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呼伦贝尔草原介绍

关于呼伦贝尔草原介绍,第1张

关于呼伦贝尔草原介绍

[拼音]:Hulunbei'er Caoyuan

[外文]:Hulun Buir Caoyuan

中国温带天然优良草场。因其境有呼伦、贝尔二湖(池),故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盟,北邻俄罗斯,西和南与蒙古接壤,东连大兴安岭。东西宽约350公里,南北长约300公里,总面积约9.3万平方公里。

地质与地貌

草原的主体属内蒙古高原的东北缘。火成岩分布面积较大,尤以花岗岩分布广泛。大约在第三纪初期已呈起伏不大的均夷面形态。喜马拉雅运动发生断层与挠曲,东部和西部隆起为丘陵与低山,中央陷落成谷地。有玄武岩流溢出,构成玄武岩丘陵与台地。

呼伦贝尔高平原海拔多在650~700米,大部为第四纪风成沙及砾石层掩盖,海拉尔河南岸,阿木古郎至沙布哈特,及草原之东南部尚有大面积沙丘群。东、北及西部的低山丘陵,山体浑圆,坡度和缓。克鲁伦河以南,以圣山为主干,海拔约900米。圣山以西的平台状丘陵,岩屑广布,部分为风成沙掩覆。

气候与水文

草原夏季温和短促,冬季严寒漫长。年均温约0~3℃,10℃以上活动积温1700~2300℃,无霜期85~155天,温度条件西南优于东北;年日照2650~3000小时。年降水量250~350毫米,自东北向西南递减。降水最多年约为最少年的4倍。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约80%集中于6~9月。冬季年均最大积雪深约14厘米。愈往西南则愈干燥;风大而频,春风尤甚,8级以上的大风年均30天以上。

区内水系属黑龙江水系之上游,主要由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水系及呼伦湖水系组成。东部低山丘陵河网较发育,有海拉尔河及伊敏河、特尼河等主要支流,高平原及西部低山丘陵河网不发达。

湖泊主要分布在河流沿线。 计有中、小湖泊450余个,其中大于1平方公里的有57个。长期可利用的有174个,季节性可利用的214个。尤以呼伦湖最为著名,面积2315平方公里,容积约132亿立方米。高平原内部星散分布一些湖泊,多属碱湖。草原腹地维纳矿泉水已在开发。

除伊敏河以东、呼伦湖以西的低山丘陵及巴彦山和莫达莫吉东北的高平原外,一般不乏地下水,尤其是河、湖沿岸,地下水埋深一般都在5~10米。

土壤与动植物

自东而西发育森林草原、干草原和灰色森林土、黑钙土、栗钙土等地带性植被和土壤,还有草甸、沼泽、沙生、盐生植被及与之相应的草甸土、沼泽土、沙土、盐土与碱土。

干草原与草甸草原的代表性群落主要有羊草、丛生小禾草草原,丛生禾草、小半灌木草原及羊草、贝加尔针茅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的天然草场以干草原为主体,包括林缘草甸、草甸草原、河滩与盐化草甸及沙地草场等多种类型。共有野生种子植物603种,其中饲用价值高、蓄积比重大者约120种。 占优势的牧草种类主要有羊草、贝加尔针茅、 大针茅、溚草、 充氏针茅、冰草、细叶早熟禾、 糙隐子草, 还有地榆、裂叶蒿、野豌豆、野火球、冷蒿、线叶菊等杂类草。优质牧草在草群中比重大于60%的优质草场约占草场总面积的46%,且毒草种类少,一般草场中不常见;常年鲜草总贮量约2130万吨,其中可食草约1845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鲜草约6吨。草质草量地区分布不匀。草量的年际与季节变化大,西部过牧和连年打草,大面积草场退化,退化草场面积约占草场总面积的12%;东部有大面积草场未利用,约占草场总面积的11%,地形和缓,水源较丰,改良利用条件好。

人文概况

呼伦贝尔草原是传统牧区。居住有蒙古、汉、达斡尔、回、满、朝鲜、鄂伦春等15个民族。牧业生产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是著名的三河牛、马和锡尼河牛、马产地;林业有一定基础,东南部的沙地樟子松林很有发展前途。大规模种植业始于1958年,已建成一些规模较大的国营农牧场。

滨洲铁路横贯呼伦贝尔草原,重要城镇有海拉尔市、满洲里市。(见彩图)

参考文章

  • 呼伦贝尔草原(HulunBuirCaoyuan)中国地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906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