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itailun
[外文]:ether theory
以太是一个历史上的名词,它的涵义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在古希腊,以太指的是青天或上层大气。在宇宙学中,有时又用以太来表示占据天体空间的物质。17世纪的R.笛卡儿是一个对科学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哲学家。他最先将以太引入科学,并赋予它某种力学性质。在笛卡儿看来,物体之间的所有作用力都必须通过某种中间媒介物质来传递,不存在任何超距作用。因此,空间不可能是空无所有的,它被以太这种媒介物质所充满。以太虽然不能为人的感官所感觉,但却能传递力的作用,如磁力和月球对潮汐的作用力。
后来,以太又在很大程度上作为光波的荷载物同光的波动学说相联系。光的波动说是由R.胡克首先提出的,并为C.惠更斯所进一步发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直到20世纪初),人们对波的理解只局限于某种媒介物质的力学振动。这种媒介物质就称为波的荷载物,如空气就是声波的荷载物。由于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因此惠更斯提出,荷载光波的媒介物质(以太)应该充满包括真空在内的全部空间,并能渗透到通常的物质之中。除了作为光波的荷载物以外,惠更斯也用以太来说明引力的现象。
I.牛顿虽然不同意胡克的光波动学说,但他也像笛卡儿一样反对超距作用并承认以太的存在。在他看来,以太不一定是单一的物质,因而能传递各种作用,如产生电、磁和引力等不同的现象。牛顿也认为以太可以传播振动,但以太的振动不是光,因为光的波动学说(当时人们还不知道横波,光波被认为是和声波一样的纵波)不能解释现在称为的光的偏振现象,也不能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18世纪是以太论没落的时期。由于法国笛卡儿主义者拒绝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而使牛顿的追随者起来反对笛卡儿哲学体系,连同他倡导的以太论也在被反对之列。随着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在天体力学方面的成功以及探寻以太未获实际结果,使得超距作用观点得以流行。光的波动说也被放弃了,微粒说得到广泛的承认。到18世纪后期,证实了电荷之间(以及磁极之间)的作用力同样是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于是电磁以太的概念亦被抛弃,超距作用的观点在电学中也占了主导地位。
19世纪,以太论获得复兴和发展,首先是从光学开始的,这主要是T.杨和A.-J.菲涅耳工作的结果。杨用光波的干涉解释了牛顿环,并在实验的启示下于1817年提出光波为横波的新观点(当时对d性体中的横波还没有进行过研究),解决了波动说长期不能解释光的偏振现象的困难。
菲涅耳用波动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的衍射现象,他提出的理论方法(现常称为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能正确地计算出衍射图样,并能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菲涅耳进一步解释了光的双折射,获得很大成功。1823年他根据杨的光波为横波的学说和他自己1818年提出的透明物质中以太密度与其折射率二次方成正比的假定,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推出关于反射光和折射光振幅的著名公式,它很好地说明了D.布儒斯特数年前从实验上测得的结果。
菲涅耳关于以太的一个重要理论工作是导出光在相对于以太参照系运动的透明物体中的速度公式。1818年他为了解释D.F.J.阿喇戈关于星光折射行为的实验,在杨的想法基础上提出:透明物质中以太的密度与该物质的折射率二次方成正比,他还假定当一个物体相对以太参照系运动时,其内部的以太只是超过真空的那一部分被物体带动(以太部分曳引假说)。由此即可得出物体中以太的平均速度为,其中v为物体的速度。系数称为菲涅耳系数(见电子论)。
利用以上结果不难推得:在以太参照系中,运动物体内光的速度为(准到的一次方)
其中 θ为u与v之间的夹角。上式称为菲涅耳运动媒介光速公式。它为以后的斐索实验所证实。
19世纪中期曾进行了一些实验以求显示地球相对以太参照系运动所引起的效应,并由此测定地球相对以太参照系的速度υ,但都得出否定的结果。这些实验结果可从上述菲涅耳理论得到解释。根据菲涅耳运动媒质中的光速公式,当实验精度只达到量级时,地球相对以太参照系的速度在这些实验中不会表现出来。要测出υ,精度至少要达到的量级(估计),而当时的实验都未达到此精度。
在杨和菲涅耳的工作之后,光的波动说就在物理学中确立了它的地位。
不过以太论也遇到一些问题。首先,若光波为横波,则以太应为有d性的固体媒质。这样,对为何天体运行其中会不受阻力的问题,有人提出了一种解释:以太可能是一种像蜡或沥青样的塑性物质,对于光那样快的振动,它具有足够的d性像是固体,而对于像天体那样慢的运动则像流体。另外,d性媒质中除横波外一般还应有纵波,但实验却表明没有纵光波,如何消除以太的纵波以及如何得出推导反射强度公式所需要的边界条件是各种以太模型长期争论的难题。光学对以太性质所提出的要求似乎很难同通常的d性力学相符合。为了适应光学的需要,人们要对以太假设一些非常的属性,如1839年麦克可拉模型和柯西模型。再如,由于对不同的光频率,折射率n的值也不同,于是曳引系数对于不同频率亦将不同。这样,每种频率的光将不得不有自己的以太等等。
随后,以太在电磁学中也获得了地位,这主要是由于M.法拉第和J.C.麦克斯韦的贡献。
在法拉第心目中,作用是逐步传过去的看法有着十分牢固的地位。他引入了力线来描述磁作用和电作用。在他看来,力线是现实的存在,空间被力线充满着,而光和热可能就是力线的横振动。他曾提出用力线来代替以太并认为物质原子可能就是聚集在某个点状中心附近的力线场。他在1851年又写道:“如果接受光以太的存在,那么它可能是力线的荷载物。”但法拉第的观点并未为当时的理论物理学家们所接受。
