油化工污水处理中生物增效技术的应用探析废水治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