到19世纪60年代前期,麦克斯韦提出位移电流的概念,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用一组微分方程来描述电磁场的普遍规律。这组方程以后被称为麦克斯韦方程组。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推出电磁场的扰动以波的形式传播,以及电磁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1×108米/秒,与当时已知的空气中的光速3.15×108米/秒,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麦克斯韦在指出电磁扰动的传播与光传播的相似之后写道:“光就是产生电磁现象的媒质(指以太)的横振动。”后来,H.R.赫兹用实验方法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888)。光的电磁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波的性质,这样以太不仅在电磁学中取得了地位,而且电磁以太同光以太也统一了起来。
麦克斯韦还设想用以太的力学运动来解释电磁现象,他在1855年的论文中,把磁感应强度B比做以太的速度。后来(1861~1862)他接受了W.汤姆孙(即开尔文)的看法,改成磁场代表转动而电场代表平动。他认为,以太绕磁力线转动形成一个个涡元,在相邻的涡元之间有一层电荷粒子。他并假定,当这些粒子偏离它们的平衡位置即有一位移时,就会对涡元内物质产生一作用力引起涡元的变形,这就代表静电现象。
关于电场同位移有某种对应,并不是完全新的想法,W.汤姆孙就曾把电场比作以太的位移。另外,法拉第在更早(1838)就提出,当绝缘物质放在电场中时,其中的电荷将发生位移。麦克斯韦与法拉第不同之处在于,他认为不论有无绝缘物质存在,只要有电场就有以太电荷粒子的位移,位移D)的大小与电场强度E成正比。当电荷粒子的位移随时间变化时,将形成电流。这就是他所谓的位移电流,其值为。对麦克斯韦来说,位移电流是真实的电流而现在我们知道,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极化电流)才是真实的电流。
在这一时期还曾建立了其他一些以太模型。
尽管麦克斯韦在电磁理论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他以及后来的赫兹等人把电磁理论推广到运动物质上的意图却未获成功。
19世纪90年代H.A.洛伦兹提出了新的概念。他把物质的电磁性质归之于其中同原子相联系的电子的效应,至于物质中的以太则同真空中的以太在密度和d性上都并无区别。他还假定,物体运动时并不带动其中的以太运动。但是,由于物体中的电子随物体运动时,不仅要受到电场的作用力,还要受到磁场的作用力以及物体运动时其中将出现电介质运动电流,运动物质中的电磁波速度与静止物质中的并不相同。在考虑了上述效应后,他同样推出了菲涅耳关于运动物质中的光速公式。而菲涅耳理论所遇到的困难(不同频率的光有不同的以太)现已不存在。洛伦兹根据束缚电子的强迫振动并可推出折射率随频率的变化。洛伦兹的上述理论被称为电子论,它获得了很大成功。
19世纪末可以说是以太论的极盛时期。但是,在洛伦兹理论中,以太除了荷载电磁振动之外,不再有任何其他的运动和变化。这样它几乎已退化为某种抽象的标志。除了作为电磁波的荷载物和绝对参照系,它已失去了所有其他具体生动的物理性质。这就又为它的衰落创造了条件。
为了测出地球相对以太参照系的运动,如上所述,实验精度必须达到量级。到19世纪80年代,A.A.迈克耳孙和E.W.莫雷所作的实验第一次达到了这个精度,但得到的结果仍然是否定的(即地球相对以太不运动)。此后其他的一些实验亦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以太进一步失去了它作为绝对参照系的性质。这一结果使得相对性原理得到普遍承认,并被推广到整个物理学领域(见狭义相对论)。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虽然还进行了一些努力来拯救以太,但在狭义相对论确立以后,它终于被物理学家们所抛弃。人们接受了电磁场本身就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的概念,而场可以在真空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量子力学的建立更加强了这种观点,因为人们发现,物质的原子以及组成它们的电子、质子和中子等粒子的运动也具有波的属性。波动性已成为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的一个方面。那种仅仅把波动理解为某种媒介物质的力学振动的狭隘观点已完全被冲破。
然而人们的认识仍在继续发展。到20世纪中期以后,人们又逐渐认识到真空并非是绝对的空,那里存在着不断的涨落过程(虚粒子的产生以及随后的湮没)。这种真空涨落是相互作用着的场的一种量子效应。今天,理论物理学家进一步发现,真空具有更复杂的性质。真空态代表场的基态,它是简并的,实际的真空是这些简并态中的某一特定状态。目前粒子物理中所观察到的许多对称性的破坏是真空的这种特殊“取向”所引起的(见对称性和守恒律、电弱统一理论)。在这种观点上建立的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电弱统一理论已获得很大的成功。
这样看来,机械以太虽然死亡了,但以太的某些精神(不存在超距作用,不存在绝对空虚意义上的真空)仍然活着,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 参考书目
- S. E. Whittaker, A History of the Theories of Eatherand Electricity, T.Nelson and Sons,London,195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